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相公中书江山画障》原文及注释

  《刘相公中书江山画障》原文

  刘相公中书江山画障

  作者:唐·岑参

  相府征墨妙,挥毫天地穷。

  始知丹青笔,能夺造化功。

  潇湘在帘间,庐壑横座中。

  忽疑凤凰池,暗与江海通。

  粉白湖上云,黛青天际峰。

  昼日恒见月,孤帆如有风。

  岩花不飞落,涧草无春冬。

  担锡香炉缁,钓鱼沧浪翁。

  如何平津意,尚想尘外踪。

  富贵心独轻,山林兴弥浓。

  喧幽趣颇异,出处事不同。

  请君为苍生,未可追赤松。

  《刘相公中书江山画障》注释

  ①广德元年(763)作于长安。刘相公:刘晏。中书:指中书省。画障:画屏。

  ②相府:指政事堂(宰相议事之地)。征墨妙:谓征求善画者。

  ③挥毫:指挥笔作画。天地穷:穷尽天地的景致。

  ④夺:夺占,取代。造化功:大自然的功能。

  ⑤潇湘:潇水源出湖南宁远县南九疑山,北流至零陵县入湘水,称潇湘。⑥庐壑:庐山的峰壑。

  ⑦凤凰池:即中书省。

  ⑧黛青:深青色。

  ⑨锡:锡杖,又称禅杖。香炉:庐山峰名。缁:指僧人。

  ⑩沧浪翁:唱《沧浪歌》的渔父。参见《楚辞,渔父》。

  11、平津:平津侯公孙弘。

  12、喧幽:喧闹与幽静。

  13、出处:指出仕与退隐。

  14、“请君”句:用谢安事。

  15、追赤松:用张良事。

  《刘相公中书江山画障》作者介绍

  岑参(cén shēn) (约715年—770年)唐代诗人。南阳(今属河南)人。自幼从兄受书,遍读经史。二十岁至长安,求仕不成,奔走京洛,北游河朔。三十岁举进士,授兵曹参军。天宝(742 756)年间,两度出塞,居边塞六年,颇有雄心壮志。安史乱后回朝,由杜甫等推荐任右补阙,转起居舍人等职,官至嘉州刺史,世称岑嘉州。后罢官,客死成都旅舍。其诗题材广泛,长于七言歌行。

  岑参的'诗题材广泛,除一般感叹身世、赠答朋友的诗外,出塞以前曾写了不少山水诗,诗风颇似谢朓、何逊,但有意境新奇的特色。岑参所作善于描绘塞上风光和战争景象;气势豪迈,情辞慷慨,语言变化自如。与高适齐名,并称“高岑”,同为盛唐边塞诗派的代表。有《岑嘉州集》。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0

标签:美文   古诗文   古籍   江山   宁远县   相公   赤松   平津   庐山   中书省   渔父   凤凰   注释   潇湘   原文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