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匡衡凿壁借光》文言文及注释

  匡衡勤学,选自《西京杂记》《西京杂记》是古代汉族历史笔记小说集,其中的“西京”指的是西汉的首都长安。下面是《匡衡凿壁借光》文言文及注释,欢迎阅读。

  原文:

  匡衡勤学而烛,邻居有烛而不逮,衡乃穿壁引其光,发书映光而读之。邑人大姓文不识,家富多书,衡乃与其佣作而不求偿。主人怪问衡,衡曰:“愿得主人书遍读之。”主人感叹,资给以书,遂成大学。

  翻译:

  匡衡很勤学,但没有蜡烛,邻居有蜡烛却照不到(他的`房间)。匡衡于是就在墙上打了一个洞用来引进烛光,用书映着光来读书。当地有一大户人家叫文不识,家里十分富有,书又很多,匡衡就给他家作雇工,辛苦劳动而不要求报酬,主人感到奇怪,就问匡衡,匡衡回答说:“希望可以读遍主人的书。”主人感叹,就把书借给他,(匡衡)终于成了大学问家。

  注释:

  1.不逮:指烛光照不到;逮:到,及。

  2.穿壁:在墙上打洞;穿:凿。

  3.以:用。.映:映照。

  4.邑人:同县的人。

  5.大姓:大户人家。致:给。

  6.文不识:人名,姓文名不识。

  7.与:即“与之”,给他。

  8.佣作:做工辛勤劳作。

  9.偿:报酬。

  10.怪:以……为怪;对……感到奇怪。

  11.愿:希望。

  12.得:得到。

  13.资给:资助给。

  14.偿:报酬。

  15.书:读书。

  16.遂:于是,就。

  17.大学:大学问家。

  18.如是:如此。

  19.匡衡:西汉经学家。

  20.文不识:人名。

  21.乃:于是。

  22.与:给。

  23.愿:希望。

  24.得:允许。

  25.遍:尽。

  26.资:借。

  27.以:把。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01

标签:美文   古诗文   文言文   西京   注释   西汉   杂记   人名   大户   烛光   报酬   主人   匡衡凿壁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