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数学实践教学改革的探索

1.研究目的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尤其是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现代数学几乎已经渗透到所有学科和应用领域中,应用数学理论和方法并结合计算机解决实际问题成为了十分普遍的模式。这种掌握数学知识并应用计算机来从事研究或解决实际问题的本领表明形势对科学技术人才的数学素质和能力已经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 为此,在新形势下,探索与实践数学实验教学迫在眉睫。

2.改革思路探讨

在近几年的教学改革实践中,笔者结合数学课程的特点及培养目标,进行了一些尝试性的教学改革和探讨,并且取得了预期的效果。现将一些主要做法总结如下。

(1)实验课的开设,可提高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根据我院学生特点,数学实验可以尝试以下三种模式。①普及模式,针对所有学生开设MATLAB软件课程。此模式的特点是淡化了课堂教学的复杂计算和繁复的公式记忆。要求学生围绕数学基础课的基本内容,利用数学软件的数值计算和图形展示功能,形象演示一些概念,验证一些基本结论和在掌握软件的基础上运用计算机解决大量计算问题。②特色模式,针对不同专业需求开设相应的数学实验课。此模式的特点是可以利用相关软件对一些专业相关的简单实际问题进行求解,从而简化了计算,提高了解决实际问题的效率。③提高模式,针对建模课程需求开设的数学实验课。该模式与数学建模相联系,根据生产、生活中的实际需求,建立相应的数学模型,并利用计算机和数学软件解决数学模型,从而解决实际需求。

(2)秉着“因材施教”的教育方针,实施分层次教学。具体方案:根据专业的不同,结合学生的实际水平和接受能力,并在充分尊重学生主观愿望的前提下,把学生分为两个层次,即基础好、学习热情高并有考研愿望的分在提高级(一级),而数学水平相对弱一点的分在一般级(二级)。对一级学生,授课教师可以适当加深内容难度并且拓宽知识面,再提出一些难度较大的问题,锻炼他们的数学思维能力和想象力,使他们的潜力得以充分开发。对二级的学生,则要采用完全不同于一级的授课方法,教学要求也仅仅是立足于让他们能听懂最重要的课程内容,使其掌握最基本的数学思想。任课教师要使用多种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按大纲来完成教学任务,让学生形成对数学的总体印象,有个常识性的了解。

(3)利用QQ群构建课外辅导答疑平台。课外辅导答疑是课堂授课的重要补充。大学一年级学生课程多,任务重,以往的课后辅导答疑和课前答疑局限性比较多,效果不是很理想。教师可结合网络通讯软件开展课外辅导答疑,其快捷、便利、无缝隙沟通的特点在课外答疑、作业提交和发放中有很强的可行性。

3.实验改革实践的点滴体会

笔者于2009年在检疫、生工等专业教改课程结束后,对200多名学生中做了无记名问卷调查,结果显示75%的学生认为本教改对自己用数学的能力与数学素质的提高有帮助,73%的学生认为提高了自己学习数学的兴趣,86%的学生认为通过数学实验加深了对数学知识的理解,掌握和应用,90%的学生希望在今后的教学中推广或改进后推广本课程的教改经验,让更多的学生受益。从上述调查结果可以看出,绝大多数学生对我们的教学改革实践是肯定的,并给予较高评价。

4.还应完善和加强的几点

(1)师资力量不足,硬件条件不够。数学实验课程需要大批的计算机和机房,而我校现在因学校的计算机房和计算机数量都不满足全校本科生开设大学数学课程实验的条件,暂时还不能在全校所有应开的专业开设。

(2)加强对教师数学软件应用的培养。学校应重视对实验教师的培训,以保证实验教学质量和发展相对稳定的师资队伍,且应让实验教师定期外出培训,掌握更多的数学软件,学习先进的技术手段,以适应大学数学实验课程的要求。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4

标签:论文   理学论文   数学论文   教学改革   数学   教改   课外   模式   课程   教师   计算机   学生   大学   软件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