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提问能力的培养

摘 要:数学是一门基础学科。教师在平时的数学教学过程中应注重让学生提出问题并进行假设,根据多元化的探求方式来寻找数学问题的解决方法。本文针对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提问能力的培养展开研究与讨论,并提出具体的解决措施,希望对小学数学教学工作的开展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小学数学;提问;创新;自主学习

小学数学课堂上的问题提问使数学课堂变得更加生机盎然。教师通过恰当、精心的课堂提问,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增强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探究好奇心,从而提高数学教学质量。新课改倡导的数学教学课堂评价更加关注学生,以学生为主体。教师通过关注学生的学习状态,正确引领学生自主学习,促使学生能够发现问题,并提出与解决问题,进而有所领悟。数学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与提问能力,使学生能够学有所思、学有所问,正确地认识数学知识,达到举一反三的教学效果。

一、培养学生的求问意识

爱因斯坦曾经说过,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更为重要。提出一个好的问题是极为可贵的,学生不仅要有提问问题的勇气和意识,还要具备敏锐的观察能力和发散性思维,提问人提出问题也是在进行发展创造。

当前,我国大部分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提出问题,学生给出答案,教师过于重视结论而忽视了问题的研究过程。教师要重视新课改背景下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方式的改革,由传统的讲授式教学转变为以学生为发展主体,让学生自主探究,自主学习,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教师在这一学习过程中起到良好的引导作用。如果学生不能自主地发现问题,将大大限制创造性思维与求异性思维的发展,也不会用不同的眼光去面对世界,从而丧失创造性。由此可见,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应为学生创造提出问题的学习情境与学习氛围。教师应对学生提出的问题及时进行评价与解释,对于善于提出问题的学生给予鼓励和肯定,对于不善于提出问题的学生加强鼓舞,帮助其分析问题,从而打开学生的心门,使其正确地认识数学知识。

二、引导学生发现并提出问题

教师在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以提出问题为发展理念,辅导学生独立思考并认真发现、提出问题,学生进行自主思考,能够快速温习已经学过的数学知识,并根据自身的真实需求提出问题,养成良好的求知意识。教师在进行课程策划与设计时要注重换位思考,设想学生在学习中的可能遇到哪些问题,从而设计相应的材料来帮助学生思考问题。

教师应充分结合学生的日常生活与学习内容提出问题。例如,生活中的水电费缴费问题与存储利息问题,超市的物价打折问题,再根据相应的数学知识收集生活问题,引导学生分析问题。

三、营造提问氛围

教师应营造出一种积极向上的提问氛围,让学生能够争先恐后地提出问题,学生之间也能够互相学习。教师应抓住机会,鼓励学生大胆提问。如果教师存在笔误或知识类问题,学生应当立即指出。教师应当鼓励学生提出质疑,养成良好的求知好问的习惯,从而提高学生的提问能力。学生只有在良好的学习氛围下才能够茁壮成长,才能够吸取更多的知识,增强个人能力,进而不断发展创造,提出更加优质的问题。

四、阶梯式地提高问题难度

学生并非不会思考,而是缺乏思考的动力。教师也没有通过恰当的方式来引领学生正确思考。教师应注重调动学生的思考兴趣,并增设问题难度,使学生感受到W习就像爬高山一样充满挑战。

只有数学课堂充满活力,才能够引起学生的兴趣,充分活跃学生的思维,能够引导学生互相讨论与主动参加,形成探究式、互动式学习模式,构建以学生为主体的数学课堂。

五、提倡探究互动式学习

教师通过鼓励学生参与学习,并展开互动学习,互相交流经验,促进学生学习效率的提高。互动探究式学习更适合当今时代的快速发展,学生必须完成自主探究式的作业,不断发展自我,进而总结问题,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形成独立自主的学习能力。通过提倡探究互动式学习,增强学生间的情感,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使学生的发散思维得到快速拓展,能力也得到升高。例如,教师可以将批阅的试卷进行公开。优秀学生的试卷与差生的试卷,互相比较,取长补短,学生之间交流合作,不断发展。人人参与的探究互动式学习能够使学生对同一问题提出各类看法与意见,学生的创新能力与好奇心急剧上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大大提高,教学工作也进一步拓展,有效提高了数学教学的质量与效率。

综上所述,教师培养小学生提出数学问题的能力应从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出发,进而提高课堂效率,使得学生能够有求异思维,进而收益良多。教师应当注重引导学生提出问题,进而强化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只有通过改善传统的讲授式教学方式,增强教师与学生间的互动式探究,提高学生提问问题的频率,才能够帮助教师快速地掌握学生现阶段的学习情况,进而对学生进行针对性培养。

参考文献:

[1]罗中琼.如何激发小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J].青海教育,2006(Z1).

[2]李梅芳.浅谈小学生学习数学兴趣的培养[J].广西教育学院学报,2004(S2).

[3]张灵静.培养小学生学习数学兴趣的几点做法[J].云南教育,2005(9).

[4]张根昌,赵书超.交往教学理论初探[J].邢台学院学报,2005(3).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2

标签:论文   语言论文   数学   能力   中学生   小学生   课堂   数学知识   思维   兴趣   发现   教师   学生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