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子·秋水篇》之阅读赏析

  【甲】惠子相梁,庄子往见之,或谓惠子曰:庄子来,欲代子相。于是惠子恐,搜于国中三日三夜。庄子往见之,曰:南方有鸟,其名为鹓鶵,子知之乎?夫鹓鶵发于南海,而飞于北海,非梧桐不止,非练实不食,非醴泉不饮。于是鸱得腐鼠,鹓鶵过之,仰而视之曰:吓!今子欲以子之梁国而吓我邪?

  【乙】庄子钓于濮水,楚王使大夫二人往先焉,曰:愿以境内累矣!庄子持竿不顾,曰:吾闻楚有神龟,死已三千岁矣,王巾笥而藏之庙堂之上。此龟者,宁其死为留骨而贵乎?宁其生而曳尾涂中乎?二大夫曰:宁生而曳尾涂中。庄子曰:往矣!吾将曳尾于涂中。

  注释:【往先】指先去表明意图。【愿以境内累矣】楚王想要那国家麻烦您了。意思是楚王想要庄子作楚相。【巾】覆盖用的丝麻织品。【笥(si)】竹箱。句中的巾笥都活用为动词,即装在竹箱里用巾盖住的意思。【曳】拖着。【涂】泥。【往矣】去吧!

  【小题1】下面各组句子中划线的词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3分)

  A.惠子相梁杂然相许

  B.或谓惠子曰或以为死,或以为亡

  C.庄子往见之才美不外见

  D.庄子持竿不顾三顾臣于草庐之中

  【小题2】下面各组句子中划线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3分)

  A.其名为鹓鶵----其如土石何

  B.搜于国中三日三夜----庄子钓于濮水

  C.王巾笥而藏之庙堂之上----辍耕之垄上

  D.愿以境内累矣----域民不以封疆之界

  【小题3】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6分)

  (1)夫鹓鶵发于南海,而飞于北海,非梧桐不止,非练实不食,非醴泉不饮。

  (2)此龟者,宁其死为留骨而贵乎?宁其生而曳尾涂中乎?

  【小题4】【甲】文中的鹓鶵鸱腐鼠各比喻什么?庄子讲鹓鶵故事的'用意是什么?(4分)

  【小题5】【甲】【乙】两文中,庄子用什么方法表明了自己的什么态度?这种表达方式有什么好处?(4分)

  答案

  【小题1】 B

  【小题2】B

  【小题3】(1)那鹓鶵从南海出发,飞往北海,不是梧桐树不栖息,不是竹子的果实不吃,不是甘甜的泉水不喝。(2)这个龟,宁愿自己死成为存留的骸骨,而处于尊贵的位置呢?还是宁愿自己活着在淤泥中拖着尾巴?

  【小题4】 鹓鶵比喻庄子自己;鴟比喻惠子; 腐鼠比喻功名利禄。表明自己的立场和志趣,讥讽了惠子醉心于功名利禄而无端猜忌小人的丑态。

  【小题5】两文中庄子用讲故事和比喻的方法表明自己鄙视功名利禄,追求高洁和自由的态度。好处:形象生动、尖锐痛快、余味无穷

  解析【小题1】

  试题分析:A句中相一为当宰相一来相互,C句中见一为相见一为显露,D句顾一为看一为拜访,B句中或都是有人的意思。

  考点:古文一词多义

  点评:本题不难,几个词是常见字词,比较容易判断。古文字词一词多义是很多的,变化比较复杂,要掌握一词多义,必须在学习里仔细了解字词在不同语言中的用法,归纳特点,加强记忆。

  【小题2】

  试题分析:A项中其一为代词它一是语气词,B项中之一为代词它一为动词去、到,D项中以一为因一为凭借,B项中于都是在的意思。

  考点:一词多义。

  点评:本题不难,皆是常见字词,容易比较。本题知识点与上题重合,拟题要注意知识面的宽度,不应过多的考查某一知识,一个知识点题目不要太多,否则,容易造成学生考试疲劳。

  【小题3】

  试题分析:第一句中鸟的名称和地名直接用,不用翻译,把非不的意思理解清楚。第二句,把宁留骨而贵曳尾涂中解释准确。

  考点:文言翻译

  点评:本题有难度,句子的意思不容易看出,难解字多。古文翻译,是学习古文必做的训练,翻译是为了准确的理解文意,对朗读背诵也有一定的帮助。翻译句子,先理解大意,再抓关键字语,最后疏通句子。翻译要做到准确、通顺,完整。

  【小题4】

  试题分析:看清文中文字:惠子相梁,庄子往见之,曰:,句中的这两个比喻是庄子说的,惠子为官,庄子不为官,再看文中所提到的鹓鶵与鴟的食性,一高贵一低俗,思考这些内容便可作答。

  考点:文意理解

  点评:本题有难度,要仔细读文认真分析。了解文章中的含义,不仅要了解其中心内容,对围绕中心内容的表述的文字,要细读,思考它们表达的含义,读得细,也理解得透彻,对内容不容易理解的古文尤其如此。

  【小题5】

  试题分析:从说理方法和效果上来考虑这个问题,显然,文中鹓鶵鴟皆非实说,是以物喻理,一方面增强了文章的故事性,平添趣味,一方面也形象生动地说明了道理。

  考点:说理方法

  点评:本题不难,文中比喻说理的方法很明显,易于了解。说明道理,有不同的方法,有直接表达,有借物作比,婉转曲折说明道理,不同的语境,不同的目的,说理的方法有不同,学习中要注意理解,学习掌握多样的说理方法。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1

标签:美文   古诗文   古籍   庄子   曳尾涂中   北海   本题   古文   考点   秋水   文中   比喻   句子   方法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