记忆里的书香散文

  偶然在好友山地哥和缘在8731缘姐的空间里,分别看到了他们写的“读书.走路”的同题作文,与书有关的点点滴滴在他们精彩笔触的引领下,让众多的网友感受着那富有正能量的文字,让众多的网友感受着那来自心底的声音,也回忆着那些滞留在记忆里丝丝缕缕的书香,情不自禁中,我的思绪也在慢慢变得越来越遥远……

  记得七岁那年,因为村子小,村里教学条件差,妈妈狠下心再次把我送回到姥姥这个村子来读书。在妈妈的安排下,七岁的我没有上过一天学前班,就直接上了一年级。

  抚摸着老师刚刚发下来的新课本,清晰的油印字体都还散发着浓浓的墨香,我就已迫不及待地在手里把玩起了那些新书本。课本里那活灵活现的花鸟虫鱼;那神奇的拼音字母;那可爱的简易汉字;那奥秘无穷的数算题……一切的一切,对于我这个从小山村出来的女娃娃来说那该有多么的新奇!

  要知道,在此之前我从来没有接触过任何书籍,即便曾经看到过的,恐怕也只是那些爷爷奶奶用来裱糊黑乎乎的墙壁,而去大队会计那里找来的花花绿绿的山西农报或者太行日报。那时候不认识字,只觉得报纸上那些图片特好玩,总会偷偷拿起奶奶做针线用的剪刀把图片括下来贴到墙上玩,剩余的'部分,要不折叠纸飞机、纸盒子、纸鹤玩,要不就干脆把报纸几个对折折好,一端用针线缝上,另一端再用剪刀剪成细细的长条条,然后就和小伙伴们拿着自制的纸毽子在院子里疯玩……

  刚上学那会儿,下课或者放学以后,最开心的娱乐莫过于和小舅舅抢小人书看。小舅舅只不过才大我两岁,每次从同学那里借来小人书就故意在我面前晃呀晃眼馋我。我想看,他又捂着偏不让,我就用姥姥私底下塞给我的好吃的贿赂他,可人家偏不吃这一套,干脆把小人书揣怀里和我捉迷藏,实在把我逼急了我就手脚并用硬抢,抢不过就坐地上哭,直到他肯让我看为止。那时候书不多,好像也只有这些小人书才是孩子们心中最美的课余读物。家庭稍好点的同学几乎每个人的书包里都会偷偷地揣放几本小人书,利用下课时间,几个人围坐一团或者挤在一起相互传看,记得大家最喜欢看的还要数《敌后武工队》、《地道战》、《王二小》、《小兵张嘎》、《岳飞传》等等,看完后还都不忘彼此交换一下心得,在同学们面前大说特说地显摆一下。

  慢慢的,我认得字多了,一些借来的民间故事成了我茶余饭后的最爱。粗糙的装订足有旧版的新华字典厚,虽然不知道那些书到底传阅了多久,但那些泛黄的纸张却已经告诉我,它已不再年轻。废寝忘食地看完每一个神话故事,我都会默默的记在心里,等回家后,再绘声绘色地讲给不识字的爷爷奶奶听或者村子里没有读过书的小伙伴们听,心中的那种优越感、自豪感甭提有多美了!

  上初中的时候,琼瑶和岑凯伦的爱情小说已经铺天盖地的风靡整个中学校园,同学们争相传阅,尤其是女同学,哪怕不吃零食,也要把平时积攒下来的零用钱拿去租书,为的就是领略爱情小说的魅力,有的甚至还学着书中的女主人翁偷偷地谈恋爱,或许她们认为私下里和男同学递纸条就算是爱情吧!可是那些幼小无知的懵懂心灵又岂会懂得什么才是真正的爱情?

  尽管与生俱来就是个感性得近乎有点傻的人,好像从骨子里也特别喜欢那些浪漫唯美的爱情故事,可就在同学们都在为琼瑶和岑凯伦疯狂的时候,我却对金庸和梁羽生的武侠小说情有独钟!

