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中国近代史的划分

关于中国近代史的开端,学术界看法不一,有明末清初说,这主要是受世界近代史划分的影响;有鸦片战争说,这是学术界的主流看法;复旦大学历史系教授沈渭滨先生从中国社会转型和社会结构变迁的角度认为,辛亥革命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本文旨在通过对该问题的探讨,给我们枯燥的高考复习生活增添一些乐趣和色彩,培养我们的课外阅读兴趣,拓宽我们的知识面。(考试时,还应当以教材为准。)

一、始于鸦片战争的划分(现行划分)

就目前来说,我国有很大一批学者将鸦片战争作为我国古代史和近代史划分的重要界点,我们的教材中也是这么认为的。也就是说,我国在鸦片战争之前的历史属于古代史,而鸦片战争之后则进入了近代。这种划分方法是有一定依据的。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1900年,八国联军侵华,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1840年至1919年是我们所说的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而五四运动爆发之后,中国共产党成立,中国也由此进入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总之,从1840年到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中国处于近代史的发展阶段。

二、始于辛亥革命的划分

辛亥革命之前,我国受帝国主义、殖民主义的压迫,国家主权受到较大的侵害,人民生活困苦,国内一片潦倒景象。尤其是两次鸦片战争的爆发及1900年的八国联军侵华,最后使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在整个过程中,我国很多英勇之士奋起反抗,想要努力改变当时的状况。但是,大部分的活动,例如,义和团运动等都是在当时旧环境下开展的,具有较大的局限性。

复旦大学历史系教授沈渭滨先生认为,辛亥革命促成了中国政治结构的真正转型,中国近代的政治构架、政治规范和政治运作秩序的转型,都是从辛亥革命否定了君主专制政体开始的。从社会结构方面看,辛亥革命冲破了传统的等级制度和尊卑有序观念,新的社会群体与社会阶层出现。从社会经济结构看,辛亥革命促使一些城市的产业结构改变,一些新兴产业迅速发展起来;同时也为农村经济结构的变迁提供了条件。

因此,辛亥革命的意义重大。首先,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腐朽统治,结束了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是中国近代民族民主革命的开端。其次,辛亥革命后,我国建立了第一个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并颁布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使得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最后,辛亥革命后,政府颁布了促进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政策及法令,为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条件。除此之外,辛亥革命的爆发还推动了亚洲其他国家的民族解放运动,具有重要的国际意义。

三、现行划分的争议

1.历史学上公认近代史应当指资本主义时代

就国际上来说,大多学者往往将世界近代史定义为资本主义时代。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发生对整个世界都产生了十分重要的影响,推动了世界历史发展的进程。自此之后,世界进入了资产阶级革命的新时代,也就是近代。在世界近代史的体系中,资本主义国家在当时世界的政治、经济体制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同时,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世界开始朝着资本主义的趋势发展,资本主义处于这个时代的核心,决定这个时代发展的主要方向。在近代史上,西欧的资本主义在不断地发展壮大。因此,许多学者将近代史概括为资本主义时代的历史。

2.近代史必然以资产阶级为主体

正如前面所提到的,近代史是资产阶级的历史,它必然要以资产阶级为主体。从1640年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开始,世界开始进入近代史时期。在第一阶段,各国进行了早期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部分国家走上了资本主义的发展道路。在此阶段,资产阶级占据主体地位。第二阶段,资本主义制度开始在全世界范围内得以确认,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初步形成。第三阶段,19世纪70年代后期,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爆发使得资本主义国家社会经济有了进一步提高,垄断局面也进一步形成,并向着帝国主义的方向发展。在整个发展阶段中,资产阶级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3.近代史应该以中国社会结构较古代转变为起点

1840年以后的中国,政治上仍然是清王朝的统治,君主专制制度没有发生任何大的变化;经济上仍然是小农经济,虽然东南沿海某些地区由于外国商品的入侵有些变化,但在全国不具有普遍意义;在社会心态上,鸦片战争以后,中国人继续沉睡了20年,除少数先进分子以外,根本没有意识到向西方学习的必要性。这样看来,1840年鸦片战争无非标志着外国资本主义侵入到中国社会,中国被迫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中国开始被卷入到世界资本主义的漩涡,这仅仅是近代社会结构转型的一种准备。

