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语文教学中的德育

随着中国对外开放程度的提高,越来越多的同胞走出国门,但我们经常看到国人不文明的行为见诸报端,可见国人素质的提高势在必行。而中学阶段正是一个人价值观与世界观形成的重要时期,他们的思想道德状况如何,将直接关系到中华民族的整体素质,关系到国家的前途和民族的命运。新课程标准指出: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不应该把它们当作外在的附加任务。因此,作为语文教师要重视语文教学中的德育,实现教书与育人的统一。现结合本人多年来语文教学的体会,谈谈如何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德育。

一、通过文中名言名句的理解,对学生进行德育

语文教材精心挑选的典范文章中,有很多脍炙人口富有哲理名言名句,教学时抓住这些重点句子,带领学生细心品读体会,让学生在理解句意的基础上,感受这些句子的思想,从中受到感悟与启迪,达到语文学科的德育作用。现代青少年大都是独生子女,优越的生活条件和父母的精心照顾,使他们养成了娇纵任性、自私自利的坏毛病。通过《廉颇蔺相如列传》中先以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可用来教育学生在现实生活中,当个人利益与国家或集体利益发生冲突时,要有团队合作的意识、要有集体主义精神和自我牺牲的精神。

二、通过作品中人物形象的分析,对学生进行德育

语文教材中有许多经典的人物形象,通过分析作品中这些人物形象,让学生从这些主人公的优秀品德和崇高思想中,受到熏陶与感染,从而达到德育的目的。如海明威的《老人与海》中的背运老人桑地亚哥,他连续84天没有捕到鱼,第85天出海,经过三天两夜的搏斗却出乎意料地捕获了一条一千五百多磅的大马林鱼,归航途中,遇到了鲨鱼,通过分析老人与鲨鱼搏斗的过程中,忍受着疼痛、疲倦、饥饿和种种不适,从来没有想过放弃,在他筋疲力尽的情况下,仍与鲨鱼搏斗,明知道要失败,但他用尽一切手段进行反击,什么也无法摧残他坚强的意志。他这种不为困难所折服,坚忍、勇敢、自信、乐观的生活态度,可用来引导学生面对生活中的困难与挫折,培养他们热爱生命、热爱生活的情感。

三、通过语文教材中的故事启迪,对学生进行德育

语文教材中有许多引人入胜、趣味横生的故事,利用这些故事的教育意义使学生受到熏陶,从而启发学生逐步养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培养他们高尚的情操。如《苏武传》中通过学习苏武出使匈奴,面对威逼利诱坚守节操,历尽艰辛而不辱使命的事迹,让我们看到了一位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爱国志士的光辉形象,从而教育学生在国难当头之时,牺牲小我,以大局为重的爱国主义情怀。通过学习法国作家莫泊桑《项链》中玛蒂尔德为满足一时的虚荣,为了一夜的狂欢,向朋友借了条钻石项链,回家后却发现项链不翼而飞,为此她倾家荡产,用十年的艰辛来赔偿这条假项链的悲剧故事,来教育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追求高尚的人生目标,不要被当前的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所影响。

四、通过作者生平事迹的介绍,对学生进行德育

有些课文除作品内容本身具有进步的思想外,其作者的生平事迹也是对学生进行德育的好材料。挖掘语文教材中的德育内容,首先可从作者生平事迹入手,如介绍杜甫可让学生从他穷年忧黎元,叹息肠内热的情怀中感受他忧国忧民的思想;介绍霍金可让学生从他在全身瘫痪的情况下,在与病魔作斗争的过程中,仍然从事科学研究的故事中去感受他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介绍朱自清可让学生从他宁愿饿死也不领美国救济粮中的事迹中感受爱国知识分子的尊严与气节;介绍曹雪芹可让学生从他披阅十载,增删五次从而写成古典名著《红楼梦》的过程中感受他坚韧不拔的毅力;介绍司马迁可让学生从他忍辱负重撰写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史记》中体会他深邃的思想与不朽的人格。

总之,文道统一,道在文中,现行语文教材中处处潜藏德育的契机,我们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把握住时代的脉搏,找准德育的突破口。在传授知识的同时渗透德育,使学生在获取知识的同时,受到德育的熏陶与感染,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与价值观,从而达到全面提高国民素质的教育目的。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6

标签:论文   语言论文   德育   生平事迹   目的   鲨鱼   价值观   项链   语文   思想   语文教材   故事   学生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