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送礼专用语摘抄

  清朝,官与官之间、衙门与衙门之间,要想办事,就得送礼,但什么时候送,送多少,谁给谁送,经过多年实践,竟形成定规,并有专门的名词反映出来。

  节寿礼。岁时节日和上司家庆日,僚属为其送礼。张集馨在《道咸宦海见闻录》里讲陕西粮道向上司和有关衙门官员送礼定规为:给西安将军三节两寿礼,每次银八百两,表礼、水礼八色,门包四十两;八旗都统二人,每人每节银二百两,水礼四色;陕西巡抚,四季致送,每季银一千三百两,节寿送表礼、水礼、门包杂费;陕西总督,三节致送,每节银一千两,表礼、水礼八色及门包杂费。

  程仪。招待过境官员,先送钱财,求得同僚、主官的'欢心,日后好办事。

  别敬。地方官奉派出京,或到中央述职,离京时,要给有关官员送礼,有师生关系的门生还要向老师、同年馈赠,名之为别敬。

  炭敬、冰敬。是冬夏两季地方官给京中大臣的孝敬礼,是不可缺少的规例。

  秋审部费。各省每年必有案件呈报,为此给刑部送辛苦费,四川按察司向例每年送六百两银子,刑部人员才在五六月间派人把秋审奏折的底稿送到四川,以应付部驳和皇帝的查问。

  晋升部费。州县官晋升,径直赴任的,照理由吏部发出正式通知即可。但吏部若不见该员的孝敬,便不给发文,以示拿捏。

  修船陋规。水师所用战船的修理,归文官负责,由武官验收,武官验收时横加挑剔,作为索取贿赂的借口。

  放炮。州县官将要离任,提前征收田赋,办法是减收税额,因而民间踊跃交纳,大县可以收到万两银子,或五六千两,这个赋税落入私囊,接替官员替他赔偿。

  太平炮。地方官并不去任,但放出离任的风声,减额收税,也能达到提前得到钱银使用的目的。

  倒炮。新官上任,为得钱使用,提前催征钱粮。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5

标签:美文   摘抄   寿礼   定规   地方官   刑部   吏部   武官   衙门   陕西   杂费   清朝   官员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