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媒体在初中音乐教学中的运用

一、初中音乐教学目标和内容

根据九年制义务教育音乐教学大纲规定,初中音乐教学,要求初中三年内,在唱歌方面每年都要学习一些不同风格的歌曲,要学会轮唱、二声部合唱,领会指挥的意图;学会正确的呼吸及连音、断音演唱方法,要学会保护变声期的嗓音;能够独立、自信、充满感情地演唱歌曲,还要了解音调、音阶和歌曲结构常识。

在音乐欣赏方面,要学会欣赏我国的民歌、民族舞蹈、说唱、民族器乐,戏曲,重点是了解民族音乐的一般常识;还要学会欣赏中外优秀音乐作品,了解常见的音乐体裁,以及中外著名的歌剧、舞剧片段,了解歌剧、舞剧的基本常识,认识中外著名的音乐家,知道他们的成名作品;要了解人声演唱的分类,演唱形式,能够辨别器乐的音色,感受音乐不同的表现手段在不同音乐中的作用;能够聆听音乐,记住主要旋律。在器乐方面,要能利用自己所选的乐器,学会演奏方法,争取每个学年能演奏三四首曲子,同时能提高合奏、伴奏、启奏的能力。在识谱方面,要巩固小学学会的简谱知识,同时还要学会保持音、切分音、三连音、装饰音等符号,认识调号,知道唱名在键盘上的位置,进一步提高识谱能力,并能编写节奏和旋律短句。

从教学目标可以看出,初中音乐教学的重点在于掌握音乐常识,学会欣赏民族音乐,弘扬民族音乐文化,同时奠定学习音乐知识的基础。

二、多媒体在初中音乐教学中的优势

音乐教学和其他科目不同,必须要有音响设备,这样才能更好地让学生感受到各种声音。多媒体教学设备的出现,弥补了传统音乐教学中存在的不足。多媒体教学工具的资源来源于互联网,它不仅有丰富的音乐资料,还有大量的视频资料,甚至各种文献,这些图文音像都是音乐教学不可或缺的教学材料。这些材料被用在教学中,可以使教学立体化,学生更容易接受,能更快地增强音乐第一印象,为以后学习音乐打下良好开端。

多媒体另一个优势是在教学民间歌曲、舞蹈和戏曲时,能够直观地感受到这些音乐的民族特色,同样,世界著名的歌剧和舞剧也能直观感受,包括各种乐器,都可以在多媒体上认识它们,感受它们不同的音色。

在认识和了解外国音乐家方面,多媒体的直观性也能使学生很快将作者与他们的代表作联系在一起。在学习乐器方面,多媒体可以通过视频将正确的手法传输给学生,帮助学生掌握演奏要领。

三、多媒体在初中音乐教学中的使用原则

目前,多媒体教学工具已经成为最重要的教学辅助手段被广泛使用,但有些教师用它代替了粉笔和黑板,用课件代替了备课,少了自己的个性和创新,在课堂上就成为多媒体的使用者。这样的教学方式并不可取,教出来的学生也是千人一面。因此使用多媒体,也要遵循一定的原则。

(一)辅助性原则。在初中音乐教学中,要以教师和学生为主体,发挥教师的主导功能和学生主动学习的功能。因为只有教师传授,才能使音乐知识从简单到复杂,逐步影响学生。而多媒体工具只有在教师需要向学生介绍音乐知识时,才能作为工具播放相关内容。像民歌演唱、乐器演奏,它们的声音无法用语言来表达,只能借助多媒体设备,让学生亲自感受。

(二)视听统一原则。音乐教学和语文教学不同,在语文教学中,一些美好的画面,可以通过文字的描述,让人产生联想,在头脑中勾勒。但音乐的每一个音准都有自己独特的魅力,是其他声音不能替代的,也无法描摹。例如在教学我国的民族乐器时,不仅要让学生用耳朵分辨这些乐器的音质,还要认识这些乐器的形状,这就需要在教学中做到视听统一。教师正好可以利用多媒体播放相关视频,使学生很快记住民族乐器各自的特征。

(三)信息适度原则。在多媒体教学中,如果过分依赖多媒体工具,在课堂上反复播放音乐视频,缺少讲解,学生虽看得眼花缭乱,但没有吸收到音乐知识。因此,多媒体工具在教学中要遵循信息适度原则,要针对教学内容,适当播放音乐资料,这样才能帮助学生掌握学习内容。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01

标签:论文   声学论文   音乐论文   初中   多媒体   舞剧   民族音乐   音乐   乐器   原则   教师   工具   学生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