换句话说,1840年鸦片战争以来,中国社会虽然已经被拖入世界资本主义体系,社会转型应该说已经开始,但是在辛亥革命之前无论是社会经济、社会意识形态都还处于转型的准备阶段,没有达到转型的临界点。在各种社会结构的变化中间,只有政治结构的变动才是中国社会转型的真正标志。辛亥革命虽然在经济上没有达到农业社会转向工业社会的指标,但是在政治上确实由君主专制转到了民主共和。从此中国的政治结构、政治制度与政治意识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政治结构的变化必然带动经济结构的变化,如果没有这样一个变动,中国社会经济要想从农业社会转向工业社会是比较困难的。

4.中国1919年以后民主革命的性质仍然是资产阶级的民主革命

五四运动之后,中国革命进入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其中无产阶级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但是,从根本上说,1919年之后的革命仍然是资产阶级性质的民主革命。这是因为革命的对象及革命的任务没有发生较大的改变,革命的对象仍然是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因此,1919年之后的民主革命仍然属于资产阶级的民主革命。

一、背景材料

2015年10月26日至29日,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在北京举行,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全会强调,如期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奋斗目标,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必须遵循以下原则: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坚持科学发展,坚持深化改革,坚持依法治国,坚持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坚持党的领导。实现十三五时期发展目标,破解发展难题,厚植发展优势,必须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全会号召,全党全国各族人民要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万众一心,艰苦奋斗,共同夺取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的伟大胜利。

二、与教材知识的结合点

1.与《经济生活》的结合点

(1)消费对生产有反作用。

着力扩大居民消费,发挥消费对增长的基础作用;优化投资结构,发挥投资对增长的关键作用;增强对外投资和扩大出口结合度,发挥出口对增长的促进作用。

(2)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毫不动摇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毫不动摇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推进产权保护法治化,依法保护各种所有制经济权益。

(3)就业是民生之本。

坚持就业优先战略,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创造更多就业岗位。完善创业扶持政策,鼓励以创业带就业,建立面向人人的创业服务平台。

(4)缩小收入差距。

坚持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增长同步、劳动报酬提高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规范收入分配秩序,保护合法收入,规范隐性收入,遏制以权力、行政垄断等非市场因素获取收入,取缔非法收入。

(5)既要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又要搞好宏观调控。

健全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的制度体系。

(6)市场决定价格。

减少政府对价格形成的干预,全面放开竞争性领域商品和服务价格,放开电力、石油、天然气、交通运输、电信等领域竞争性环节价格。这样能使价格体现价值,反映供求关系。

(7)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

顺应我国经济深度融入世界经济的趋势,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提高我国在全球经济治理中的制度性话语权,构建广泛的利益共同体。

2.与《政治生活》的结合点

(1)坚持党的领导。

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是实现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根本政治保证。

(2)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2015年8月21日,中共中央召开党外人士座谈会,就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听取各民主党派中央、全国工商联领导人和无党派人士的意见和建议。

(3)坚持依法治国。

法治是发展的可靠保障。必须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推进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加快建设法治经济和法治社会,把经济社会发展纳入法治轨道。

3.与《文化生活》的结合点

(1)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特定的文化环境和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

全国各地精心组织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宣讲活动,推动兴起学习宣传贯彻全会精神热潮,把干部群众的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决策部署上来。

(2)继承传统,推陈出新。

构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加强文化遗产保护,振兴传统工艺,实施中华典籍整理工程。

(3)教育是民族振兴和社会进步的基石。

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增强学生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4)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坚定文化自信,增强文化自觉,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5)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坚持用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武装全党、教育人民,用中国梦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聚共识、汇聚力量。

4.与《生活与哲学》的结合点

(1)重视意识的能动作用。

实现十三五时期发展目标,破解发展难题,厚植发展优势,必须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

(2)追求真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毫不动摇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勇于实践、善于创新,深化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形成一系列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

(3)坚持联系的观点。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协调是持续健康发展的内在要求,绿色是永续发展的必要条件,开放是国家繁荣发展的必由之路,共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它们相互贯通、相互促进,是具有内在联系的集合体。

(4)坚持全面的观点。

我国发展仍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也面临诸多矛盾叠加、风险隐患增多的严峻挑战。

(5)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

必须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三、能力测试

十八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据此回答1 3题。

1.2015年8月21日,中共中央召开党外人士座谈会,就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听取各民主党派中央、全国工商联领导人和无党派人士的意见和建议。这表明()

