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文物如何与现代重逢

历史文物如何与现代重逢 真没想到,一部文物题材的纪录片成了网红。最近,纪录片《我在故宫修文物》在网站收获超过百万次点击,豆瓣评分高达9.4,甚至高过《舌尖上的中国》。慕名而来舔屏的年轻人络绎不绝。

要说之前,文物纪录片常给人一种高冷、神秘、刻板、枯燥的印象,仿佛都是遥不可及的东西,和百科知识别无二致,与普通人的生活多有隔膜。所以,不少作品往往是墙内开花墙内香,顶多能赚圈外人的几眼好奇。

有网友说,当别人推荐《我在故宫修文物》这部片子的时候,我以为拍的是故宫,没什么特别的兴趣,没想到讲的却是故宫里一群人的故事,而这一群人,实在可爱又可敬,于是一口气看了三遍。

正如纪录片里的木雕佛像修复师屈峰说的,文物是死的,要文物干吗?文物的目的就是让它传播文化,而不是为了保留一个物品放在那。钟表修复师王津说:以往大家看到的文物都是静态的,这部片子让很多观众看到了文物背后的故事。

所以,也就不难理解,当看到有一群和我们一样朝八晚五的普通人,在一个时光悠闲、充满生活气息的自家后院里,执着而从容地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之后,网友们的亲切感油然而生。这时的文物,俨然褪去了厚重的尘埃,充滿人情的味道;这时候的观众,也开始心疼点赞自豪,关切这些文物的传承和命运。这是一种奇妙的互动。

互联网的强大力量,让这种互动的影响迅速扩散和放大。《我在故宫修文物》的走红路径是这样的:最初在央视播出并没引起多大的反响,后来,当故事被上传到某弹幕视频网站后,迅速跻身热搜榜,俘获了大量90后粉丝。

不少与传统文化相关的传承面临危机,最大的抱怨是缺乏年轻人的关注和热情。当今年轻人难道天然与传统绝缘、和文物有隙吗?《我在故宫修文物》显然已经给出了答案。这必须从信息传播思路中找找原因在互联网时代,应该利用怎样的方式与年轻人同频共振?在文化生活多元时代,能从哪些方面打开年轻人兴趣的大门?否则,恐怕酒香也怕巷子深了。

总归来讲,让收藏在博物馆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在大众的心中活起来,根本还是要使大家体会到文物本身与现代生活并没有不可跨越的距离,文物的命运也是一件与每个人有

关的事。有更多亲近,便有更多自觉。

(选自《人民日报》2016年5月5日,有删改)

纪录片记录了一群有意思的人,以及他们手中代代传承的手艺。在修故宫修文物,有人说这是最好的职业,工作在中国地价最贵的地方,接触的是有上百年甚至上千年历史的国宝,也有人说这是故宫的招聘宣传片。然而不论怎样,这部别具一格的纪录片以它独特的方式走进了观众的心里。它的借鉴意义不在于历史文物是可以与现代重逢的,而是在于传播切入的角度应该是生活的,现实的。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6

标签:论文   语言论文   历史   修文   故宫   纪录片   中国   普通人   文物   片子   观众   年轻人   历史文物   故事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