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环境成全球议题

生态环境成全球议题

由于人类片面追求经济效益而忽略环境保护,诸多生态问题逐渐暴露。世界相关组织和国家纷纷将保护生态环境提上重要议程,积极采取各种措施,减少生态破坏,维护生态平衡。

联合国粮农组织发布最新报告

全球每年三分之一食物被浪费

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9月11日发布研究报告显示,全球每年产出的食物有三分之一被浪费掉,其中54%的食物浪费发生在“上游”,即生产、收获后处理和储存过程;46%发生在“下游”,即加工、流通和消费阶段。

总体而言,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的粮食损失主要发生在农业生产过程,而零售和消费环节的食物浪费在中等收入和高收入国家和地区通常比较严重,占浪费总量的31%至39%。在亚洲的工业化地区,谷物和蔬菜浪费程度尤为严重,这一地区人均浪费的谷物达80公斤,人均浪费的蔬菜超过100公斤。浪费现象主要发生在“农业生产、收获后的处理和储存以及消费阶段”。

亚洲、拉丁美洲和欧洲,水果的浪费程度非常高,造成大量水源浪费。

联农组织总干事若泽·格拉齐亚诺·达席尔瓦说,全球每年产出食物被浪费掉的三分之一,相当于瑞士的国内生产总值(GDP)。他说,“在每天还有8.7亿人口挨饿的情况下,我们决不能允许这种现象继续发生”。

《2013中国人类发展报告》在京发布

报告聚焦于“城镇化转型”和“生态文明建设”两大主题。报告指出,应对气候变化、消除不平等以及应对人口快速老龄化等问题,都将和中国新兴城市的发展息息相关。到2030年,中国的城镇化率将达到70%左右,近10亿的中国人将生活在城市。中国的城市必须按照生态文明的要求,走可持续和宜居城市发展道路才能化解如此庞大的人口压力。

联合国资助西非海洋渔业生态区建设

联合国开发计划署日前出资近60亿西非法郎加强西非海洋渔业生态区建设,这项投资主要用于保持海洋生态、限制海洋渔业过度开发以及杜绝非法捕捞等。该笔资金的授权期限为5年,将帮助西非海洋渔业生态区协约签约国科特迪瓦、冈比亚、几内亚、几内亚比绍、毛里塔尼亚和塞内加尔解决渔政、海洋及沿岸渔业资源治理、生态区贫困等方面的问题。

中美能源环保合作全面开花

第五轮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7月11日在美国首都华盛顿闭幕。在此轮对话中,中美双方在拓展能源、环保、科技、海洋等多个广泛领域达成务实合作。

对于气候变化问题的关注成为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中一大新亮点。此次的战略对话首次举行气候变化专题会议。双方同意工作组有关合作倡议,继续落实两国元首就氢氟碳化物达成的共识,在重型车和其他车辆,智能电网,碳捕捉、利用和存储,温室气体数据收集,建筑、工业和交通能效等五大领域开展合作,并举行中美绿色合作伙伴计划签字仪式,宣布新增6对新的绿色合作伙伴和6个生态城试点项目。

中美双方还将继续推进中美能源和环境十年合作框架下清洁水、清洁大气、清洁高效交通、清洁高效电力、保护区、湿地合作、能效等七个行动计划下的具体合作,进一步实施绿色合作伙伴计划。为加快中国燃料清洁化进程和减少电力生产过程中的排放,双方承诺积极推进在页岩气等非传统能源资源领域的技术和环保合作。

联合国环境署调查研究显示

东非高山冰川或将完全消失

联合国环境署发起的一项最新研究显示,东非数座高峰峰顶上的温度与半个世纪前相比已经升高很多,导致高山冰川不断消融,在不远的将来或许会完全消失。

我国公布《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

人类活动间接改变海洋含盐量

美国科学家最新研究成果表明,人类活动导致全球气候变化进而

神农架入围世界地质公园

据世界地质公园评审会消息,神农架正式成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地质公园网络成员,荣膺“神农架世界地质公园”称号。

2013年6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地质公园网络执行局专家对湖北神农架国家地质公园开展实地考察评估。评价项目包括地质名胜的数量和多样性;为防止地质现场遭到破坏而实行的战略;是否树立了综合性管理计划;信息中心运营;游客专用交通设施等。

我国航天员有望耕种“太空农场”

由于受控生态生保系统的核心资源是植物,尤其是蔬菜,因此人们形象地称其为“太空农场”。随着受控生态生保系统的逐步完善,航天员有望在太空吃上自己生产的新鲜蔬菜和肉食。

马来西亚将全面推广生物柴油

马来西亚种植及产业部长道格拉斯近日表示,从明年起该国将全面推广含棕油生物燃料的生物柴油。这种柴油是由5%的棕油生物燃料和95%的普通柴油混合而成,每公升售价约为1.8林吉特,价格与目前使用的普通柴油零售价相同,但并不需要改装发动

机引擎。这种柴油的全面推广能减少当地温室气体排放量。

荷兰发明海洋垃圾回收船

近日,荷兰一名青年学生发明了一台巨大的海洋垃圾回收船,称可以在5年内清理掉海洋中200亿吨的塑料垃圾。

负责回收塑料垃圾的是一系列带有浮栅、漂浮在海面上的清洁回收船。它的外形像一个箭头,漂浮在海面上的塑料被围栏拦截下后,将顺着海水流动聚集到位于清洁回收船两侧的收集口,并被采集、储存在船后部。浮栅采用特殊材料,没有网眼,能轻易漂浮在海面上,不容易发生折断,浮游生物和鱼类还可毫无损伤地通过。

这种船完全采用太阳能和潮汐能作为动力,在实现“自给自足”的同时,通过出售其回收的塑料,还能给投资人带来每年5亿美元的巨大经济效益。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5

标签:论文   理学论文   环境学论文   西非   神农架   生态区   中美   联合国   议题   生态环境   渔业   中国   柴油   海洋   生态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