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数学教学只有紧密联系学生生活和学习的实际,才能让学生在自己熟悉的事物中相对容易、相对轻松地领悟事物中所包含的深刻的知识内涵,同时也易于造成学生主动探索的局面,使学生获得创新能力。因此,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营造氛围、开展合作学习、寻找对应点、引导探究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数学课堂教学创新精神合作学习创新是知识经济时代最具特色的一个概念,它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对于教育来说也要创新,其着力点就是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那么,小学数学课堂上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呢?

一、营造氛围,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民主、和谐、平等的学习氛围,会使学生感到心理安全和心理自由,从而导致学习的创造性。因此,在数学课堂上,学生可以不拘泥于举手发言的形式,学生可以自行起立发言,也可以坐着说;可以分组集中研究一个问题,还可以分若干组分别研究不同的问题;课堂上允许学生大声地说,大声地问,大声地与老师和同学争辩等。

在数学课堂上要努力做到四要:一要把微笑带进课堂;二要把竞争带进课堂;三要把鼓励带进课堂;四要把民主带进课堂。

二、重视合作学习,发挥主体作用

合作学习就是学生在小组中与其它同学一起从事学习活动,共同完成教师分配的学习任务。在数学课堂中开展合作学习,能够密切师生、生生间的相互关系,使教师从权威角色向同伴角色转化,从讲师角色向导师角色转化,使教师在教学中真正成为教学活动的组织者、指导者、合作者、参与者;学生从被动服从向主动参与转化,真正体现了学生在课堂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开展合作学习还能够活跃学生思维,增大思维强度,学生能够从那些与自己不同观点和方法中得到启发,对问题的理解更丰富和全面,从而促进思维向广度和深度发展。尤其是对那些知识结构、能力水平、学习进度、个性特征等方面存在明显差异的学生来说,合作学习弥补了教师一个人不能面向每个学生进行教学的不足,通过学生之间的互动,某一方面成绩好的学生可以帮助这一方面学习差的学生。知识技能互补,达到人人教我,我教人人的目的。

开展合作学习教师要善于引导,精心组织,要结合学生实际设计讨论题,以保证讨论围绕重点,抓住关键,言之有物。可从如下五方面入手:一是知识的重点处;二是理解的难点处;三是学习的关键处;四是新旧知识的比较处;五是思考的方法处。

三、寻找对应点,强化创新意识

创新意识的培养离不开载体,而这个载体就蕴含在知识的学习与传授的过程之中。在数学课堂教学中,要注重通过寻找创新教育对应点,搞好对学生的创新教育。一要找出教材中本身固有的有利于发散思维训练的对应点,对学生进行创新思维的训练;二要抓住课堂上随机出现的有利于创新教育的情境,引导启发,促进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发展;三是结合教学,自觉增加现行教材之外的创新教育内容,在教师的主导下使学生获得更为主动的发展。

在课堂教学实践中可从两个方面入手:一是寻找有利于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点。如寻找有利于创新品质培养的点,寻找有利于掌握知识形成过程的点,寻找有利于思维发散的点等。二是寻找有利于创造性解决问题的点。如寻找教材中有利于学生操作与表述的点,寻找教材中有利于培养创造性解决问题意识的点,寻找有利于学生提出问题的点等。

四、引导探究,培养创新能力。

探究,就是通过教学设计,启发和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让学生通过试读、试算、合作学习、表述、质疑、评价等方法,自己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在教学中我注重从以下四个方面入手,引导学生自主探究:一是展示知识发生、发展的过程,在参与中探究。根据儿童的认知规律,把教科书上精练的思维结果背后那些看不见的思维过程展现出来,模拟问题的发现过程,把这些过程简单地、浓缩地再现,并将其设计成具体的问题情境,让学生在这个广阔的空间中,全身心主动参与、认真体验、积极探索,逐步学会做解决问题的主人;二是提供时间和空间,在思考中探究。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和形成,必须有他们自己的时间和空间。在教学中,教师提出的问题不能太简单,太直接,学生不加思索便可以答出,这样的问题就没有意义,必须为学生创设一定的思维空间;三是提供感性材料,在操作中探究。在课堂上给学生提供丰富的、充足的、典型的、较为完整的感性材料,放手让学生动手、动口、动脑全方位参与教学活动,使学生在生动活泼的实践中去发现、认识、理解、掌握所学知识,拓宽学生思维的广度,触动了学生内心潜在的创新欲望,有利于学生创造性地解决问题;四是联系学生实际,在实践中探究。数学教学只有紧密联系学生生活和学习的实际,才能让学生在自己熟悉的事物中相对容易、相对轻松地领悟事物中所包含的深刻的知识内涵,同时也易于造成学生主动探索的局面,使学生获得创新能力。因此,教师在处理教材、安排教学内容时,一定要打破传统的教材处理方法,既要尊重教材,但又要不拘泥于教材;既要明确教材中的知识要素,又要挖掘教材中的生活素材,寻找教材中的数学知识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有机联系的切入点,使枯燥的数学问题变为活生生的生活现实,使抽象的数学变得生动有趣,从而达到拓展教材内容、活化教材内容、增强学生对数学内容的亲切感,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求知欲。从而真正使学生感受到数学来源于生活实际,学习数学又可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总之,课堂是师生共同创造奇迹,唤醒各自沉睡潜能的时空,需要我们不断更新观念,竭力为学生营造参与学习的时间和空间,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造就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合格人才。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6

标签:论文   理学论文   数学论文   数学   情境   创造性   课堂   思维   教材   过程   教师   知识   学生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