抑通胀应发挥财政政策作用

广大朋友们,关于“抑通胀应发挥财政政策作用”是由品学网论文论文频道小编特别编辑整理的,相信对需要各式各样的论文朋友有一定的帮助!

当前物价上涨是流动性过剩、成本推动及输入型通胀等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并具有鲜明的结构性特征:食品价格上涨较快;由水、电、燃料价格、建房及装修材料价格、住房租金价格等要素组成的居民居住类价格上涨较快。食品价格和房价是这次物价上涨的两个大头,特别是食品价格成为物价上涨的主要推手。在这种背景下,光靠货币政策手段是不够的,必须更加重视发挥财政政策等手段的作用,形成合力,共同管理好通胀预期。

通货膨胀从本质上说是货币过多问题,所以治理通胀主要靠货币政策。但当前中国物价形势复杂,货币政策多是对流通中的货币总量进行调节,对成本推动型和输入型通胀作用有限,对当前结柯性通胀的治理效果不佳。再者,货币政策主要作用于货币供应量,进而调节社会总供给和总需求,故政策传导上存在一定的时滞。此外,货币政策各项工具的使用和效果都有一定的局限性:

首先,上调存款准备金率,理论上能回笼资金、收缩流动性,但是实际运行中部分商业银行可通过减少超额准备金的方式来应对,其信贷收缩程度及调节效果可能大打折扣。目前大中型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已达21%的历史高位,政策空间日渐缩小。

其次,加息一要考虑到中国与其他国家利差可能引起国际“热钱”流入,加剧流动性过剩的局面;二是考虑到加息可能会增加进口企业的融资成本,影响进口增长,贸易顺差可能持续扩大,加大外汇流入的压力;三是考虑到加息对资本市场冲击较大,可能使投资于资本市场的资金流出。同时,在当前资金较为紧张的环境下,利率的上升并不能明显降低贷款需求,其抑制投资的效果并不明显。

再次,尽管从理论上说,人民币升值可以有效抑制输入型通胀,但现实中情况复杂,如果市场上形成了明确的人民币升值预期,“热钱”流入不断增加,人民币升值很可能对抑制当前通胀作用有限,甚至适得其反。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03

标签:论文   财政税收   财政政策   通胀   作用   流动性   货币政策   物价   货币   抑制   效果   价格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