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乐教学如何寻求美的音色

声乐教学如何寻求美的音色

歌唱的声音和日常讲话的声音要求是不同的。歌唱的声音不仅要求悦耳、动听,而且要求能通过多种音色变化表达一定的思想感情,歌唱发声是靠气息力度控制来完成的。没有好的气息,就没有好的歌唱;没有正确控制气息力度的方法,就难求美的音色。

1 气息力度对音色的作用

歌者在演唱时,一定要巧妙的运用高音、中音、低音的音色和强、弱等表情音色的变化,用来表达歌曲的思想感情,而这些与控制气息力度关系密切。一方面,在音高相同的情况下,无论是高、中、低音,两次运用的气息力度不同, 结果,音色变化就会有不同,而出现了刚、柔两种。其次,歌唱气息力度控制的支持点过高或过低,都很容易影响发声器官的放松而导致僵硬,使各种表情音色受到局限。气息力度小些而有劲,控制的缓和些,歌唱声音就柔。气息力度大些而有劲,控制的坚实些,歌声声音就刚。

歌唱和美术有些类似,歌唱需要用多种虚实、明暗、刚柔的色彩来表现人的情感变化——喜悦、痛苦、哀愁等 。假如,歌者忽视了音色变化,不注意掌握音色变化的技术、技巧,结果,演唱就会显得乏味,感觉似水,没有足够的表现力,声音缺少美感。同美术绘画的色调不鲜艳、不醒目、通常说的“画灰了”一样令人不悦。

沉暗的色彩,只会让人们感到压抑、悲愤、不愉;清脆、开朗的色彩,会让人感到心旷神怡、积极向上。这就是歌唱发声的表情音色。

听学生演唱曲目时,无论是音准、力度大小的控制还是速度的把握都感觉在尽力的去完成,可听起来却感觉不理想、味不够等。有了这种感觉不外乎就是:声音的本色不悦耳;表情音色的欠缺。

在演唱欢乐明快的乐句时,气息应控制住,力度不能过大,吸气要自如、要富有弹性,声流振波可稍快些;演唱怒恨的曲目时,要把握好气息的控制,应加大力度;在歌唱豪迈、坚定、进行速度类型的曲目时,应用充实、饱满的气息从而使歌声结实且圆滑,同时力度可大些;在歌唱抒情的曲目时,力度要适中,气息要柔;我们若唱跳跃、欢快的曲目时,必须要运用具有短处而有弹性的气息力度。

音色的变化是歌曲表现的重要手段。每一种变化的表情音色,都不可能只靠气息力度的控制,就能达到满意的效果,共鸣音响必须同它巧妙地结合,方可得到满意、生动的各种表情色彩。

2 共鸣对音色的作用

音色的“明”、“暗”,是歌唱表现最基本的色彩区别。清脆与开朗,都是属于明亮的音色,但是它们的声音效果不同,共鸣腔的运用也不同。因此这两种通称明亮的音色,在表现上仍然是不一样的。深沉和暗闷都是属于暗淡的音色,但是它们的声音效果也不一样,共鸣腔的运用也不相同。

口腔、咽腔、喉腔是人声可变的共鸣腔,是可调节的,可灵活的掌握运用可变共鸣腔体的变化,就能创造出很多不同音色的、优美的、动人的歌声。

此外,随着可变共鸣腔的不断调节,就会有意识的改变音色。就是口腔大、小可随时改变,舌头可在口腔内活动自如能薄、能厚;咽腔的肌肉可以收缩,可以放松;喉器能上、能下而取得的。

我们在处理歌曲时,首先要认真思考、分析歌词,如何理解音乐的内在含义,怎样用歌声来体现歌曲的思想感情,怎样运用好恰当的音色歌唱尤为重要,它关系到歌曲表现是否能打动听众引起共鸣的问题。歌者对歌曲的理解、感受越深,在演唱时情感的表达就越纯真,从而达到完美的效果。

