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当代文学教改的思考与探索研究

摘 要: 中国当代文学是高校中文专业开设的一门重要课程,但在具体教学过程中该门课却体现出诸多不足,如教师株守传统教材,教学方法单一,缺乏创新,考核方式死板,无法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为了改变这种状况,必须转变教育教学观念,改革原有的课程体系、教学内容和教学模式,因而教改势在必行。

关键词: 中国当代文学 教学体系 课堂讨论 电化教学 考核制度

上个世纪50年代后期,“当代文学”作为与“现代文学”既相衔接又相区别的文学分期概念得到认可,并在“文革”结束的70年代末以后得到更广泛的运用,到今天已有几十年的发展历史。作为中文系的主干课程之一,中国当代文学从大纲到教材、参考书的编写、出版,已经自成体系,相当齐全。随着高校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当代文学在学科建设和教学工作方面都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但是,这门学科只有上限,没有下限,其内容在不断延伸,而学时没有变化,有的甚至减少,因而矛盾越来越尖锐。为了在有限的课时内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教师必须转变教育教学观念,改革原有的课程体系、教学内容和教学模式,因而教改势在必行,别无选择。

一、综合各家之长,重组教学体系

在目前使用的几种当代文学教材中,有的材料丰富,但主线不明;有的线索清晰,但材料太少;有的个性突出,但视野过窄;有的结构很好,但内容杂乱。面对这种状况,我的选择是:综合各家之长“重组单元”,即对教学内容进行重新安排。

在这个环节中,主要职责在教师,要求教师广泛阅读,比较各种教材的优劣,综合各家之长,并注意吸收学术界最新研究成果,重组教学体系,构成6个单元,即:绪论(当代文学的性质与特征、当代文学的历史分期与各时期的主要特点)—文艺运动和思想斗争—诗歌—小说—散文—戏剧,每个单元开始有一个综合述评,作为总体导言,便于学生全面了解本单元内容。

二、加强课堂讨论,实现师生互动

中国当代文学是汉语言文学专业最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程之一,也是教育部所确定的全国高等学校中文专业核心课程之一,其对于了解当代文学的基本面貌,认识复杂的文学现象,拓宽文学视野,提高人文素质,都具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但目前我国当代文学课的教学还基本停留在过去传统的“满堂灌”“注入式”教学模式,依然是教师“唱主角”,学生扮演“配角”和“听众”的角色,即由教师重点讲授文学背景、文学流派、作家作品等文学史知识,学生做笔记、背诵。这严重制约了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局限了学生的思维和创造空间,违背了现代教育培养全面创新人才的宗旨,不符合时代发展的要求。

科学的教学过程应该是信息“双向互动”的过程,即不仅是教师的教,而且要突出学生在这一过程的主体地位,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与主动性,从而获得更好的学习效果。课堂讨论无疑是实现“双向互动”的一个重要的教学环节。教师在讲授一定课程内容的基础上,布置一些相关的问题和学生感兴趣的问题让他们进行讨论,然后加以点评,形成师生互动,这样既能使教学形式变得灵活多样,又能促进了教学质量的提高。在这一教学双主体交流过程中,教师起的是引导作用,而学生则是主体,他们要充分阅读教材,查阅相关资料,写发言提纲,自由发言,最后写一篇有关讨论课体会与收获的总结,因而是一个综合素质和能力的训练过程,包括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口头表达能力,以及写作能力,等等,而这些能力正是一个合格的当代大学生所应该具备的。同时,建立起一个有利于课堂气氛活跃,有利于学生创造力发挥的宽松环境,这样学生对当代文学自然也就有了兴趣。

三、利用现代科技,实行电化教学

随着现代科技的进步,电化教学已成为一种全新的教学手段深入到各科教学活动中。电化教学的应用改变了以往教学单纯以文字符号为媒介的落后状况,而是以多媒体的形式全方位展示出来,包括音乐、图片、绘画、影像资料等,大大增强了课堂教学的形象性、生动性,开阔了学生的视野,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取得了更好的学习效果。而当代文学教学长期以来一直沿用的是“黑板+粉笔+辅教具”的教学手段,显然已不能适应当前的教学要求,必须改革。一方面,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把与教学密切相关的资料(音乐、绘画、图片等)制作到课件中去,增强课件的直观性、生动性,这对于展示当代文学教学的文学性和欣赏性,提高教学质量都有很重要的作用。另一方面,充分利用已有的当代文学作品影像资料,组织学生观看一些由当代小说、戏剧改编的优秀影视作品,如《红日》、《红旗谱》、《林海雪原》、《青春之歌》、《芙蓉镇》、《红高粱》、《大红灯笼高高挂》、《活着》、《茶馆》等。这样学生在获得审美享受的同时,也能增强了学习当代文学的兴趣,加深对当代文学作品与作家的理解和研究,同时也为课堂教学和讨论做准备。

四、改革考核制度,增强综合能力 第一,加大平时成绩所占比例,降低期末考试成绩所占比例,如平时、期中、期末三者的比例可以改为5 1 4或者6 1 3,这样的考核更能调动学生日常学习的积极性,使被压抑、浪费的学习潜力得到充分发挥,最终达到教学目的。

第二,改变考核方式,注重学生综合能力的训练。这个实施方案包括以下两个环节。

1.平时练习

(1)在开学初的第一节课上教师可布置一次书面作业:要求学生写出自己阅读过的当代文学作品的篇名与作者,并选择一部自己最喜欢或最不喜欢的,说明理由。通过这次作业,教师可以初步了解学生的读书情况,然后作出相应的调整和指导。例如历年各班的作业普遍表明:读作品少,而且随意性大,多集中于上世纪80年代中后期以来的热点作家及网络文学,而对于50年代至70年代的文学则知之甚少,有的作品连篇名都没听过。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就要以教材为线索,列出必读书目,要求学生课外阅读,并写读书笔记(一学期至少两次)。经过这样的引导,久而久之,学生就会逐渐养成自觉读书的好习惯,为教学的顺利进行创造有利条件。

(2)每个单元的概述讲完之后,教师可以选择一些重要的、有代表性的作家作品进行讲授,并布置练习题。例如有关朦胧诗这一部分内容,有的教材重点讲北岛,有的重点讲舒婷,有的重点讲顾城,孤立地看都很正确,并且各有特色,但历史地看又各有不足,加之学术界的相关研究在深入,我们就以“比较舒婷、北岛、顾城创作的异同”为题,布置一次书面作业,然后加以点评并进行总结,这样不仅在有限的时间内掌握了几种教材和当前学术前沿的相关内容,而且在比较中开拓了学生的研究视野,训练了他们的研究能力,加深了他们对作家作品的理解,可谓受益匪浅,显然是任何一种照本宣科式的满堂灌所无法达到的。

2.期末考试

过去安排的期末考试均为闭卷考试,而且是以考查知识记忆力为主,通常包括填空、选择、名词解释、简答、论述等五大题型,其结果,一些学生平时不学习,考试前临阵磨枪,靠死记硬背甚至抄袭蒙混过关。要想改变这种状况,我们必须在试卷内容上作一些变动,即将过去的五大题型改为两类:简答题和论述题,注重考查学生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以及文字表达能力,而非注重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这样既能减少死题,扩大学生的知识的涵盖面,又能提高对学生综合能力的要求,从根本上杜绝抄袭现象,能够显示出学生的真实水平,实际意义更大。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8

标签:论文   语言论文   语言学   当代文学   北岛   中国   电化教学   作业   教改   单元   教材   能力   教师   学生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