A.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是领导和被领导关系

B.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共同执政

C.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地位平等

D.我国实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2.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我们党向人民、历史作出的庄严承诺。从经济方面看,具体的目标要求主要有()

①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产业迈向中高端水平②到2020年,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③国民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显著提高④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取得重大进展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3.漫画《展望》表明()

A.意识先于物质而存在

B.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

C.意识是对客观的正确反映

D.意识对事物的发展起推动作用

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坚持科学发展,坚持深化改革,坚持依法治国,坚持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坚持党的领导,是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必须遵循的原则。据此回答4 7题。

4.人民是推动发展的根本力量,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发展的根本目的。从历史唯物主义角度看,坚持人民主体地位是因为()

A.人民群众能推动社会发展

B.人民是一个政治范畴和历史范畴

C.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D.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5.发展是硬道理,发展必须是科学发展。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和社会主要矛盾没有变,这是谋划发展的基本依据。坚持科学发展做到了()

①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②坚持重点论,抓住中心③坚持两点论④坚持均衡论,统筹兼顾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6.改革是发展的强大动力,要加快完善各方面体制机制,破除一切不利于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为发展提供持续动力。坚持深化改革,其根本目的是()

①使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②使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发展③使上层建筑适应经济基础的发展④消除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7.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是实现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根本政治保证。坚持党的领导体现在()

①发挥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②党要履行组织社会主义经济、社会建设职能③党与各民主党派共同执掌国家政权④党要拟定经济社会发展的路线方针政策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实现十三五时期发展目标,破解发展难题,厚植发展优势,必须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据此回答8 12题。

8.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必须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等各方面创新,着力提高发展的质量和效益。坚持创新发展是基于()

A.事物是变化发展的B.发展是量变和质变的统一

C.发展的趋势是前进的D.事物是普遍联系的

9.协调是持续健康发展的内在要求。必须坚持区域协同、城乡一体、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并重、经济建设国防建设融合,进一步增强发展整体性,着力形成平衡发展结构。坚持协调发展,就要()

①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补齐短板②否认矛盾的普遍性和客观性③掌握系统优化方法,注重整体发展④坚持个人和社会的统一,放弃个人利益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10.绿色是永续发展的必要条件和人民对美好生活追求的重要体现。必须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坚持可持续发展,着力改善生态环境,推进美丽中国建设。坚持绿色发展,就要()

①保护自然环境,抑制自我消费②转变增长方式,承担社会责任③持续简政放权,激发市场活力④创新驱动发展,推进产业升级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11.开放是国家繁荣发展的必由之路。必须顺应我国经济深度融入世界经济的趋势,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着力实现合作共赢。坚持开放发展的依据是()

A.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

B.我国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原则

C.我国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

D.开放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标志

12.共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必须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使全体人民在共建共享发展中有更多获得感。坚持共享发展是()

①实现收入分配公平的体现②实现全体人民同步富裕的体现③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内涵④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体现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13.谋划未来五年发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为深刻领会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某中学学生开展了以下探究活动。

【转变发展理念】

面对经济下行压力,面对发展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问题,特别是发展方式粗放、创新能力不强、资源环境约束趋急、收入差距增大、消除贫困任务艰巨等突出问题,十八届五中全会强调,必须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

(1)结合材料中存在的问题和《经济生活》知识,请你为我国政府落实五大发展理念出谋划策。

【理论引领未来】

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新一代领导集体治国理政新思想在发展理念上的集中体现和概括,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实践的深刻总结,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理论内涵的丰富和提升,为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深化改革开放、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提供了科学理论指导和行动指南。

(2)结合材料,运用哲学与时代的关系分析牢固树立五大发展理念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参考答案

1.D2.A3.B4.C5.A6.C7.B8.A9.B10.C11.A12.B

13.(1)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创新和完善宏观调控方式,统筹城乡区域协调发展;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建设美丽中国;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发展更高层次的开放型经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兼顾效率与公平,实现共同富裕。

(2)①真正的哲学都是自己时代精神上的精华。五大发展理念源自实践,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理论内涵的丰富和提升。②哲学是社会变革的先导。五大发展理念深化了人们对科学发展的认识,解放了人们的思想,更新了人们的观念,将进一步推动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全面发展。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2

标签:论文   语言论文   历史   辛亥革命   鸦片战争   民主革命   近代史   资产阶级   资本主义   中国   中国近代史   政治   我国   社会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