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茅飞度江洒江郊,

高者挂罥长林梢,下者飘转沉塘坳。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

忍能对面为盗贼,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

归来倚杖自叹息。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

布衾多年冷似铁,骄儿恶卧踏里裂。床头屋漏无干处,

雨脚如麻未断绝。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

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作者:

杜甫(712770)字子美,原籍襄阳。一生坎坷。其诗显示了唐代由盛转衰的历史过程,被称为“诗史”。以古体、律诗见长,风格多样,而以沉郁为主。被后世诗家尊为“诗圣”。有《杜工部集》。

注释:

茅屋:即乾元三年(760)春,杜甫求亲告友在成都浣花溪畔盖起的草堂。陆游《老学庵笔记》卷一载:“杜少陵在成都有两草堂:一在万里桥之西,一在浣花居。”“草堂”之称,有自谦卑陋之意。

挂罥:缠绕,牵挂。

竹:指竹林。

呼不得:呼喊也止不住,茅草要不回来。

云墨色:言乌云密布。

漠漠:迷蒙昏暗貌。

何由彻:如何捱到天亮。

大庇:全部遮盖。

突兀:高耸特出貌。

见:同“现”,显现。

赏析:

        这是一首显示伟大诗人开阔胸襟的名篇。历代诗人为杜甫的博大胸怀钦佩不已。大风破屋,大雨淋漓,诗人长夜无眠,感慨万千,推己及人,浮想联翩,于是奋笔疾书,充分抒发了忧国忧民的情感,“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宏誓大愿,千百年来震撼了千千万万人的心弦!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01

标签:诗词鉴赏   唐代   杜甫   襄阳   雨脚   寒士   墨色   茅屋   欢颜   广厦   草堂   长夜   秋风   诗人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