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文教科书中经济学术语的汉译研究

一、引言

1.经济学术语的概念界定。随着世界不断向前发展,关于经济学的概念的理解也在不断地改变着。就当前来看,大多数国家普遍对经济学的理解主要是基于美国经济学家萨缪尔森1948年在《经济学》一书中所给的定义,即经济学是一种用来研究人和社会选择的科学,并在将来把商品分配给各类成员的一种科学。根据该定义,我们发现经济学是一门研究如何对稀缺资源生产产品和提供服务进行利用,同时研究分配和消费的科学。

2. 经济学术语的主要特点。 经济学术语除有专业性、单义性这些术语通性之外,还具有以下特点:

(1)专名命名。经济学首先是源自于西方,然后从西方引入我国的,所以大多数经济学的教科书采用的仍然是西方经济学教材汉译本。而中国的大多数译本仍然是以西方作品中国化为根本的发展途径,所以作品大多数是改编而成的。考虑到很多经济学概念都是通过西方学者提出的,所以相关术语在进行翻译时,很可能就是直接使用提出者的名字进行命名。

(2)对义性。词语的对义性主要是指词语的意义的互相矛盾、互相对立,也就是在词语的表达概念在逻辑上具有一种矛盾或对立的关系。在经济学中,经常会使用一组矛盾、对立的事物或对立的行为来表达相应的经济关系,所以术语往往是成对出现的。比如:law of demand(需求定理)与law of supply(供给定理)、explicit cost(显性成本)与implicit cost(隐性成本)、loses of exporting countries(出口国损失)与loses of importing countries(进口国损失),这些术语意思都相反或相对。

(3)系列性。一个新词进入经济学术语之后,发生连锁反应,产生了一些列与该中心词相关的词。如marginal(边际)一产生,带出了一系列经济学术语,Marginal benefit(边际利益)、marginal changes(边际变动)、marginal cost curve(边际成本曲线)、marginal product(边际产量)。

二、不规范现象归类分析

1.字面翻译。经济学术语不同于普通的词语的翻译,它们总是经济学领域中的许多概念的称谓。译者在翻译时,如果不考虑到词语的真正含义,而是根据词典的表面意思来一个字一个字地翻译,就会出现错译。如lump-sum tax,曼昆中译本译为定额税,萨缪尔斯中译本译为一次性总付税收。 income distribution,曼昆中译本译为收入分配、而萨缪尔斯中译本译为收入分布。而具体地,可以根据文本来定,例如下面的实例:

Suppose the government imposes a tax of $4,000 on everyone. That is, everyone owes the same amount, regardless of earnings or any actions that a person might take. Such a tax is called a lump-sum tax.

可以翻译成:假如政府向每个人征收4 000美元税。这也就意味着无论收入多少,也无论每个人将要采取怎样的行为,每个人都要交纳等量的税。所以把这种税称为定额税(lump-sum tax)。

2.选词不严谨。术语和概念唇齿相依,在科学研究中很多术语都是由概念而来,反过来术语又用在传播科学。有时,译者理解原文意思,但在选择译词时,没有斟酌词语的细微差别,从而导致译名不准确。如:rent control, 分别翻译成租金控制与租金管制;medicaid分别翻译成医疗援助与医疗补助。

3.语言欠简练。翻译科学术语,不仅要从科学概念体系出发,又要采用精炼的语言来描述,达到简单明了的目的。术语翻译时,要对语言进行锤炼,从而保证术语译名简洁。然而在经典教科书汉译本中还是会出现不简洁现象。

三、经济学术语汉译名不规范的原因

1.译者缺乏术语意识。术语意识是以对术语的性质与功能的认识而形成的严谨、科学地对待本专业术语,小心慎重地对待其他专业术语的自觉性。如果术语对人类认识客观世界的作用而不够了解,就很难可能会对术语产生一种严谨甚至敬畏的科学态度,而取而代之的是草率、随意。具备术语意识,才有可能去遵守术语翻译的相关规范,再依据术语定名规则翻译。

