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中节能与噪音控制的问题分析

设计中节能与噪音控制的问题分析

—、建筑节能与建筑噪声控制的现实意义 居住建筑采用节能措施是改善室内热舒适环境和降低建筑能源消耗的重要手段。近年来随着我国住宅业的蓬勃发展,大量的新型住宅节能技术得到广泛的推广及应用,出台了一系列的相关标准和规范,对住宅节能事业的发展起到了促进和发展的作用。

随着城市的进程及建设的快速发展,建筑施工的噪声污染问题日益突出。工程施工单位与周围居民因噪声而引发的纠纷时有发生,居民投诉逐渐增多。

首先,建筑噪声主要来源于建筑工地的机器设备的运转,如打桩机、铆钉机、混凝土搅拌机等。由于建筑施工噪声是一种临时性污染,而且其声音比较大,又往往是露天作业,再加上不少建筑单位为了赶工期往往夜间施工,这样对人们的生活和生产所造成的污染就相对比较严重。

噪声对人体造成的伤害很大,如长期在高噪声环境下而不采取有效的防护措施,则可能导致人耳聋,严重的还可能对人体的神经系统、心脏系统、消化系统及生殖机能产生不良的影响,甚至危及生命。所以如何加强城市建设施工噪声的管理,采取有效措施防治噪声污染,给居民一个宁静的生活环境,已成为当今环保部门的一项重要工作。

二、综合考虑建筑节能和隔声的围护结构 节能方面,不论从冬季保温还是夏季隔热方面,建筑能耗构成主要是通过围护结构(墙、楼板、屋顶、门和窗)的传热和空气渗透。围护结构的传热效果与围护结构的传热系数(k[w/m2·k])紧密相关。

要解决空气渗透主要是增强建筑的密闭性,如建筑物的门和窗,门窗要有很好的气密性。噪声控制方面,主要考虑建筑围护结构的隔声。

为了使设计的建筑达到允许的噪声标准,必须使围护结构具有足够的隔声性能,以防止外界噪声的干扰。同时建筑的密闭性对建筑隔声也有明显影响,墙体等围护结构上的孔洞(例如:门窗缝隙等)会使其隔声性能有明显下降。

外墙保温系统在技术和施工工艺上经历了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早期是将聚苯板薄抹灰外墙外保温系统的技术和施工工艺比较简单,主要采用聚合物粘结砂浆将聚苯乙烯发泡板材直接粘贴在墙上,将玻璃纤维网格布贴在聚苯板上,然后再抹3~5MM厚的聚合物抹面砂浆。而聚合物粘结砂浆和抹面砂浆所用聚合物基本上是从国外进口的,价格较贵,但这些材料和施工工艺在外墙外保温中的一些质量技术问题很快暴露出来,容易出现开裂,脱落问题。

近年来,为了稳固聚苯板,在粘贴好聚笨板后,用膨胀螺丝钉铆固。这样,在几年之内抹灰层是掉不下来,但保证不了数十年、上百年。

外墙保温系统现在最主要的问题就是要解决好保温层的承重问题,确保保温层达到安全稳固性能,提高其使用寿命。 门窗的大小对能耗有很大影响,不同朝向的窗墙比对能耗的影响很大。

随着窗墙面积比的增大,外窗的传热系数要求更小,以达到相近的节能效果。窗墙比对外围护结构的综合隔声能力是有很大影响的。

在适当范围内减小窗墙比可使节能和隔声均更易满足要求。

三、建筑绿化 当前,我国经济正处在快速发展时期,城市污染程度同时处在高峰期。危害人类的各种有毒气体大量增加,使城市居民深受其害。

不但降低劳动生产率,还使人的劳动年限和寿命缩短。该问题的根本解决方法就是减少和最终消灭污染源。

但是由于经济和技术的限制,还需一定的时间和过程。植物是人类生存环境的创造者,植物是改善城市环境不可缺少的重要工具,城市绿化在各行各业中是唯一以“自然更新”方式净化环境的有效方法。

