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城市空气环境质量评估模式的改进

我国工业发展的步伐在逐渐的加快,产生的污染物也越来越多,导致了空气的质量在逐渐的下降,在一些严重的地区,已经危害到了人们的安全。城市空气质量受到了人们的广泛关注,政府也出台了一些办法,但是效果并不显著,因此,人们更加的关心城市空气环境质量评估的改进工作,为环境的改善作出贡献。

1 城市空气环境质量评估

城市空气质量在评估的过程中,主要的目标就是能够完整的告诉各个关系人空气的环境质量,主要包括不同时段、不同地区的空气环境质量,能够对空气环境质量所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揭示。本文主要是通过五年环境质量报告书和年度环境质量报告书结合具体的城市案例来进行研究,使用微观和宏观相结合的方式,以下是从宏观的角度对于城市空气质量评估模式的改进进行探索。

1.1 环境质量报告

城市环境质量的评估主要是在环境质量报告书中进行记录的,报告书对于年度环境污染物的具体情况进行了详细的分析,使用年均值来表示整个城市的空气环境质量,但是经过实际的分析,发现年均值无法科学地反映出城市的空气环境质量,尤其是在北方,受到采暖期的影响,导致了冬季与非冬季出现了极大的差异,年均值的代表性出现了严重的下降,在这样的情况下,就可以利用污染物的季节标准来进行环境质量的评估,按照冬季和非冬季来进行划分,这样就可以保证城市空气环境质量评估模式的精确性。在冬季可以使用单独的衡量标准,这一衡量标准,可以低于非冬季的衡量标准,除此之外,还要对整个四季建立独属于哥哥季节的衡量标准,有条件的城市就能够选择合适的标准进行实施。冬季与非冬季的城市,空气质量评估标准是强制性的,对于空气质量环境较差的城市,必须要采取相应的措施。例如补偿机制,对于污染源的排放进行限制,普及清洁能源,还要加大对环境保护的力度,使得城市的居民有着一个良好的生活环境,在冬季也能够保持空气的清新。

1.2 五年环境质量报告书

报告书的内容是极为丰富的,整个体系也变得十分的完整,對于统计的点位与时间都有着详细的划分,也改变了传统的应用模式,空气的质量不在使用单一的数值来表示,这样就使得城市空气环境质量评估模式变得更加的科学。

2 案例分析

城市空气质量评估的内容十分广泛,从宏观来将主要包括空间和时间两个方面,从微观来看,主要包括监测和统计两个方面。

2.1 对于现有的监测频率和统计方法的评估

在环境保护的过程中,首先要做好的就是减少污染物的排放量,使城市的空气环境质量能够达到标准,保证人们能够生活在一个健康的环境下。现有的污染控制标准能够减少污染物的排放,但是却不能够改善城市的空气环境环境,这是因为在全年控制指标之下,无法体现出部分时间段的具体空气情况,例如全年中仅仅有一半的时间空气质量是达标的,而在另外的一半时间内,空气质量也没有达标,排放量也没有减少,从全年的控制情况来看,排放总量就会降低,但是从整体的控制情况来看,排放量超标的情况并没有得到一定的改善。

目前,我国大气环境质量在监测的过程中,是使用年均值来表示的,有些国家对于小时均值和日均值也有着一系列的规定。国家环境空气质量标准所规定的年均值的具体情况如下:一级标准是0.02、二级标准是0.06、三级标准是0.01,日均值的标准规定情况如下:一级标准是0.05、二级标准是0.15三级标准是0.25,小时均值的具体标准如下:一级标准是0.15、二级标准是0.50、三级标准是0.70。一级标准主要适合用在风景名胜区、自然保护区和一些特殊的地区,二级标准适合用在居民区、商业交通居民混合区、文化区、一般工业区和农村地区;三级标准为特定工业区。

下面以本溪市为例来验证以年为统计分析频率是否符合统计结果。

2015年本溪市的SO2年均值为0.057,国家二级标准是0.06,0.0570.06,所以年均值已达到国家二级标准,下面通过环境质量较差的12月份日均值,验证本溪市是否达到二级标准的问题。

从上表可以看出,检验的概率值为0.217大于显著性水平0.05,说明12月份SO2排放量与正态分布无显著差异,可以认为服从正态分布。

12月份本溪市SO2浓度的平均值是0.089985,标准差是0.057,统计天数31天。即s=0.057,x=0.089985,n=31,u0=0.15。采用左单侧检验,假定显著性a=0.05水平。

设Ho:u0.15

则H1:u0.15

ZZa,所以不能拒绝原假设,即不能说日均值显著的低于0.15。那么本溪全年应该也是看成没有达到二级标准,这说明用年均值衡量地区的空气环境质量的代表性不强,不能充分反映出当地的空气质量。

2.2 季节频率统计法

下面还是以本溪为例来分析冬季与非冬季之间空气质量的差异。

直观上可以看出冬季的浓度远远高于非冬季,如果完全简单的求出平均值,则不能真实地反映出本溪的空气质量,容易给人造成错觉,认为环境很好,但这与当地居民的感受明显不符。把本溪市的SO2排放分为冬季与非冬季两类,为了验证冬季与非冬季是否有显著差异,采用Mann-Whitney检验。由于检验概率0.000小于显著性水平0.05,表明冬季与非冬季之间的差异是显著的,也就是说有着季节影响。

3 结论

理想的城市空气环境质量评估从时间角度看,监测必须是连续监测,实时反映当地的真实空气环境质量。《年度环境质量报告书》应使用季度统计分析标准取代年均值统计分析方法。《五年环境质量报告书》需要进一步分析现有空气污染的主要原因,并提出解决方法,并且应该向大众公开。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01

标签:论文   理学论文   环境学论文   环境质量   本溪市   空气   城市   报告书   空气质量   污染物   冬季   模式   环境   标准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