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语文教学中的德育教育渗透策略

如今,经济发展迅速,造成了社会上各类技术人才大量短缺,因此,国家加大了对职业教育的重視。中职教育发展日新月异,政府对此支持力更大。但中职生的现状也存在着一些问题。比如综合素质不高,在青少年成长的关键时期,他们没有养成良好的习惯,表现在待人接物言谈举止、处理人际关系等方面,产生的问题值得我们教育者深思。

由于综合素质不高,导致中职生在日常生活中,参加社会实践过程中以及分到就业岗位真正融入社会的过程中出现了一些问题。比如不懂得交流技巧,缺乏沉稳易冲动等问题。然而这些问题的解决就要依靠在校期间德育教育的长期教化与熏陶。提高中职生的德育素质,从而逐步提高他们综合素质。文化课对于毕业就业的学生来说本身就是为他们更好在社会上立足而开设的保驾护航课程,并没有升学成绩的压力。这其实在一定程度上更彰显了教育的初衷。作为一个既教政治又教语文的老师,我深有体会。如何把政治教学中的德育教育渗透到语文教学中,使语文教学达到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最终培养出高素质的中职生任重道远。下面就我几年来的教授经验,从以下几点展开论述:

一、语文教学中渗透爱的教育

首先是大爱的教育。德育教育的主题就是爱国主义教育。通过语文教学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从而使政治和语文两者有机的结合起来。例如,艾青的《我爱这土地》,给学生展示抗日战争时期的视频、图片,带领学生一起去痛恨日本的惨无人道,去感悟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的赤子之心,在这个基础上,结合科学技术快速发展的今天,国与国之间文化软实力的较量,鼓舞学生要不懈奋斗,为作为一个中国人而自豪,为自己为祖国的将来添砖加瓦。

其次是亲情、友情的良好维护。它们贯穿一个人生活的方方面面。人过留名,雁过留声,拥有良好的人际关系,既是一个人情商高的体现,更为自己人生的顺利发展打下基础,可谓一举多得。这需要我们从日常生活做起,做一个善良、懂得感恩的人。拿史铁生的《合欢树》为例,他向我们表达了对母亲的怀念之情,但更重要的是告诉我们不要像他那样留下子欲养而亲不待无法弥补的遗憾。作为老师,时刻牢记教学生做人的道理,把德育教育处处渗透,结合身边实际事例,增强说服力。比如现今的养老问题,逐步引导学生拥有正确的价

值观。

第三,学生热爱生活的情感培养。例如《洛阳诗韵》、《南州六月荔枝丹》等可以培养学生扩大视野,去发现、感悟生活中的美和乐趣,用一种欣赏和向往去追求未来的人生。从而培养他们拥有积极健康的心态,为以后走入社会顺利与社会接轨,学会用乐观的处事态度来处理可能遇到的各种问题。

二、语文教学中渗透责任教育

责任是一种使命,是一种做人态度。

首先,教育学生要爱惜自己的生命。只有尊重爱惜它,才有机会回报父母回报社会,这是对父母负责,也是对国家负责。《合欢树》一文中的史铁生在刚遭受截肢的惨痛打击时,他只想死了算了!拒绝治疗,绝食,不理解母亲的苦心,最终母亲因操劳早逝他却后悔莫及。进而结合实际中诸多青少年自杀、犯罪等事例来引导学生做一个有责任感的人。

其次,教育学生时刻有环保意识。保护环境人人有责,如今,环境急剧恶化严重影响了人类的生活质量。但是如果从个人做起,抑制恶化的速度,相信总有一天会还原绿树青山美丽面貌。通过学习《离太阳最近的树》引导学生加强环保意识,结合新闻、视频来跟学生分享环保的重要性,并留实践作业让学生完成,养成时刻环保的好习惯,并用自己的行动去影响身边的人,为我们的生存创造美好家园。

第三,引导学生珍惜时间,为自己的青春负责。

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青春一去不复返,这就要求学生懂得一寸光阴一寸金的道理,不辜负大好年华。荀子的《劝学》告诉了大家学有所成需要积累、专一和坚持不懈。这个道理放之四海而皆准,举生活中的事例,如从中职学校毕业最后实现人生价值的优秀毕业生代表,鼓励学生成功并不是别人的事,只要珍惜青春,努力奋斗,必定可以取得一番成就。

德育教育的渗透,也可以延伸到课外学习中,生活实践中,比如我们定期开展一些放开一次性塑料袋、要不要做低头族敢不敢跟陌生人说话为主题的活动,实际的教育学生爱护环境,珍惜光阴,学

会交流等。课堂课外相结合,才能使德育教育更好的应用于语文教学中,从而也使语文教学人文性得以体现,既有情感教育又不乏思想教育。从而使德育教育与语文教育有机结合。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作为教师,不仅要教书,更要育人。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应认真的结合学科的特点以及学生的实际采取行之有效的方法,把德育教育渗透到语文教学中,为培养能够真正适应社会的高素质人才打下良好基础,从而实现润物细无声的教学效果。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6

标签:论文   语言论文   德育   语文   德育教育   事例   道理   珍惜   母亲   策略   时刻   政治   青春   学生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