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中国畜牧业市场信息服务的思考

关于中国畜牧业市场信息服务的思考

1中国畜牧业发展的成就

http://wWW.LWlm.CoM

30年的改革开放,中国畜牧业生产发生了巨大变化,取得了举世瞩目的辉煌成就。改革开放前,老百姓买肉、蛋得凭票。今天,肉蛋奶不但敞开供应,而且开始讲究安全放心。

2畜牧业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

3中国畜牧业市场信息服务组织

中国畜牧业市场信息和其它行业在大的格局上没有区别,也存在着市场、生产、流通、销售等环节。畜牧业市场信息服务工作是畜牧业发展的牛鼻子,牵一发而动全身,畜牧业市场信息服务工作做好了,畜牧业经济也将被带动起来。大量事实可以证明,中国畜牧业的发展,畜产品及其加工品的市场供给日益丰富多彩,优质产品率不断上升,新品种、新产品层出不穷,毫无疑问与中国畜牧市场信息的服务有着密切的关系。当今畜牧业市场信息主要来自以下服务组织[4]。

3.1政府性质部门

国家有关行政管理部门。他们负责向社会定期或不定期地发布政策信息、统计数据、市场动态等。

3.2准政府性质机构

各级国家有关部门的信息中心、畜牧技术推广服务中心等。他们是政府部门直属单位,承担政府的部分信息服务任务。

3.3教学科研系统

各级各类畜牧教学、科研单位。他们产生和传播大量畜牧科技等方面的信息。

3.4 社团组织

畜牧行业协会和学会。他们发挥着协调、咨询、服务、桥梁纽带作用。

3.5其他信息服务组织

有关媒体、商业性机构、大型企业内部的信息服务机构、畜牧产业化龙头企业、农村合作及中介组织、经营大户、农民经纪人等。他们一头连农户,一头连市场,搭起了畜产品走向市场的桥梁,弥补了政府信息服务功能的缺欠。

4畜牧业市场信息服务存在的问题

虽然上述信息服务组织对畜牧业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很难满足农牧民对畜牧市场信息的需求。

(1)中国经济管理体制已经发生了质的变化,市场经济体制已经确立,现在人们已经在围绕市场情况考虑和安排生产、加工、经营、消费等一切经济活动。但畜牧交易市场体制不完善,畜产品贸易市场建设滞后,仍属传统自由交易,交易行为不规范;市场信息缺失,畜牧业生产信息、销售流通信息不畅,对市场的需求变化把握不准,由此使畜牧生产存在着一定的盲目性,某些畜产品存在阶段性、结构性过剩[5],造成了畜产品价格的起伏不定,既浪费了资源,又损害了养殖户的利益,影响了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

(2)中国畜产品由不同部门归口管理,缺乏统一协调的信息服务管理机制,各部门和各单位分别依靠各自独立、相对薄弱、体系建设存在交叉重复,信息资源尚不能得到充分共享;信息服务基础设施建设投入还有较大差距;信息采集、处理、分析、发布等手段落后;信息的采集面相对较窄,采集、分析和发布缺乏统一的标准;信息分析形式和发布窗口的实用性、统一性和固定性较差。

(3)现有的信息服务人员素质参差不齐,技术人才不足,培训工作滞后等[5]。

这些因素影响了市场信息服务质量与效率,使得畜产品市场信息的需求和供给之间在结构、质量、有效性、时效性等方面存在巨大缺口,难以满足加入世贸组织后畜牧业和畜牧经济发展的需要。

5畜牧业市场信息服务应采取的措施

畜牧业市场信息服务质量与畜牧经济的发展密切相关。从一定意义上讲,信息灵通,就能解决农牧民的生产问题和“买难卖难”问题,可以致富。反之,农牧民就不知道养什么、怎样养、养多少、卖给谁。因此,要建立多元的畜牧市场信息服务网络和服务体系。

