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经注我鉴赏及原文注释

  六经注我,我注六经

  注释

  选自《宋史?陆九渊传》。

  译文

  六经应当注我,我为什么要注六经。

  赏析

  这是关于真理标准和认识目的的分歧。朱熹认为理在人间的代表就是圣人,圣人就是为人的'极则,因此,所谓学问,即要读圣人之书,注解经书,唯圣人的话是听,如果借助了圣人的教化而洞彻自然变化之理,就完成了学问的功夫。

  而陆九渊认为,圣人之言只能作为参考,不能作为真理标准,主张主体的权威性,把“本心”即良心作为衡量圣人经书和真理的标准,他明确说:“九渊只是信此心”。有人问他为何不注六经,他回答说:“六经当注我,我何注六经!”这就是一个尖锐的真理标准和认识目的问题。陆九渊提出的“六经注我”的命题,将良心作为衡量一切是非的标准,显然打上了一种唯我论色彩,但是他却又因此开创了一种“自我主宰”的认识格局,这对于打破权威教条,启发主体对既定伦理修养问题的独立判断和重新认识,无疑在思维方式的推进上有着重要意义。当然,无论是朱熹还是陆九渊,都未真正解决真理标准问题,他们没有也不可能看到,只有道德实践,特别是道德实践与整个社会实践的结合,才是检验一切道德真理的唯一标准。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0

标签:美文   古诗文   古籍   宋史   注释   唯我论   目的   朱熹   经书   圣人   原文   真理   道德   标准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