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写秋天景物的诗

  描写秋天景物的诗



  十月的田野景致多么迷人,像一幅美丽的画卷.

  早晨,白蒙蒙一片,似薄纱的雾气笼罩着田野,好像在给水稻最后的滋润.太阳出来了,眼前金黄一片,饱满的稻穗低着头,把稻秆都压弯了.露珠挂在稻粒上,在阳光照耀下,闪闪发亮,发出耀眼的亮光,好似无数珍珠.一阵风吹来,水稻随风而动,发出"沙沙"的响儿,就像农平易近的笑声.

  午饭过后,好像有谁在无声地指挥,老人,青年,小孩.都不约而同,手拿闪着银光的镰刀,走出家门,急匆匆来到田头,开始抢收.汗水在他们脸上流淌,湿了衣裳,他们也顾不得擦一下."咔嚓咔嚓"响成一片,汇成了一支田园交响曲.这声音多么动听,多么欢畅呀!你瞧,那大豆在豆荚里探出圆圆的小脑袋,向外张望,好像也在赏识这丰收的情形.

  一夜之间,站立的稻子都睡在了地上,像平铺了一层地毯.田野变得非常宽阔.又过了两三天,睡在地上的.稻子不见了,变成了绿色彩一片.呀!原来是绿油油的麦叶,多像一株葱绿的小草.麦叶又细又长,又柔又嫩,他们充吸着晶亮的雨露,争先恐后地生长,好像在比谁结得最高,结得最快.

  前边有块洼地,我上前一看,那里种满了蔬菜:火红的辣椒,翠绿的青菜,蜂拥而生的草头……我拔起一棵青菜,他的根就像老爷爷的胡子,那叶子和菜柄就像一块块乒乓板.

  多么迷人的秋天田野呀!

  描写秋天景物的诗

   秋风起兮白云飞,草木黄落兮雁南归

  汉?刘彻《秋风辞》

   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

  三国魏?曹丕《燕歌行》

   榈庭多落叶,慨然知已秋

  榈庭:榈巷庭院。

  晋?陶渊明《酬刘柴桑》

   迢迢新秋夕,亭亭月将圆

  迢迢:形容夜长。亭亭:远貌。

  晋?陶渊明《戊申岁六月中遇火》

   芙蓉露下落,杨柳月中疏

  芙蓉:荷花。

  南朝齐?萧悫《秋思》

   寒城一以眺,平楚正苍然

  寒城:寒意已侵城关。眺:远望。平楚:平野。苍然:草木茂盛的样子。两句写初秋之景。

  南朝齐?谢朓《宣城郡内登望》

   亭皋木叶下,陇首秋云飞

  亭皋:水边平地。木叶:树叶。陇首:山名,在今陕西、甘肃之间。

  南朝梁?柳浑《捣衣诗》

   草低金城雾,木下玉门风

  草低:衰草枯萎。木下:树叶落下。金城:古郡名,在今甘肃榆中与青海西宁之间。玉门:玉门关,在今甘肃敦煌西。两句写西北寒秋之景。

  南朝梁?范云《别诗》

   树树秋声,山山寒色

  秋声:秋天西风作,草木零落,多肃杀之声。

  北周?庾信《周谯国公夫人步陆孤氏墓志铭》

   时维九月,序属三秋

  维:语助词,无义。序:时节。

  唐?王勃《秋日登洪府膝王阁饯别序》

   落霞与孤骛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骛:鸟名,野鸭。齐飞:落霞从天而下,孤骛由下而上,高下齐飞。一色:秋水碧而连天,长空蓝而映水,形成一色。

  唐?王勃《秋日登洪府膝王阁饯别序》

   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

  唐?王绩《野望》

   只有一枝梧叶,不知多少秋声

  宋?张炎《清平乐》

   万壑泉声松外去,数行秋色雁边来

  壑(音同“贺”):山谷。

  元?萨都刺《梦登高山得诗二首》

   秋风吹白波,秋雨呜败荷。平湖三十里,过客感秋多

  败荷:残荷。

  元?萨都刺《过高邮射阳湖杂咏九首》

   孤村落日残霞,轻烟老树寒鸦,一点飞鸿影下

  残霞:晚霞。寒鸦:天寒归林的乌鸦。飞鸿:大雁。

  元?白朴《天净沙?秋》

   晚趁寒潮渡江去,满林黄叶雁声多

  清?王士祯《江上》

   山色浅深随夕照,江流日夜变秋声

  变秋声:江流随着夏去秋来而改变声响。

  清?宋碗《九日同姜如龙、王西樵、程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3

标签:美文   古诗文     玉门   景物   金城   秋天   寒鸦   稻子   甘肃   草木   田野   秋风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