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音乐专业“和声学”现状与对策思考

高职音乐专业“和声学”现状与对策思考

摘要:根据高职音乐专业和声教学所存在的问题,建立培养学生综合能力为高职和声学的教学目的,由原来和声学“纯理论”的教学模式,发展为营造“多彩”的和声教学。

Abstract:According to the Higher Education's professional harmonics problems and the purpose of cultivating the ability for the vocational college students and the teaching acoustic, the original and acoustic "pure theory" of the teaching model is developed into the model of creating a"colorful"and harmonics.

关键词:高职音乐专业;和声学;现状;对策

Key words:vocational music major;harmonics;status;strategy

“目前,我国和声学教学所存在的问题,已成为滞后我国音乐事业特别是专业音乐事业发展的关键性问题之一。”和声学对于我国以“线性”音乐思维方式为主的学生来说,必须强调多声部音乐思维能力的培养,使其对音乐文化有更深层次的分析与理解。

1高职中和声要求很象学院派

在大量的高职和声教学改革的文章中,经常有关于目前和声教学存在问题的论述,其中几乎一致的认为高职和声教学一直沿用音乐学院的模式是当前和声教学存在的最大弊端之一。进而分析两者在教学对象、教学目标、教学方法等方面的不同,从而得出改革的具体措施。笔者认为,此种提法虽然有一定道理,因为教育要适应人和社会的发展是一条基本规律。随着教育对象的客观条件的不同,教育内容、教育方法等也应作相应的调整。但是我们决不能夸大其负面作用,音乐学院的和声教学体系毫无疑问是经得起历史考验和具有完整而体系化的训练方法。在把握音乐规律方面应该是严谨而科学的。高职和声的根本教学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多声部和声思维能力。笔者认为其终极目标也就是掌握音乐逻辑的内在规律,这就是两者的共性。而音乐学院的和声教学体系在把握音乐规律训练方面是严谨和系统的、历史的,因此,我们必须对其合理内核如严谨的四声部混声合唱体写作经验等予以充分吸收。在我看来,两者之间的差异或高职和声教学的特殊性主要表现在形式方面,正如许多人认为的那样是高职和声教学对象多、学生基础水平薄弱等方面。高职和声教学形式不同于音乐学院就过分否定沿用音乐学院的做法是不科学的。高职和声教学形式的变化正是我们需要攻关的特殊矛盾,也是我们作为职业院校教师的责任。在这一特殊性方面,我们不能老是选择音乐学院作为对立面来探讨,而应深入这一特殊性进行科学研究,争取有一个本质的理论认识,这才是我们的出路。就我个人看法而言,音乐学院强调“单干”,强调会研究。高职更强调要“会教”,如果教师一味的强调教学对象基础差、人数多,打“退堂鼓”,或降低学习内容难度、教学要求等做法肯定是不可行的。

2过分强调和声教学内容的复杂性

在高职和声教学改革文章中,有许多涉及教学内容的改革,其较为一致的意见是现行的和声教学内容比较烦琐、死板。倘若不深入思考的话,从事高职和声教学的人无不赞同。因此,大抵也都同意简化和声教学内容等措施。笔者以为和声表面上有烦琐性现象,这是由它音乐本质特性所决定的。

2.1 音乐的非语义性。音乐和语言都是用声音作媒介来表达的,但表达的内容却有明显差异。语言具有一种约定俗成的语义,音乐的声音却完全不同。它限定在艺术的范围内,作为艺术交流而存在,不遵守语义学的规则,但有其自身的约定性,即使用人为约定的某种音乐体系进行。

所以,对于学习音乐的人来说,首先必须学习这种逻辑体系才能掌握音乐,而音乐自身的逻辑体系法则之一——和声学由于是人为设定的音乐体系,所以和声内容繁多而困难。

2.2 音乐的非造型性。音乐与美术、戏剧等艺术所使用的材料不同,音乐是以声音作为媒介的,音乐是时间的艺术,它本身不具有空间造型性,不能直接描摹表现对象形体。所以音乐显然是很抽象的。而和声是抽象性的音乐艺术的理性法则,更具抽象性,所以也就很难学。

2.3 音乐的非自然性——创造性。音乐的声音与自然界的声音之间不存在一一对应的关系。即使音乐中有使用直接描摹自然界的声音也是经过作曲家的再创造后才使用的。况且,这种使用方法还是很少的。音乐中的声音必须经过作曲家的创造性的想象才能获得 。因此,音乐被誉为最具有创造性的艺术。而和声就是研究音乐创造规律的法则之一,因而,作为被人们认为只有天才才能学习的一门艺术,其创作规律更难把握,和声也就更难教。正如著名音乐美学家莱布尼兹曾经说过的,音乐是心灵的算术运动。

3和声听觉训练过多 以上小议仅就高师和声教学的一些侧面发表一些看法,不可否认高师和声教学还存在许多其他问题,且不能一一而足。倘若就上述论点在作一些补充的话,笔者以为,未来的社会需要高素质的人才,激烈的竞争市场瞬息万变。在高师人才培养的和声教学与研究中,只有做到历史与逻辑的统

一、现象与本质的统一,标本兼治才能永立于不败之地。

参考文献: [2]王次召.音乐美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3]桑桐.和声论文集[M].上海: 上海音乐出版社,2002.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7

标签:论文   声学论文   声学   音乐学院   音乐   教学内容   和声   对策   规律   现状   对象   声音   体系   艺术   专业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