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新课程下小学数学高效教学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与进步,我国的新课改有了很大的进步,我国再教育问题上取得了空前的好成绩,教师的教学方法不断的改进,学生学习态度越来越积极,学校的教学制度也不断发展,家庭和社会也给予了更多的支持。但是真正的情况中还是有些瑕疵的,并不是想象中的那么乐观。所以需要我们不断的努力去维持现有的成绩,也要不断的改进取得更大的进步,接下来我们就来分析一下现在的情况,总结一下更加合适的教学方法。

一、我国小学数学教学中遇到的问题

1、缺少对学困生的优化教学策略

是否能够有效的提高教学质量,原因有很多方面,学困生作为整个班集体中的成员,教师能否采取有效的策略方法促使他们转优,直接影响到课堂的教学质量。现在我国小学数学班级中仍旧存在着一部分学困生,学生在数学的学习过程中会遇到来自各方面的困难,各种各样,导致学生学习受到阻碍,因此在学习过程中很难接受老师讲解的知识,使课堂的教学质量受到不好的影响。虽然现在学困生引起了教师一定的重视,并采取了一些措施想要改变这些现状,但是由于力度上有所欠缺,导致很多学困生不能够及时转优,从而影响了课堂的教学质量。

2、课堂中师生互动不够

在数学课堂教学中,不仅是教师自己的表演,也是学生的舞台,如果老师一味地独霸整个课堂,将所有知识点都强行的灌输给学生,那么不仅会使学生获取知识时相当的被动,而且也违背了学生们接受知识的客观规律,所以只有在教学过程中师生之间进行足够的互动,才可以有效的将学生的注意力吸引过来,更好的提高教学效率。但是纵观我国小学教学情况,似乎师生之间都缺乏基本的互动,很多教师不管学生的个人特点和学习状况,只知道按照自己的进度安排教学,导致很多学生学而不精,甚至听不懂教师在讲什么,这种情况严重影响了教学效果。

3、课堂对学生的吸引力不够

小学生最突出的特点就是注意力不能长时间集中,想要从整体上提高教学效率,就要提高课堂对学生的吸引力,促使学生主动参与到课堂中来。目前我国小学数学教学课堂中存在着很多问题,其中较为严重的就是吸引力不足的情况,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没有将那些有助于吸引学生注意力的内容应用到课堂中来,导致学生在课上情绪低落,注意点脱离了课堂,影响了教学的效果。

二、小学数学教学中有效的教学方法

1、充分激发学生兴趣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可以发现,只有学生对所学的知识有了足够的兴趣之后,才能够积极主动的参与到学习中来,并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让学习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那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应当采取哪些方法来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呢?

(1)巧设导语

刚开始上课时,教师可以根据课程的内容、教材的难点和重点,自己设计一段可以吸引学生学习兴趣、激发探究思考欲望的导入语并引入到新课程当中,以此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比如在学习三角形时,导入语可以提出三角形在我们的生活中无处不在,我们坐的凳子、椅子都是三角形的,那么,三角形的概念又是什么呢?三角形还有哪些用途是呢?这样的提问式教学就会充分激发学生的兴趣,引领学生去自己探索知识。

(2)举报活动

小学生的表现欲很强,争强好胜,喜欢表现自己,喜欢听到夸奖。数学老师在教学时,要充分抓住学生这一特点,有目的的设计出比赛题目和形式,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比如把一些基础的数学理论知识设计成抢答题的形式,把中等难度的题设计成限时必答的题型,把难度大的题目设计成小奥数形式,让学生们通过比赛来表现自己的能力,从而提高学习兴趣,促进他们积极主动学习,提高学习效率。

三、培养创新意识

有效的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不仅仅是小学数学的教学目标,也是我们整个民族、整个国家的人才培养目标。那么,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怎样将学生培养成一个不仅具有扎实的科学文化基础,并且具有创新、探索精神的新世纪人才呢?已经成为我们教育工作者非常值得深思的一个问题。

(1)树立创新意识,放眼创新培养

在以往的教学中,很多教师都忽略了培养学生对知识、技能以外的品质,尤其是学生的探索、创新精神,这在很大程度上造成了学生高分低能,成为了学习的机器,不能够实际的运用知识。所以,教师不能只注重基础知识和技能的落实,还要深度挖掘教材的智力因素和学生的素质能力,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创新能力。要引导学生多问为什么,探索结果到底有多少种,能否找到新的方法,是否存在更方便、快捷的途径。

(2)发挥学生主体作用,

激发创新能力

现代教育观点主张以学生发展为主,在教学中要真正的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使学生认识到自己的学习地位,教师的主体就要转移成学生本身,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鼓励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到知识的学习过程中去。比如学习加减法时,1+1=?1+2=?最初教学时,不要急于把答案告诉学生,要让学生学会自己探索,自己找到答案,找到其中的规律,举一反三,2+3=?3+4=?这样一来,学生就会对知识理解和掌握的更加深刻,有助于课堂效果的提高。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04

标签:论文   语言论文   数学   角形   高效   教学方法   新课程   师生   注意力   课堂   兴趣   我国   教师   知识   学生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