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结交草户先生散文随笔

  和草户先生在网络上交往了两个月以后,我们终于在现实生活中见面了。

  那天,我感觉身体不舒服,便和校长请了假,到鸡西矿总院看看病。在医院,我也找不到熟悉的人,原来矿总院有个朋友,不过已经退休,赋闲在家,也没有他的电话,挂号排队、看病排队,我这身体也吃不消。于是我就打消继续看病的念头,准备打道回府,晚上回家找好人,预约好了,明天来就能看上病。

  来的时候,几位朋友托我把鸡西市作家协会的会员证取回来,我便来到了作协,打了电话后,办事员把证件给我后我便要回家了。这时我突然想起来,草户先生给我留言:“12月31日副刊发表了你的《小村年味儿》,有时间来取报纸。”本来我的报纸都是朋友替我从报社取回来的,我看下表,刚刚一点钟,何不去《鸡西矿工报》一趟,顺便把发表我散文和诗歌的报纸也取回来,也可以一睹为快。

  我沿着街道一边走一边打听报社的位置,12月的天气,正赶上三九第一天,天气着实冷的厉害,我把帽子戴好、围巾围得严严实实,终于找到了报社。高高的矿务局大楼,威严的样子,在寒风中屹立不动,像一个钢铁战士,好像是专门为了迎接我的到来。望着《鸡西矿工报》五个金黄的大字,我增加了亲切感,作为一个作者,发表稿件的报社就像家一样。

  我走进报社大楼的时候,已经是下午两点半了,鸡西的冬天白天很短,这个时候已经有点黑了,大楼的办公室里都亮起了灯火。我小心地推开了收发室的大门,瑟缩地打听道:“卢伟光,卢老师在不在?”收发室的老哥面部表情很木讷,可能因为不认识的缘故吧!我感到有点紧张。不过他马上就说:“你是找卢总编!”我说:“是的,他在吗?”,“他在三楼编辑部。”我道了谢,径直上了楼梯,找到了三楼编辑部。

  编辑部的门开着,屋子很大,用很多小格子把办公地点隔开,我猜这里肯定是办公室,从外面就能看到里面,只有三个人在聊什么,我的头刚伸进门口我的眼镜就被一股儿热气蒙上了一层霜,屋里和屋外的温差实在是太大了。我敲了门,随着一声“请进”,我便走了进来。

  “你找谁?”一位年轻人为了我一句。当我我把帽子和围巾摘下来的时候,卢老师一眼就认出了我。那是一月份,鸡西作家协会联合五家单位,举办“新年!你好。”征文颁奖活动时,我的散文《一盆绿萝》和诗歌《冰凌花》分别获得二等奖,他还说,只有我是散文和诗歌都获奖的作者,那天我和卢老师见过一面,做过简短的交谈。“找我的。”他一眼就认出了我,随后他把我领到总编办公室,我们便交谈起来。

  “你咋来报社了?”

  “我来看病,顺便来看看你!”

  “病看的咋样?”

  “今天人多,我事先没预约,没看上。”

  “来咋没打个电话?我先帮你约一下,看病就方便了。”

  “……”

  我和草户先生结识不久,哪好意思打电话让帮我找人看病的事情,况且我又怕麻烦人。我把我来报社看看他,顺便取一下发我稿子的报纸,然后就回密山,明早找好了人再来看病的想法告诉了他。他说:“那你折腾啥?,今晚别走了,明早我帮你找人看病,就这么定了。”说话的语气很坚定,我听了他的话,心里热乎乎的。我知道,我就是回密山,我找人看病也很费劲。看他这样说,我也就没客气的点点头。

  这时,他把发我稿子的报纸从抽屉里拿了出来,递给了我。看着带有油墨香的报纸,看着被印成铅字的文章,一种劳动后被认可的感觉油然而生,也坚定了我继续写下去的决心。我被他感动了,他在QQ里留言,说为我留报纸的事,他真是说到做到了。我暗暗佩服他的同时,也觉得我在生活之中结识草户先生是一件多么值得幸运的事情。他便和我聊天边摆弄电脑。他在编明天的稿子,当凑上前去看他编稿子时,他告诉我:“你的《一盆绿萝》明天见报。”我看到了电脑的页面上,副刊的头条赫然的`印着“一盆绿萝”四个大字。这正是在“你好!新年。”征文活动中,获二等奖那篇。