2.译者缺乏经济学知识。每一次出现了一个新的概念,就要定义一个新术语来表达这一概念,经济学是一门有较强的专业性的学科,如果只是知道语言知识,而缺乏经济学知识,往往很难准确地进行翻译。例如:business cycle有些经济学教科书译成商业循环,这是根据普通词语字面意思来翻译的,在微观经济学著作中显然是不准确的。在经济学中,business cycle应该译为经济周期,是指经济活动的波动,而不是指商业活动的循环进行,要准确翻译该词,就要全面了解经济学的概念。

3.译者缺乏严谨态度。经济学家考虑到教科书的特殊性,通常会通过例子、定义、图标等各种方式来说明术语的含义。译者翻译时,结合上下文通常可以理解术语含义,但在选择

词义时,没有区分词语的细微差别,而造成选词不当的问题。

四、经济学术语的汉译有效性策略

1.专名命名法。经济学中很多术语的译名直接以概念创造者的名字命名。在翻译时,笔者也直接使用经济学家姓名作为术语译名的一部分。举例如下:

Pigouvian subsidy 庇古补贴

1a. A Pigouvian subsidy is a payment designed to encourage activities that yield external benefits. (Krugman 2010)

1b. 庇古补贴是用来鼓励产出外部效益行为的支付补偿。

分析:庇古是英国著名经济学家,剑桥学派的主要代表之一。词典中收录的以庇古命名的术语分别有庇古税、庇古均衡、庇古效应。在翻译此新术语时,也以该经济学家名字命名,翻译成庇古行为。

2.习惯表达法。术语翻译过程中,词语表达尽量选择符合交际语言习惯的词。举例如下:

depository bank 储蓄银行

2a. The Glass-Steagall Act of 1933 separated banks into two categories, commercial banks, depository banks that accepted deposits and were covered by deposit insurance. (Krugman 2010)

2b.1933年的《格拉斯-斯蒂格尔法案》将银行分成两类:商业银行和储蓄银行。储蓄银行接收存款,并购买储蓄保险。

分析:翻译成存款银行,意思也清楚,但不符合日常语言表达习惯,所以译成储蓄银行。

3.逆序翻译法。中文与英文尽管在语序上有所不同,中文通常将修饰语置于中心词前面。而英文,当修饰语较长时,就会把一部分修饰语变成介词短语、不定式置于中心词后面。就算英语修饰语全部前置,有时还要对其进行重新排列,符合中文的习惯。

4.类比借用法。经济学在发展的过程中,大量新概念通常使用日常词语表达,且部分词语在其它的领域还有类似的意义。这时,可以采用类比借用的方法来命名,由此得出的术语易于传播,且不失专业性的特点。

5.信息补偿法。翻译是指在接受语再现原语信息并实现最近似的自然等值, 所以翻译主要作用就是传递信息,实现源语功能。术语翻译的信息补偿是指术语翻译过程中,译者有意识的运用某些译语手段或符合译语规范或规约的其他语言手段补偿损失信息,将信息的损失最小化。在简短的术语中,尽量地把术语的含义表达出来。举例如下:

the arc method 弧段正切法

3a. The Arc Method of Calculating the Slope An arc of a curve is some piece or segment of that curve. For example, panel (a) of Figure 2A-4 shows an arc consisting of the segment of the curve between points A and B. To calculate the slope along a nonlinear curve using the arc method, you draw a straight line between the two end-points of the arc. The slope of that straight line is a measure of the average slope of the curve between those two end-points.

3b. 弧段正切法测斜率 弧段就是曲线上一部分或一段。比如:图2A-4中(a)板块显示的弧段是由曲线A点与B点之间的部分组成。沿着曲线使用弧段正切法测量斜率,可以在弧段的端点画一条直线。直线的斜率是就是两端点之间曲线的平均斜率。

五、结束语

关于经济类术语的翻译,我们仅仅要掌握好翻译的通用原则,更为重要的是对储备大量的经济学术语和尽可能地学习一些基本的经济学知识。只有了解了经济学知识以后,我们才能够根据自身已有的英文知识,翻译出更加精准的译文,从而达到不仅准确,而且流畅的翻译效果。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31

标签:论文   语言论文   语言学   术语   经济学   修饰语   斜率   中译本   英文   边际   译者   词语   概念   科学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