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教育应挖掘音乐文化内涵

音乐教育应挖掘音乐文化内涵  长期以来,音乐教育被限制为理论的知识性传授和形式技巧的技术性学习。这无论对音乐的专业教育还是普及教育都是一种严重的弊病。在专业教育中,这种模式培养出来的往往是技艺型人才,很难成为真正的音乐家;在普及教育中,只能获得有关音乐的种种知识和技巧,很难得到对音乐深层的鉴赏与美感体验。随着对音乐本质研究的深入,我们越来越认识到只从音乐的本体认识音乐是远远不够的,因为音乐不是孤立的,它必然与产生音乐的土壤文化有着密切的联系。音乐的功能是文化赋予的。

一、音乐文化内涵与音乐教育的概念

音乐教育从广义上来讲,同人们生活密切相关,音乐的产生即是音乐教育的产生。而狭义上,则指的是有目的、有组织的教育行为,包括家庭、学校、社会音乐教育。相应的,音乐文化内涵的概念亦有广义、狭义之分,广义上指的是同一切音乐活动相关,在人类生活交流中逐渐获得积累的文化教育,并在制度、精神、物质方面得到体现。而狭义上则指的是人类通过后天学习,所形成的音乐行为和音乐观念,并得到一定群体的共同认可。

在高校学生所受的教育中,音乐文化教育是一个较为重要的教育内容,长期以来都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密切关注。之所以音乐教育能够引起人们的密切关注,其根本原因还在于音乐教育对于学生独特的意义。音乐教育的开展在较大的程度上提高了学生的鉴赏能力,使得学生对于美学的知识有所了解,能够在生活中寻找出美的踪迹。此外,音乐素养也是人们素养的一个组成部分,音乐素养的养成能够为学生人文素养的提高打下坚实的基础,对于学生人文素养的整提高具有重要的意义,达到提高学生综合能力的目的。

二、挖掘音乐文化内涵,营造课堂积极氛围

一堂优质的音乐课必须构建积极的氛围,与新课标接轨,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教师可以引入学生感兴趣的小故事,比如用高山流水遇知音,伯牙与钟子期的故事揭开古琴的课题。学生对一些音乐的传奇故事或者是音乐本体(乐曲、乐器)的来源十分感兴趣,教师可用抛砖引玉的方法,通过乐曲、乐器的由来调动学生的思维积极性。教师也可以让知道故事缘由的学生进行讲述。课堂上,学生聚精会神地聆听,静静地思考教师提出的问题,在教师的引领下一步一步走入设计好的教学课堂,并产生了积极的教学效果,对知识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三、深度挖掘音乐文化内涵,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

要使学生更好地演唱一首歌曲,教师在上课时,应加大对音乐特定时期的文化内涵的挖掘和理解,从而加强学生的情感体验。

例如在欣赏《伏尔加河上的纤夫》的音乐片段时,让学生首先想象自己就是在俄罗斯沙皇统治下的人奴,然后尝试拿麻绳捆着腰部拖着几张桌子进行即兴的表演,体验拉纤的感觉。再通过欣赏俄罗斯画家列宾的油画《伏尔加河上的纤夫》,挖掘音乐同类艺术的文化内涵,通过观看纤夫们的神态及其行为,加深学生的体会,并通过画中纤夫由远到近的行距,想象拉纤的声音是怎样的。由远到近,声音的力度在逐渐加强,声音中透露出对沙俄统治的愤怒与不满,还有对劳动人民悲苦的同情。学生获得了对音乐文化内涵的情感体验,加深了对音乐的认知。

四、深度挖掘音乐文化内涵,积极开阔学生的眼界

在传授音乐的本体知识时,往往会涉及交叉的学科,交叉的学科同样会引起学生的注意。比如在讲《德涅泊尔河》时,应让学生了解这首歌曲属于乌克兰的民歌、乌克兰所处的地理位置及这首歌曲的创作背景。乌克兰是俄罗斯的邻国,由于处在欧洲与俄罗斯的敏感地段,16世纪受到了侵略。这首歌曲是在沙皇统治时期创作的,具有一定的政治色彩。学生通过联系乌克兰的地理位置及历史渊源,会更透彻地了解歌曲创作的真切意境,更好地表达作曲家的创作情感。

五、在音乐教育中注重对民族音乐文化的引入

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音乐文化资源更是形式多样。实践表明,优秀的传统音乐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学生的文化修养,并增进其对国家传统文化的了解。因此,在音乐教育中,应对音乐文化的关键作用进行充分利用,依靠其来对音乐教育价值作出衡量,从而实现我国优秀音乐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在安排音乐课程内容时,应使学生对传统音乐文化有一个全面的了解,并将音乐同其他艺术间的内在联系作为重点的教学内容。之后,再围绕不同专业,来就学生综合文化素质进行培养。

