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佛经的小道士散文

  念高中的时候,有多少节的语文课我就看了多少章的小说。那些刀光剑影、恣意江湖的白日梦就在课桌底下的诺基亚里悄悄轮回了一遭又一遭。在那个世界里,厉害的往往都是些和尚道士,一出场都是高背景、高人品、高武艺的三高人士。就在别的同学给自己的爱豆种草时,我痴迷于用武侠世界的规则约束自己。

  我相信因果循环,奉守问心无愧。

  出生贫寒给了我很好的代入感,总觉得自己会在某一年遇到一个高人,不求闻达于世,也不用我天赋异禀。他会让我领悟生命,在漫长岁月里找到真正可以脚踏实地的“内功心法”。

  我厌恶极了现在忽而振作,忽而萎靡的'状态。一边积极尝试着没有做过的事情,一边小心翼翼生怕自己沾染过多麻烦,出于本能的自保心理同时喂养了我的虚荣心和羞耻心。好像体内有两道截然不同的真气,有时各守城池互不相犯,有时又兵戎相见大动干戈,我是个昏庸的将军常常搞得手忙脚乱两败俱伤。最后一事无成枉自嗟叹。

  我学到的第一句话是“千金不如一默”。这句话常常是在徒弟被人冤枉受了委屈积愤难当时,师父出现在他背后,拍拍他的肩膀后做出的教训。故事的结局也往往水落石出,有人一雪前耻,有人身败名裂。

  新世纪是个“说话致富”的世界。精通社交的人物都有自己的语言逻辑,商人、作家、演说家、电影人都赖此生存。他们借助媒介表达自己的内容,内容越多,承载他们思想的躯体就越多,有的对,有的不大对,有精彩也有平庸。新闻里层出不穷的名人名事像是不断往火锅里丢肥牛似的,那么多筷子来来往往,最后进消化道的能有多少?

  我前一段时间卸载了微博,前几天又关闭了朋友圈。好像是因为别人的生活画面会让我的日子不大平静,这也是我的懦弱。如同一起练武的师兄弟,有不怎么练习反而剑法精妙的,也有日夜操劳不计得失的,我呢就按部就班点到为止,不多做也不少做。不是他们不好,只是修炼的时候老盯着别人看总归是不行的。也像饭桌上的聚会,有人谈生意,有人谈出国旅游,其实我都感兴趣也很想请教,只是词不达意,一个地方好不好原来各自有各自的标准,他手机的照片库里并没有我想看的景色。只好勉力微笑,尽量敷衍。

  第二句话是“何须彷徨,何须寻他”。这是隐士高人的口头禅,一出口就带着高深莫测的气场。好像把世间纷扰煮进茶水,浅尝轻酌消弭无形。涉及人生真谛的禅理听过一点,常常是在电视剧的最后一集或是电影的旁白里。比方武功尽失反而返璞归真的,还有血海深仇最后笑泯的,或是机关算尽其实不过如此的……旁观别人的人生总是比窥测自己的容易的多。不就几百两银子吗?不就几年苦练吗?不就重头再来吗?不就孤苦无依吗?类似的OS在我看小说时常常发生然后看过马上就忘记了。

  这就跟学过那么多公式还是解不出这道题,是一样的道理了。

  新陈代谢时时进行,我不用去惋惜上一秒死去的细胞,因为新的很快就补充进来了,速度快到我根本不会察觉。可对于我已经察觉到的事情,我会先给自己找好后路,接下去妥善安排,尽量让这件事体面结束。我只告诫自己要诚实,因为我知道自己记性超好。相比犯错来说,谎言对我的伤害更大,因为生活很长,无聊发呆的次数比坐车刷卡的次数都多,也是为了维护这些时间的和平吧。所以我还是会“彷徨”和“寻他”,因此不能得到平静也罢,好歹留了点什么可以让自己在来日有迹可循。

  本来还有第三句,第四句的。不过好像不用等到之后的句子,这两句话就有点让我忙不过来了。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6

标签:美文   散文   道士   心法   积愤   不求闻达   武功   高人   彷徨   平静   次数   世界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