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沂市兰山区农林业产业发展SWOT分析及建议

中央一号文件持续关注三农问题,这充分说明我国对 三农问题的重视程度。近年来,临沂市兰山区贯彻落实国家和省市区政府的各项农林业措施,积极鼓励农民土地流转,不断推进农林业基础设施、高标准农田建设,农林业产值不断增长,农林业基础得到稳固和提升。为贯彻落实建设金安区国家现代农林业示范区内容,进一步提高其现代农林业竞争力,全面推动农林业现代化建设进程,现对兰山区农林业产业发展方向进行布局与规划研究。

1 研究意义

1.1 有利于改造升级传统农林业,引领农林业发展方式转变

兰山区目前仍处于传统农林业向现代化农林业转变的关键时期,如果能够使其最先发展成为走向农林业现代化道路的示范区,将有利于发挥带动作用,转变落后的农林业发展方式并改造升级传统农林业,带领区域现代农林业更快发展。

1.2 有利于发挥区域优势,提高农林业综合竞争能力

兰山区具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良好的生态环境使其有良好的发展态势,但资源优势、生态优势和区位优势并没有转化为市场优势和经济优势。只有向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的农林业现代化道路迈进,才能增强农产品的市场适应性和竞争力。

1.3 有利于树立优势农产品品牌,提高农产品品牌效益

兰山区具有良好的农林业发展基础,有利于形成特有的农产品品牌。农林业品牌化是现代农林业的风向标,而且有利于带动当地农林业产业的转型和升级,这顺应兰山区经济发展的客观趋势。树立优势农产品品牌,提高农产品品牌效益,才能促进农林业增效、农民增收,实现农产品市场化。

1.4 有利于增加农民收入,培育职业农民

兰山区不断加大对该地区农林业的政策扶持,虽然农民收入有增加的势头,但仅仅从事农林业产品生产的农民的增收速度依旧缓慢,只有通过科学规划与合理利用资源,才能提高效益,有利于增加单纯从事农产品生产的农民的收入及培育职业农民。

2 农林业产业发展SWOT分析

2.1 优势

2.1.1 自然资源环境条件优越。兰山区气候适宜,土地资源丰富,土质肥沃,交通运输便捷,特别适宜北方桂花栽培。多年平均气温13.3 ,日照时数2 357.5 h,日照百分率为55%;年均降水量790 920 mm;境内有沂河、柳青河、祊河交叉形成的冲积平原;空气优良率达到90%,降水年均pH值为6.55,高于酸雨限值,降水酸度同比基本持平,全年未出现酸雨。此外,兰山区地处长江以北、黄河以南的特殊地理位置。

2.1.2 现代农林业发展定位明确。兰山区政府高度重视现代农林业发展,区政府大力扶持村级经济发展,政府积极引导市级百强企业投资种植业,对观光休闲、设施农林业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给予政策扶持,同时兰山区政府高度重视农林业产业化建设,出台惠农政策和举措,为农林业产业发展提供资金保障。

2.2 劣势

2.2.1 现代农林业硬件水平不高。兰山区由于农田基础设施较为落后,排水能力差,而该地易发生涝灾,对排水等基础设施的要求比较高,加之资本对农林业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动力明显不足,造成兰山区现代农林业硬件水平不高,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兰山区现代农林业的发展。

2.2.2 农林业产业服务能力不强。兰山区对农林业资源挖掘不足,一直固步自封地发展传统农林业(水稻、花生、玉米等),农林业种植品种少,优势农产品的知名度没有得到充分提升,同时农林业服务业较为落后,一般以小户经营为主,组织化程度低,加之农民受教育程度不高,农林业科技知识匮乏,缺乏相关专业技术人员的指导。

2.3 机会

生态环境整体质量良好。兰山区属平原地区,地形平坦开阔,土壤肥力高,具有明显的农林业生产优势,因为该地区以发展传统农林业为主,主要种植水稻、苗木等,因此发展循环产业、有机农林业的潜力巨大,现代农林业的发展也有利于保护当地生态环境。

2.4 威胁

农林业产业化经营规模不大。现在农林业生产的主要方式依旧是一家一户式,生产规模依然比较小,使得现代化农林业生产技术无法低成本传播,科技对农林业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偏低。农村人力资本无法得到有效积累,大量农村青年外出务工,使得农村劳动力存在老龄化、技能较差、科技素质较低的问题。

3 产业选择与功能分区建议

3.1 产业选择

正确的农林业产业选择对区域发展有强大的促进作用[1-2]。一个区域的农林业产业选择应明确该产业选择的约束条件,利用因地制宜原则、市场供求原则、关联效应原则、技术进步原则对研究区域进行农林业产业的选择[3-4]。在对临沂市兰山区农林业产业选择与规划过程中遵循确保粮食稳步增长,积极发展多种经营的原则,提出稳粮、调畜、扩蔬、增果、兴药的发展思路。

3.2 功能分区

3.2.1 高效绿色粮油生产。依托兰山区良好的自然生态条件,按照稳粮增收、提质增效的总要求,在稳定粮食生产的基础上,积极推进粮油优良品种结构优化,强化科技支撑。综合采用多种措施,逐步减少化肥、农药等农林业投入品使用,发展无公害、绿色农林业,使农林业生产适应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加快推进农林业废弃物的有效转换和利用。积极推进粮油生产规模化、标准化,建立工厂化育秧基地和优质水稻示范园,推进精准化种植技术,提升农林业科技应用和农林业机械化水平,加快高标准农田建设。

3.2.2 循环生态立体养殖。转变养殖观念,调整养殖模式,不断改进农林业养殖的模式,坚持走标准化规模养殖的道路,促进畜牧业可持续发展。以规模化生猪、山羊、草鸡养殖为中心,通过发展规模化、集约化、标准化、循环生态养殖,实现粮禽鸡猪鱼林草牧沼菌循环生态立体养殖模式,完善养殖废弃物处理与资源化利用系统,建立起布局合理、技术先进、生态安全、优质高效的现代循环生态立体养殖体系。

3.2.3 鲜食精品林果栽培。面向市场调整品种结构,以发展本地适生品种为主,适当引进异地优良品种,优化栽植结构,逐步形成避雨葡萄、蜜桃、梨、猕猴桃等为主体的优质鲜食林果栽培示范基地。按照绿色无公害生产标准,不断改善林果栽培农田水利配套设施,大力推广果树有机栽培技术、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采后保鲜技术,逐步实现果品商品化处理和物流配送机制,全面提升果品质量安全水平。同时,为市民提供休闲娱乐活动,增加农民附加收益。

3.2.4 高档花卉苗木栽培。引进大型容器苗、盆景、特种花卉苗木、中药材、新奇植物花卉引繁等高档名优花卉苗木企业,创建科技含量高、设施建设标准高、引领作用强的核心示范园区,带动规模化、标准化基地建设,发展后续景观绿化工程,作为苗木产业重点扶持和打造的产业发展核心载体,带动农林业产业结构调整。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11

标签:论文   农学论文   农林学论文   农林   临沂市   山区   农产品   生态   优势   区域   传统   农民   建议   产业   品牌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