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有预防随笔

  中国有一句古话,叫做“惯子如杀子”。就连古人都知道,不有惯孩子。那为什么还有这么多人惯孩子呢?

  从前,有一个小孩叫小明,他的成绩一直很不好。有一次,他打了2分,这个狡猾的数字把小明吓住了。几个考得不错的孩子找他一起玩,他躲着他们,自己一个人在树下发呆。他爸爸对他的学习魏县严格,每次考试只要低于平均分爸爸一定会对他施加暴力。可他上课就睡觉,下课就疯闹,几乎每次考试都是后几名,高于平均分对他来说太难了。他不知道应该怎么解释。他想到不回家,可又能去哪里呢?他想到改分数,可是那些红彤彤的叉叉又怎能都变成对号呢?最后,他把卷子串在一根长长的要棍带回了家,递给了爸爸……

  在这个漫画中,儿子既聪明又另类的.方法使我哭笑不得,可见作者很有创造力。不过在给我们带来欢乐的同时,这幅画是不是很值得思索呢?

  在现实生活中,也的确存在这样的现象。在江苏,有一个小男孩,父母离异,他跟母亲生活。母亲没有多少文化,把希望都寄托到孩子身上。可她不知道该如何教育孩子,“棍棒出人才”是她坚信不疑的想法。只要孩子出一点错误,她就采取体罚。记过男孩患上了自闭症,上课不发言,下课不玩耍,完全不像这个年龄的孩子。更不用说也得好成绩了。

  在此,我给大家提个建议:别对孩子太严厉,更不要溺爱孩子,否则后果不堪设想!我希望,大家生活在一个没有暴力也没有溺爱,无论大人小孩人人平等的家庭!我相信,这份愿望,不久就会实现的!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3

标签:美文   随笔   自闭症   魏县   对号   溺爱   暴力   小孩   爸爸   母亲   孩子   考试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