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说家风叙事散文

  家庭教育是影响人一生的教育,父母就是孩子的首任老师、启蒙老师。孩子在父母的教育影响下,一生的成长都会打上家教的烙印。

  我的父母都是地地道道农民,几乎大字不识几个。父母对子女的教育没有高深的理论,也没有系统的计划和方法。但他们对我们的教育还是让我们终生受益。

  父母对我们的教育我感觉最多的是爱的教育。那时,家里可以说穷得叮当响,往往是吃了上顿缺下顿,有时不知下餐在哪吃,明天吃什么?但是就在那样的情况下,家里偶而有什么好吃的',像过年什么的,首先是把好吃的盛一碗先端给婆婆吃,然后再是给家里最小的吃。

  家里生活是那样拮据,也没见父母唉声叹气。父亲说得最多的是,肉越吃越馋,人越闲越懒。锄下有黄金,勤劳吃饱饭。在最困难的时期,父母亲把房前屋后,都种上瓜豆,在缺粮少米的岁月里都是靠瓜菜代过来的。父亲人穷志不短,总想改变家庭的面貌,父亲有时搞点家庭小副业,挣三五块钱以补贴家用。

  我的家教,就是劳动教育,几乎没看到父母亲有闲暇的时候,总是看到大人丢了这又忙那。父母那么忙,只要看到我们在读书,也不让我们干什么,但只要我们谁手里没有书,就会立马让谁去放牛或者去打猪菜。父母的用意就是鼓励我们读书。后来我当了父亲,孩子爱玩游戏,我就捧着一本书在孩子面前看,小孩看大人一门心事地读书,自己也不好再打游戏了。

  家教给我印象最深的是善良。父母亲为人忠厚。宁愿自己吃亏,也不委曲他人。有一年冬天,家里就没米下锅了,还是粮产区的姨父冒雪送来一袋米,可雪天里来了一要饭的,母亲看人可怜,就给了一大碗米给别人。过会,邻里又来借米,母亲二话没说,又装了一碗给人。父亲说,有饭大家吃,只要我们有吃的,就不能让别人在自己面前饿着。

  慢慢我们都渐渐长大,家里一些习惯也就形成了不成文的规矩。不能不孝敬老人,做人不能不诚实,不能与人扯皮拉筋,不能贪小便宜,不准打架骂人,不许偷懒使滑,不能浪费粮食,等等。当然也还有些不成文的规矩,如春节吃团年饭时,必先请老祖宗;家里来客时,必热情相待;邻里有难时,必出手相助。别人有助于我时,必须感恩。每天早晨,父亲把房屋前都打扫得干干净净。家里穷,衣服是大的穿了小的穿,尽管打了许多补丁,但要洗干净、穿着整洁。做事要认真、过细,要有条理。

  农家人的厚道朴实善良在我家父母身上也多有体现,这些好的品行也成为我们骨子里的文化。我们兄弟姊妹4人也都有这些好的传承。勤劳善良、俭朴正直、帮贫扶困、爱家敬老、好学上进就成了大家的共识。尽已所能、多做善事、好事,成为我们的自觉修为和践行。一家有一家的传承,一家有一家的门风。父母虽没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说教,但总是用朴实的行动教子女们如何做人,如何做好人,做一个左邻右舍都夸赞的人,一个自食其力、对社会有用的人。人穷不舍志,人富不颠狂。与人为善,和谐相处。“德泽源流远,家风世泽长”。家风是在家人的为人处世中,言谈举止上。耳濡目染、潜移默化,家风浸润着每一个家人。家风正,这家人为人正,家风好,这家人就会学好,做好。

  家是社会的细胞,家教是人生教育的起点,家规是家人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家风则是人成长的环境氛围。人不论走多远,都走不出家的无边关爱,也走不出对家的眷恋。人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都令人深思。人人都从家里来,父母是我们生命的源泉,又都要走向社会,社会是我们生活的大家庭,要把家里爱融入社会来,仁爱、和睦、感恩、奉献,用自己一点一滴的努力来回报父母、回报社会。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7

标签:美文   散文   家风   父母亲   家教   善良   家人   家里   父亲   父母   孩子   社会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