5.1依托国家电子政务工程,改进完善信息采集系统

依托农业部和省级农业部门,强化建立和开发畜牧业市场综合数据库系统,如建立畜牧业生产和市场需求信息、畜牧业生产区域性信息、畜牧业经营性信息、畜牧业产品结构信息、畜禽产品进出口信息、畜禽生产水平信息等数据库。强化全国农产品批发市场价格信息系统建设,搞好批发市场价格采集、分析和发布。探索传感网、物联网技术在养殖场的应用,开发高质量畜牧市场信息技术软件研究,推广应用电子标签技术(RFID)。加强与涉农部门的沟通与协调,建立信息交换制度,开发数据交换接口,建设公共数据平台,解

决信息孤岛问题,实现涉农信息共享。

5.2加强宏观调控,建立完善主要畜产品市场监测预警体系

在主产区和主销区建立http://wWW.LWlm.CoM市场信息监测点,逐步形成覆盖全国的畜产品市场监控体系。加强对生产、流通、销售各环节的监测,开展主要畜产品市场风险分析,及时发布市场预警分析报告,科学预测市场和消费需求走势,正确引导养殖户生产、经营与决策,规避市场风险。

5.3加快农民经济合作组织化进程,协调产业链各环节关系

目前,农户的畜产品的销售主要依靠农民经纪人。他们以市场为坐标,以本地产品为资源,一头连农户,一头连市场,从事经营某一项畜产品的购销,不同程度的促进了畜牧业的发展。但有的逃避检疫,存在一定的疫病传播风险,市场价格他们说了算。因此,农民们最信不过,而又最离不开,乡镇干部很怕他们,而又得靠他们。随着规模化养殖逐渐扩展,经纪人销售规模与数量有限,他们为了维护自身的经济利益,与养殖企业之间相互不能交流所掌握的市场供求信息,结果又影响了畜牧行业的进一步发展壮大[7]。因此,应大力发展农民专业经济合作组织,培育生产者利益代言人,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增强农民自我发展能力。同时,不断完善利益联结机制,通过建立风险基金、保护价收购、利润返还、吸纳入股等多种形式,促进生产、加工、流通各环节形成相互依存、紧密相连的利益关系[8]。

5.4发挥政府主导作用,建立健全涉农信息化法律法规

畜牧市场信息分析预测、市场信息发布、市场信息传播,政府部门是主体。维护信息主体的权威与权益并积极促进信息的共享,也是政府部门的职责。如美国在农业信息管理上,从信息资源采集到发布都进行立法管理,并不断完善,形成体系;法国有关法规规定,所有社会产品的生产者和经营者都有义务如实填报自己的生产经营情况,违者按偷税行为处罚。中国应尽快制定涉农信息化法规,制定信息采集、分析和发布的统一标准,建立权威性的畜产品市场信息统计、分析与报告制度,确立发布为常规、不发布为例外的工作制度,为农牧民提供及时、全面、精确的市场信息和参考资料。

5. 5促进信息的有效利用,必须提高农民素质

怎样解读政策信息和市场信息,恰当地进行畜牧生产等各项经济活动,还取决于农牧民自身的理解与分析能力。可以通过学校式的传统教育和各种培训,提高农牧民的认知能力;还可以通过各种畜牧项目示范区和典型示范户,帮助农牧民更新观念,增强对知识和信息的接受与分析能力。

6结束语

畜牧业市场信息的获取、存储及传播,在追求速度和效率的今天,体现出得天独厚的价值。为更好地满足畜牧业市场信息服务的需求,就必须完善畜牧业市场信息服务体系,创新服务模式。畜牧业市场信息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在服务内容上涵盖各个环节,包括国家宏观决策、生产者微观决策、政策、法规、市场、技术、疫情等信息。

为企业和农户提供全方位的市场信息服务,需建立并完善政府、协会、企业、院校、科研单位共同参与的畜牧市场信息服务体系,这不仅为中国的畜牧业可持续发展提供保驾护航,同时对于提升畜牧业现代化、信息化的水平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和现实价值。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3

标签:论文   农学论文   动物学论文   畜牧业   中国   农牧民   畜产品   市场   农户   市场信息   农民   组织   信息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