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肖斯塔克维奇的《第五交响曲》

内容 提要 肖斯塔克维奇是20世纪最伟大的作曲家之一,他的作品在 音乐 史上享有崇高的地位,历来受到人们的喜爱和 研究 者的重视。那独特风格的旋律、律动鲜明的节奏极具 艺术 感染力,牢牢地捕获了听众的心灵。本文将从绪论、作品背景、作品 分析 、美学思想和结语五部分着手,对这部作品进行详细剖析,以求对这部作品深刻内容的理解。

关键词 肖斯塔克维奇 《第五交响曲》 音乐思想

绪论 肖斯塔克维奇主要以交响乐作曲家闻名,他具有天生交响乐作曲家的雄姿,掌握着多种多样的形式——有纯管乐的,有标题音乐的,也有声乐器乐的。他和斯特拉文斯基、普罗科菲耶夫代表了二十世纪俄罗斯音乐的巅峰,并且是其中唯一的一个在苏维埃美学范畴内创造自己全部作品的优秀作曲家。他的作品在音乐史上享有崇高的地位,历来受到人们的喜爱和研究者的重视。真正使肖斯塔科维奇的交响音乐具有优秀品品格的是他在30-55岁中年创作时期的作品。这个时期的作品使他的优秀作品明显地带有悲剧性和纪念碑性,这些品格的形成 自然 与众所周知的1936和1948年的两次批判密切相关。《第五交响曲》就是作曲家经历了前所未有的肉体与精神的生死考验,从茫然无措和忧郁失望中镇定下来后的产物。他假托纪念俄国文学巨匠普希金之际,创作了一部男低音与室内乐作品《四首浪漫曲》。这部作品从风格到内容上的巨大转变都预告了第五交响曲的诞生。作曲家把普希金诗歌中的激情化作在野蛮的压抑之下生存下来的艺术家的宣言,并把《四首浪漫曲》中的内涵以及一些动机和片断巧妙地使用到第五交响曲的“纯”音乐形式的下面。第五交响曲充满了神经质的搏动,一种狂热地寻找走出精神围困的悸动与信念。那感人的第三乐章沉重压抑,仿佛觉得几代俄罗斯人背负着苦难从西伯利亚的荒原中走来。

作品背景

自从获得很大成功的《第一交响曲》问世以来,经历了漫长的十二个春秋,肖斯塔克维奇才写出了一部能与其匹比的作品——《第五交响曲》。要了解肖斯塔克维奇创作《第五交响曲》的心历路程,就不得不提到1936年由《姆钦斯克县的麦克白夫人》引起的 政治 风波。在作曲家人生路上,这是第一次感情和声誉的重挫,也让他初次领略了强权政治的专横和残酷。

艺术 创作招致的 政治 灾难令他心灰意冷,亲人和朋友的被捕、遇害和失踪更使他感到恐怖和凄凉。1934年,苏联领导人基洛夫神秘遇害导致了30年代后期肃反运动的扩大化。在如此血腥、残酷的环境里,作为一个善良、正直的作曲家,肖斯塔克维奇内心所承受的痛苦与恐惧,精神上受到的折磨与打击是可想而知的。作于浩劫年代的《第五交响曲》(1937)不能不使人联想起《见证》里的话:“我的交响乐多数是墓碑。我国人民死在和葬在不知何处的人太多了……只有 音乐 能为他们做这件事。我愿意为每一个受害者写一首乐曲,但是这不可能,因此我把我的音乐献给他们全体。”

《第五交响曲》写于1937年4月18日至7月29日,同年11月21日由姆拉文斯基指挥在列宁格勒首演。这是肖斯塔克维奇受到官方粗暴批评和不公正指责之后,经过深思熟虑而创作的一部无标题交响曲。作曲家把已经在排练的《第四交响曲》收藏起来,用新创作的这部第五交响曲作为对他的批评的回答。作品上演后引起了巨大反响。1937年12月28日肖斯塔克维奇自己表示:“我的新作品可以成为抒情英雄性交响曲。它的基本思想是一个人的感情体验和全面肯定乐观主义。我想要在交响曲中展示的是通过一系列内在心灵斗争的悲剧性冲突来肯定作为世界观的乐观主义。”

但是,当时有些西方音乐评论家倾向于贬低这部作品,他们认为这是“对政治压力所作出的让步”。还有人认为作品的主题平庸乏味,只是依赖配器中令人眼花缭乱的高超的技巧,才得以吸引观众。但不管怎样,有一点看来是确切无疑的,那就是:作品获得了极大的成功。

作品浅析

《第五交响曲》规模雄伟,共分四个乐章。第一乐章用中板速度,采用奏鸣曲式。音乐富有戏剧性,其中包括悲剧性因素和复杂的思想情感

54页

4、刘悦:《中央音乐学报》之《论肖斯塔克维奇音乐中的犹太因素》

2001年第三期 第64页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04

标签:论文   声学论文   声学   交响曲   普希金   浪漫曲   悲剧性   交响乐   乐章   作曲家   思想   作品   音乐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