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孩子在音乐教学中绽放笑脸

当今,音乐已经成为了孩子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接受音乐美的熏陶,可以提高孩子们的审美情趣,健全人格,可见我们小学音乐课的重要性。如果每一位音乐教师都能做到课堂运用生动新颖的教学方法、对孩子给予积极的肯定与鼓励、用真挚的情感对待每一个孩子,那么我们的音乐课一定会很生动,每个孩子一定会成为音乐教学中最靓丽的一朵小花。

新的课程标准也提出音乐课程的一个基本理念就是:面向全体学生。让每个孩子都接受音乐美的熏陶,提高审美情趣,健全人格。音乐课在我国文化教育中也一直占有着重要的位置,它直接影响学生的美育发展,是实施素质教育必不可少的一门学科。

课堂教学是一门艺术,是一种创造性的劳动。一名教师要真正做到传道有术、授业有方、解惑有法,课堂教学就会产生事半功倍的效果,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掌握知识。从而尽可能充分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音乐课堂教学中,教学方法对气氛的调解起关键作用。恰当、有效 、新颖有趣的教学方法的运用,会唤起学习的活跃情绪和学习兴趣,形成积极愉快的课堂气氛。课堂教学要营造充满音乐美感的课堂气氛,就要采用灵活多样、生动活泼的教学方法。如兴趣诱发式的教学法。此法是近代世界各国教育家所普遍提倡的。教师要千方百计地对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行诱导,让学生渐渐地对此项知识和技能有所要求,一般可事半功倍。从心理学角度看,最感兴趣的事物和知识,一般说,印象最深,学习速度最快。那么,如何让孩子感兴趣呢?那绝对不是教师空洞的讲授,而是让学生参与、让学生体验的教学方法。音乐课的内容是丰富多彩的,它最大特点就是通过艺术活动来调动人的兴趣,打动人的情感,让人愉快地受到教育。可是在现实音乐教学中,也有学生对它兴趣索然,这种现象形成,主要是来自于学生对自已学习能力缺乏正确的认识而表现出的信心不足。教师要帮助学生树立信心,激发学习主动性,让他们看到自己的能行一面。一句积极的评价就是鼓舞孩子奋发向上的强大动力,孩子建立了自信的心,对待各种事物的态度就会变得更加积极。反之,如果我们一味地强调孩子的缺点,长期给孩子一种消极的评价,久而久之,孩子本身就会出现对立情绪,觉得自己一无是处,进而产生自卑情绪,影响自己的顺利发展。

音乐教育并不是音乐家的教育,而首先是人的教育。的确,音乐教育的根本目的是为了人的全面发展,是教育人、培养人,但我们决不是把每个孩子都有培养成音乐家,而是为众多将来不是音乐家的孩子们着想,鼓励他们成为积极的,有一定音乐能力的音乐爱好者,使他们从音乐中享受到喜悦、乐趣,从音乐中得到启迪,使他们的智力得到开发,心灵得到净化,并为他们今后的成长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在音乐教学中,要让学生人人都积极参与,并能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作用和创新思维,需要教师用爱心、用真挚的情感去鼓励他们大胆探究,大胆创新。要允许学生根据教学任务有独立的创作和实践,让每个学生的思维不受限制,对学生每一个思维的闪光点都给予充分鼓励。在每次的教学活动中,我把学生分成若干组,让他们自由设计、自由合作。

真挚的情感是不应有什么贵贱之分的,学生与老师一样有着丰富的内心世界和情感体验。从这个意义上说,教师与学生是平等的。鉴于这种平等,鉴于音乐艺术情感表达本身所具有的模糊性,对音乐艺术的感受与理解就不应该是绝对的,不应该只是一种简单意义上的相加。所以,在教学中,教师要乐于走下讲台,关注学生的每一分情感,倾听他们的心灵,多一些鼓励,少一些指责;多一些交流,少一些命令;多一些探讨,少一些灌输。惟有这样,学生才会变被动为主动,变接受为参与,我們的音乐课堂也才会成为一个充满情趣的、平等和谐的课堂。音乐能用最强烈的力量深入心灵的最深处,如果教育的方式适合,它们就会用美来浸润心灵,使它因此美化,只要我们每一位教师都能够用心的对待每一节课,真诚的对待每一个孩子,那么,这些音乐之花一定会尽情绽放,绽放出更加耀眼夺目的光彩。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02

标签:论文   声学论文   音乐论文   音乐课   音乐   教学方法   课堂教学   音乐家   笑脸   课堂   孩子   教师   情感   学生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