例如:由著名歌唱家郭兰英领唱的影片《上甘岭》插曲《我的祖国》一曲,唱出了“这是美丽的祖国”的主题。增添了歌曲的艺术感染力,淋漓尽致的地表达出了作曲家的创造意图和作品的风格特点及音乐的全部涵义,采用不同的音色表现抒情和激情相结合的笔调,富于创造性的把抒情歌曲与颂歌两种体裁结合在一起,这对演唱音色处理的要求,就更加精细。至于在曲目中采用怎样的音色或那种音色,要根据歌词内容的感情变化而变化。

前一部分,“一条大河,波浪宽……”,以抒情性为主的女高音独唱形式出现,用柔和、甜美、清脆的音色来演唱。同时在音量和力度上都是有所变化的,犹如将人们带到了美景,圣地间,看到祖国江河的辽阔,一片麦浪飘香的怡人景象。

高潮部分“这是美丽的祖国,是我生长的地方……”,这段采用了混声合唱的演唱形式与第一部分构成了鲜明的对比。 此部分必须用开朗、明亮、厚实、丰满的音色,才能表现出她的热情和感激以及对祖国无限热爱的感情。使它在全国广为流传。

从曲例中我们可看到音色对歌曲感情表达的重要作用。一般撮口的母音“乌”(u),带有暗淡、沉闷的色彩,开口的母音“啊”(a),常带有清脆、开朗的色彩。但在人们的平时的日常生活中,“啊”这个字就会表现出不同的感情内容,有的“啊”是表示兴奋的;有的“啊”是表示惊讶的;有的“啊”是表示感叹的,等等。一律把“啊”演唱成清脆、明亮的是不合适的,一定要具体分析这个“啊”字在歌曲中所表现的是怎样的思想感情,然后,再合理的运用适合它的音色来演唱。

“祖国”两个字的母音“乌”(u),带有暗淡、沉闷的色彩。但我们以激情澎湃,气势磅礴的情感歌唱伟大的祖国时,绝不可能把它一概唱得暗淡、沉闷,这就要据歌曲的感情内容的要求做出不同的音色处理。

口腔共鸣对音色的变化也有着非常大的作用,口腔开得大些,音色就会开朗、明亮;撮口时,音色就会暗淡、沉闷,音色就不会相同,有着明显的对比。歌唱发声的高低位置不同,音色也会不同;演唱时声音靠前一些或靠后一些的不同,音色随之也会在不同的变化;发声的集中点不同,音色就会有不同。

清脆、明亮的音色,都内涵着欢快、喜悦、激动等情绪,具有“笑”的内在因素,让我们可慢慢、细致地从中体会、琢磨笑的时候的状态。“笑”口腔是张开的,上下牙是打开的,这个面部神经与肌肉都是放松的,所以,歌唱共鸣的腔体一般都是打开的。

教师在上声乐课时,无论是发声或演唱总在要求和提醒学生们要有微笑,这样能使笑肌上提,口腔打开,使声音外送,以求得清脆、明亮的歌声。

暗淡、沉闷的音色,就不能太多地运用头腔共鸣,而适当的增加胸、口、喉、咽腔的共鸣,可使声音产生低沉的色彩;口腔微带撮口口形,音色也就会暗淡下来。但撮口要适度,切勿过份。

每个共鸣腔体改变的范围是不大的,稍稍动一点,歌唱发声的效果和音色立即就会发生变化。若要想改变共鸣腔体的活动,事先要做到细致、有分寸、合理的调整。每个歌者的演唱器官的生理结构各有不同,为此,怎样合理、适度、有分寸地改变共鸣腔体的活动而使音色起变化,这就需要歌者在不断的实践过程中,细心摸索、不断总结、认真体会、用心琢磨。歌者用自己的听觉来分辨、比较、研究其声音,来指导、运用各种音色的变化。

总之:若要真正从事声乐演唱,培养提高你的听觉能力是特别重要的,一定要学会用你的听觉器官辨别音色变化的能力,为运用不同音色处理歌曲积累更丰富的实际经验。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2

标签:论文   声学论文   声学   音色   声乐   暗淡   清脆   共鸣   力度   气息   色彩   声音   感情   歌曲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