其次,我国还是一个多民族国家,有着较为多元化的音乐。通常情况下,地域、民族的不同,在音乐文化上也具有自身的独特性。我国的戏曲剧种、曲艺音乐种类、民间器乐种类都有上百种,且民歌则接近于5000首。这一庞大的民族音乐文化积淀下,确立一种本国文化思想就十分必要,在保证民族特色的基础上,对核心的民族文化思想进行确立,并注重对国际多元文化的吸收,在互利平等的文化价值观下,来实现我国音乐教育、音乐文化的有效发展。

再次,多元文化音乐教学并不是单纯的教育学生如何进行音乐相关知识的学习,除了鼓励学生去传承民族文化,学习其

他民族的音乐文化,最终达到弘扬本民族文化的目的。因此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主要任务并不是简单的进行音乐文化的学习,更多还是加强同其他民族相关音乐人的交流,在交流的过程中达到学习的目的,培养学生进行音乐交流的学习意识才是多元文化音乐教学的必要措施。该措施的采用必须建立在打破高校传统的音乐教学模式,即只学习,不交流。缺乏交流的音乐学习往往会使学生对于音乐文化的学习感觉到疲倦,最终造成疲劳学习的状况。在高校新时期的音乐教学中,不能仅仅依靠多元文化音乐教学方法来进行教学,要格外的注重音乐交流活动在音乐教学中所占的比重,通过建立高校音乐交流学习相关的协会组织,以图将音乐交流上升成校园文化的一部分。由此可见,培养学生音乐交流的学习意识,为学生提供音乐交流学习的平台十分重要,是學生进行音乐知识深造的前提。

六、中国音乐与音乐文化的联系

刘承华在讲到中国音乐与其文化的联系时说:一种艺术的独特的美植根于产生它的文化之中,文化是一个活的、具有无限生命力生发力的根,艺术只是她所孕育的一朵艳丽的花。音乐最本源的动力正是文化和生命。只有把艺术的创造深深地扎根于自身的生命冲动、生命感悟之中,才能创造出对别人生命状态具有冲击力和震撼力的作品。而文化,则决定着生命是以何种方式,遵循著何种轨迹进行运作并作出物化表现的。可以这样说,生命是音乐的终极本体和最深层的动力,文化则是生命得以表现的一种方式。音乐的存在方式,从本质上说就是人的生命的张力结构和文化的运作方式。所以,要使音乐的形式充分展示其固有的活力,只有借助文化这一艺术原创力才有可能。音乐是综合的声音文化,不能把音乐只看作是声音的结构。文化是产生音乐的土壤,音乐是人类创造的文化现象之一,是人类文化的一种重要的形态和载体。它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同时,所有的音乐都来自于文化,扎根于文化的土壤。一部音乐史既是音乐发展的历史,又是社会发展的历史,正如歌剧大师瓦格纳所说:艺术永远是社会制度的一面镜子。把音乐放在文化的大背景中学习的观点,遵循了音乐文化的本质。

同时,所有的音乐都来自于文化,扎根于文化的土壤。一部音乐史既是音乐发展的历史,又是社会发展的历史,正如歌剧大师瓦格纳所说:艺术永远是社会制度的一面镜子。把音乐放在文化的大背景中学习的观点,遵循了音乐文化的本质。传统的音乐教育把音乐与文化相割离,把音乐作为一种纯技术学习,这样就失去了音乐的根源。作曲家无不是从丰富的文化中获取灵感、汲取精华,以创作出有生命力的音乐作品的。如谭盾应邀为波士顿交响乐团和大提琴家马友友创作的多媒体大提琴交响协奏曲《地图》,可以说,是以古典大协奏曲的形式,以湘西民间音乐为素材,以现代大型多媒体为手段创作出来的全新音乐巨作。谭盾在《地图》中的交响思维、浓郁的民族文化印记反映了他的音乐创新思想,他在音乐创作上具有宽厚的包容性并展示了其古今中外兼收并蓄的音乐创作态度。作曲家在创作中表现出一种强烈的寻根意识,展示中国独特的民俗民风对中国民俗、宗教和神秘的感知。作为湖南人的谭盾说:我不知道是楚文化找我呢,还是我找楚文化。古老的神话也许早已在孩提时代的谭盾心中就留下了深深的印记,使得他不由自主地寻根,渴望能将西方和东方的理念在自己的音乐里得到融合。他一再提到他是本着传承文化的理念在创作,并坚定地表示《地图》的创作代表了一种思考,选择了管弦乐队的形式也是希望管弦乐队这种形式可以帮助世界人民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因为管弦乐队具有世界性。这样将不同时期、不同地域文化的音乐重叠在一起的创作理念,大大拓宽了音乐创作的想象空间,也能使中国文化以较快的速度传播到很大的范围。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8

标签:论文   声学论文   音乐论文   乌克兰   内涵   音乐教育   目的   纤夫   文化   音乐   生命   艺术   学生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