我国政府把保护环境、绿化祖国作为一项基本国策,建设部制定了《城市绿化规划建设指标》,规定城市绿地率2000年达到25%,2010年达到30%。我国有许多城市环境污染十分严重,为了使生态尽可能趋于平衡,其绿化覆盖率必须大大高于这一临界幅度,这样才能有效地改善城市环境。

扩大绿地面积改善城市生态环境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有效的方式。 绿化可以调节温度,尤其是可以降低夏季温度,树木枝叶形成浓荫可以遮挡太阳辐射和地面、墙面和相邻物的反射热。

不同的树种其生态作用和效益也不相同。有的相差很大,因此为了提高绿地的生态效益就必须选择那些与各种污染气体相对应的抗性树种和生态效益较高的树种。

比如东北地区综合生态效益好的乔木树种有:柳树、榆

树、银杏、杨树等。在大气污染严重的情况下,首先要选择抗污染能力强的树种,这样对改善城市的生态效益能起到关键作用。

在噪声源与建筑之间的大片草坪或是种植由高大常绿乔木与灌木组成的足够宽度且浓密的绿化带,是减弱噪声干扰的措施之一。值得注意的是,当运用绿化来防止和减少噪声对建筑的干扰时,应考虑到噪声的衰减量是随植物的配置方式、树种及噪声的频率范围的变化而变化的。

一般来说,绿化对于低频噪声的隔声能力优于高频,混植林带的隔声能力优于纯植物带,而植物本身的吸声能力一般以叶面粗糙、面积大、树冠浓密的为强。在建筑绿化布置方法上,临街绿化对减噪的作用较大。

四、建筑节能与建筑噪声控制的措施 首先对施工单位应进行有关环保政策、法规的宣传教育,向施工单位传达国家、省、市有关噪声管理的规定,增加施工部门的环保意识,使他们真正认识到治理噪声所带来的环境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从而在工作中采取一切可能降低噪声的措施,自觉进行噪声治理,将施工噪声污染降到最低水平。 然后针对城市建设,首先要重点抓好建筑施工工程登记、注册和审批工作,切实把建筑施工噪声管理纳入制度化轨道。

在城市建设中,各工程建设单位和施工单位都必须到环保部门登记注册,实事求是地申报工程建设的阶段性情况、工程规模、工程期限和容易产生噪声的工程设备的安置地点,从而预测施工噪声可能对居民造成的影响,同时加大建筑施工噪声的监测工作,加强建筑施工的现场检查,针对建筑施工噪声事件集中的地区,要重点检查。 建筑施工噪声问题已经引起了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

国家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噪声污染防治法》并结合各地区的实际情况,对建筑施工噪声管理作了具体规定。施工前,在工程开工15日前,必须向工程所在地区的环保局办理建筑施工现场噪声申报、登记手续。

施工时,应在建筑工地显著处悬挂建筑施工工地环保牌,注明工地环保负责人及工地现场电话号码,以便公众监督。在施工过程中,向周围排放的建筑施工噪声,应当符合国家规定的排放标准。

若超标排放则应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避免或减少建筑施工噪声扰民,并按照国家规定缴纳超标排放费。对于夜间施工也有严格的规定,晚10点到次日早晨6点之间,禁止在居民区、医疗区等噪声敏感物集中区域内进行产生环境污染的建筑施工作业。

另外对建筑施工的工艺、装备也有规定限制,对违反噪声污染防治法的规定,拒报或者谎报建筑施工噪声排放申报事项的,不按国家规定缴纳超标排污费的,拒绝环保部门现场检查或者对夜间进行明文禁止的产生环境噪声污染的建筑施工作业的,由环保部门给予处罚,情节严重的,将在新闻媒体曝光,直至建设部门吊销建筑施工许可证。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4

标签:论文   声学论文   声学   节能   噪声污染   砂浆   树种   噪声   噪音   措施   结构   建筑   城市   工程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