  他编完稿,我在聚精会神看报纸。他开始打电话了。我隐约听到,接电话的人和他聊得很开心,我猜想一定是三哥——————鬼才画家李国祥,他俩是最好的哥们,我是从文友的嘴里得知的。电话里约定今晚一起吃饭,并嘱咐他:叫上把我推荐给草户先生的散文作家——————高翠萍老师。我和三哥还有高翠萍老师很早就熟悉,而且关系处的很不错。

  火锅店里,谈论文学的气氛和火锅里沸腾的汤不相上下,热烈而和谐。三哥、三哥的学生小崔、高翠萍老师、我、还有草户先生,边吃边谈。几天后三哥的画展,高老师进京领散文奖的感受……,席间谈笑风生,草户先生不时的讲些小笑话和幽默、诙谐的语言给我留下了很深刻的印象。谈论到我的看病的事,他立马掏出电话,给矿总院的副院长打电话,订好了我明天看病的事。

  席间,再次谈到“新年!你好。”征文,草户先生再次表达了自己对现在教育的忧虑。当他说到好多篇作文在网上都能搜到,老师还明目张胆的签上自己的名字,在前面加上“指导教师”四个字,真是大言不惭,……,看到他气愤的样子,我为他的直言不讳而暗暗地竖起了大拇指。他也曾表示过,如果不拿掉抄袭的作品,如果还让抄袭的文章进入评奖,那就拿掉我这个评委。我对他这种负责的所感动,只认作品质量,不问作者是谁,在这个浮躁而又世俗的年代里,真是令人佩服。三哥和高翠萍老师也是豪爽性格之人。我们真是一路人。“性格相投,爱好相同,说白了,都是喜欢写字的人。”草户先生如是说。

  当晚,我住在草户先生家里。本来我是想到旅店住的。他看出我不想麻烦人的样子,便说:“我家就我自己,老伴在外地打工,住我家方便,我们还可以多聊聊。”其实我也是不爱麻烦人的人,看到他认真的样子,我便乖乖的和他一起走了起来。一路上,他给我讲了鸡西地区的很多往事,矿务局的建立时间和当时的情况,鸡西市的前身鸡宁县,密山是革命老区,县政府所在地在知一……等等,我深深被他的记忆力和了解的历史所折服。

  他的家是不足80平米的房子。给人印象最最深的是家中的书柜。这可能是我也爱书的缘故吧!他告诉我,好多书都搬到走了。他把自己写的书《不伦不类》赠送给我,并且签上他的名字,写上了谦虚的话。我们交谈到深夜,从他是一个医生如何走上新闻道路,如何成为一名总编辑,如何成为一名作家……看到他厚厚一摞子获奖的证书,我知道,在他三十多年的工作中,付出了无数的艰辛和汗水,他的背后留下了一串一串的印记。

  他和我一样,得了东北的常见病——脑梗,他和我一样恢复的还不错,只是走路还有点跛脚。早上起来,他到单位开完编前会议,就领着我到矿总院找昨天约定好的医生。看着他陪我看病,走路艰难的样子,我心里感激的不知道说啥才好。我想:他在艰难中还想着我一个从县城里来的病人,而且亲自陪我,他真的不像我遇见的其他的城里人,他用平和的态度和真诚的心让我感受到了一种温暖,这时一种什么样的情感!在我心里,我知道自己就是一个普通的作者,而他则是一个处级的总编。他完全可以打个电话,我自己去见医生,那样也会感激不尽的,自己根本不必亲自去的。这时我感觉到:在他的心里已经把我当成哥们啦!

  草户先生不但送书给我,还讲了很多生活中自己感受到的人生哲理,也用实际行动给我一个做人的标杆,他虽然身体有点小病,但他对生活的态度鼓舞了我,他的幽默诙谐正直我永远也忘不了。

  我也要向他一样,做一个正直的人,做一个热爱生活的人。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8

标签:美文   散文   密山   鸡西市   鸡西   总编   稿子   报社   报纸   样子   老师   散文随笔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