  可以说,在校的时候我不是个好学生,偏科现象十分严重。除了英语和班主任原老师讲的语文课我会认真听,特别是他讲的文言文,课堂笔记我会做得很勤很细,跟随着他的讲解,看着书本里那些密密麻麻的“之乎者也”,不由得就会为那些古人喝彩,想想他们咋就那么聪明呢?那么多的事情被他们这么几句“之乎者也”的概括一下,就变得妥妥切切了。上数理化的时候,老师在上面讲,我把书包里的书全部摞起来放在书桌上挡住老师的视线,而我却把武侠小说盖在课本的下面专注地偷看,貌似很用功的好学生,其实却是在耍着自己的小聪明。两位大家小说里的一招一式我可以过目不忘如数家珍,课本上那些公式、定律却一塌糊涂得让人难过,期末统考我语文可以考全班第一,但其他科却总是让人望而生忧惨不忍睹,考七十多分就算是不错的好成绩了!

  初中毕业时我十六岁,正赶上父亲突然病重去世,由于家中的变故加上平时的不用功,我干脆放弃中考回家帮妈妈料理起了家务。想想曾经是老师眼里的好学生,也是课代表的我,匆匆三年的中学生涯的确是与书结下了不解之缘,遗憾的是却没有把功用到正经地方,以至于现在想用的时候才明白“书到用时方恨少”的道理!

  那年毕业在家,仍没有改掉看闲书的臭毛病。当时村子里有位八十高龄的老学究李爷爷,在二三百人的村子里,所有的老人当中就数他最有学问,常常会看到白发苍苍的他头戴一顶白色瓜皮帽,红红的大鼻子上横架一副淡黄色镜框的老花镜,手捧一本厚厚的书,坐在家门外的石头上边嗮太阳边看书,那陶醉的神情无不叫人神往。李爷爷家里珍藏书籍很多,有倍受青睐的金庸名著《天龙八部》,也有经典的《杨家将》、《水浒传》,《三国演义》等,在书的诱惑下,很自然,我便成了李爷爷家中的常客。李爷爷见我乖巧也乐得借书给我看,在他家门外的的大石头上时不时会看见一老一少神采飞扬聊得热火朝天的场景,还常常会引来村里人的不理解和妈妈的呵斥!

  随着年龄的增长,各种种类的书在生活中也日渐多了起来,畅销的《上海故事》、亲切的《北京青年》、温馨的《家庭医学》、不老的《知音》等等,几乎每期必借每期必看,甚至因为喜欢武侠,我连《点穴与健身》都会搬回家来仔细阅读研究。

  尽管时光飞逝,我却不会忘记,曾经的电视评书里,刘兰芳女士的《杨家将》、《岳飞传》,还有田连元先生的《隋唐演义》、《包公案》等一系列脍炙人口的评书,在这两位当代名家的精湛演绎下,陪伴我们这代人一路风风雨雨走了过来;我也更不会忘记,科技快速发展的今天,网络的丰盈和普及,使走进千家万户的电脑和手机,运用其网络在线书库的快捷、方便、全面等优点逐步代替了曾经捧在手里一页页翻来翻去的书籍......

  徜徉在书的世界里,仿佛遨游在知识的海洋,让我们如饥似渴如沐甘霖;徜徉在书的世界里,仿佛走进了一个世外桃源,让我们心底豁然开朗柳暗花明;徜徉在书的世界里,仿佛踏上了人生之旅,沿途风景尽收眼底;徜徉在书的世界里,仿佛已经物我两忘淡然入定;徜徉在书的世界里,常常扪心自问,历尽冷暖风雨兼程,无愧于心已足以!

  如果说,是书籍让我们开拓了视野,懂得了道理,丰满了人生,那么,人生又何尝是一本百科全书,正等待着我们去翻阅、去品读,去理解、去升华、去超越!

  人生百味,点点滴滴洒满了征程,百味人生,朝朝夕夕全写在书里。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0

标签:美文   散文   之乎者也   都会   小人书   书香   课本   爷爷   妈妈   书籍   老师   人生   世界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