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城市园林绿化建设的误区

摘要:我国城市园林建设正在蓬勃兴起,但在城市园林建设中存在较注重“艺术效果”而勿视生态效益的做法随处可见,这实在是我国园林建设的误区,希引起有关方面的高度重视。

关键词:生态文化、生物多样性、生态效益、园林建设。 随着我国产业结构的不断调整,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大,城市人口的快速增加,城市汽车数量的迅速提增、工业化步伐的不断加大。

城市里的烟雾、粉尘、噪音、有害所体、有害物质、生产与生活消费的废弃物及光、色、声、污染也越来越严重,更兼鳞次栉比的冲天高楼的反光玻璃,各种颜色的墙体装饰,以及不透水,不散热的硬质铺垫的有色或水泥路面,使夏日的城市街道竟成了炙人肌肤的火炉。再加上城市街道狭窄,空所流通不畅,病菌更滋生繁衍。

鉴于经上种种原因,普天之下在城市生活的居民,无一不渴望能回归自然,去寻求优美的自然生态与之相协调、和谐、共存。欲达到此目的并求得城市社会经济可持续健康的发展,唯一行之有效的方法,就是应用现代科技手段,科学地把自然引入城市,全面实现城市生物多样化、城市园林景观多元化。

真正建立起多层次、多季相、多色相的立体型多面生态城市园林景观。可现今的城市园林建设中存在诸多误区。

误区之一:错把平面绿化当成有效绿化面积。现代城市中的生态风景园林建设,要强调生态效益、游憩效益、观赏效益三者合

一、三位并重。一切园林绿地的植物配置,要用生态规划加以控制,并使之皆有“循环再生,协调共生,持续自生”的生态功能。

可是,现在人们习惯把草坪、灌木、大色花块、纳入城市绿化率,用来计算城市人均公共绿地面积,这仅是一种蒙骗人们的数字游戏,它根本不是指具有能改善城市生态环境,能促进城市生态改良的有效绿色面积。如:以草坪为例,10平方米的草坪,还不及1立方米的绿色面积的环境价值、保健价值、社会经济价值高。

据相关资料记载,一条宽5米、高7米、长200米的树木林带其绿量积约为700立方米,而每1立方米绿体三维量每天所产生的环境效益是:产氧7.42克、吸收二氧化碳11.02克、二氧化硫0.00836克。而同样面积的草坪却只能产树木的1/5的环境效益,且草坪管理费用较高,吸尘率、抗噪音率差,又浪费城市有限的水资源。

据估计,草坪建设和管理投资的费用是树林的三倍以上。误区之二:城市绿化建设缺少生态文化的指导。

笔者认为,现代城市生态绿化园林建设,不能以某个(某些)领导人个人权力欲望或某所谓“专家”的艺术天赋为标准,而必须全方位服务于全体市民生理和心理双重需要为标准,这就要求园林建设必须用生态文化来指导。所谓生态文化,就是人与环境和谐相处,以持续共存、共荣,并能持续稳定发展的文化----是一种营造“合成自然”的文化。

法国一位著名雕塑艺术家说:他认为任何艺术就其本质来说,是人类伟大心灵与自的同化,是开向生命的窗口,是艺术家在无条件地景仰自然的基础上,用自己的心灵去渲染生命的的物质世界的结果。伟大的艺术,不仅在表现事物外表的真实,更应深入自然内部,去表现和传达事物内在的真实及独性格。

只有有个性的艺术作品才是最美的,因此每个城市的生态园林,理应有各自不同的地区特色和艺术个性,万不可依样画葫芦,千城一式样。误区之三:以广场代替了园林。

近期我国城市内的广场风,越刮越猛,一些毫无生态环境效益的广场,不断从寸土寸金的城市辖域内出现,致使严冬飞乌望而却步,炎夏蚂蚁不敢露头。更有甚者,有一个风景秀丽,环境优美,碧水长流,如画如诗的风景区内,也赶时髦建一个不中不西,不土不洋的广场。

里面有仿古建筑:“厅堂”,也有洋玩艺----白色钟形亭,既有当地风情的草屋,还有几条外国“海盗”船,既有喷泉,又有叠泉,还“鱼瓮”和“游童”广场到处是豪华石材铺地,绿地少得可怜,这个广场设在满目苍翠的自然山水中,宛如一位绝代佳人脸上贴了一张烂膏药,既可憎又可鄙。可该广场的建设决策者反自诩为“中西合璧,真令人忍俊不禁。

误区之四:城市绿化用木来源不规范。不知是谁提出“城市绿化应栽大树,栽贵树。

”诸不知,这一口号带来的是满山的丘林被挖掘的千疮百孔,面目全非,甚至破坏到乡间田村头。笔者认为:城市要绿化但不能以破坏现有的山林植被为原则。

据资料显示:现今城市绿化用林,尤其是高大林木,大都是来源于丘林山区野生林木,而每株林木搬移成活率仅为百分之三十。在《晏子春秋。

内篇问下二十二》中载:“意莫高于爱民,行莫贱于害民”所以说城市风景园林建设,必须以人为本,以突出城市生态环境效益为宗旨,以植物造景为目的,充分展示现代城市生态风景艺术美。高水准科学地营造植被林茂,林冠翳日,姹紫嫣红,群芳斗艳,不是自然胜似自然的城市环境。

使自然山林佳景,溶入城市社区,让我们的城市远睹若森林华冠,郁萄萧然,处处鸟歌虫呤,蜂飞喋舞,群芳斗艳,不是自然胜似自然的人间美境,尤其是城市街道,它既是城市文明建设成就的展示窗口,又是城市生命机体吐呐催新的肮脏,更应为力求达到浓荫漫地,堆翠叠锦,成为生态健全的绿色走廊。我国有一千多种乔木,各城市街道两旁的树应各有特色,应选树形高大,枝叶茂密,无花絮绒毛飞扬,且能参天蔽日的乔木。

因此城市绿化工作者一定要细心研究自然植物群落的组合,把适合本地土壤、气候、人们价值观、审美观的东西带回城市,引入城区。参考文献:《园林绿化》、《生物工程基础》、《园艺美术基础》。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3

标签:论文   农学论文   农林学论文   误区   城市   城市绿化   园林绿化   草坪   园林   效益   生态   自然   广场   文化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