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师开展德育教育方法探究

摘要:小学语文教师应该根据课文内容并结合小学生独具的特点, 恰如其分、合情合理地对小学生开展关于理想方面的教育, 爱国方面的教育, 传统文化方面的教育等, 让学生从小就明白怎么正确地做人, 努力培养小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 这样就可以使他们今后的人生有了夯实的基础。

关键词:小学语文; 教学; 渗透德育; 责任;

小学阶段的许多课文也包含着育人的内容, 有的课文体现着历史人物的高尚品质, 还有的课文涉及热爱祖国方面的内容, 这些课文都具有积极的思想品德内容。因为小学语文课文与小学语文教学本身的特点, 德育教育只能依据小学生语文知识与语文能力的认知结构, 依据我们具体的教学内容中的德育特点进行。因此, 语文教师可以依据课文内容采用合适的教学方法。既然如此, 怎样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让学生通过语文学习获得潜移默化的效果呢?笔者现就自己在小学语文教学工作中关于德育的一些感悟, 特做以下总结。

一、课前演讲有必要

语文教师可以在正式上课之前, 让学生开展五分钟演说训练。教师可以让学生讲一讲成语故事。成语作为我们民族文化的硕果之一, 包含着丰富的哲理, 可以作为我们进行传统文化教育的最好的教材。当学生讲完成语故事之后, 教师要抓住时机, 把握这一最好的时间段, 请别的学生点评此成语所蕴含的道理和这个成语对我们有何启发。学生就会在耳濡目染中受到一些思想品德方面的熏陶。例如凿壁偷光精卫填海夸父逐日等等成语, 蕴涵着学生要刻苦努力、发奋学习, 做事要坚持不懈、有远大目标等道理。教师还可以让学生说一说现实生活中发生的重大事件。教师可以抓住此时机, 启发指导学生应该具有正确的人生观以及公平的价值观来衡量这个世界。

二、紧紧把握好教材, 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

小学语文所涉及的教材, 里面也包含着很多吸引学生的、又有德育启发作用的图画, 还会恰如其分地配合着一些教学方面的材料。所以教师可以将小学语文中的教材内容, 一方面进行知识的传授, 另一方面进行能力的培养, 同时还可以进行思想品德方面的教学, 并且进行深入研究, 努力培养小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语文教师在平时的教学工作中, 要做到紧紧把握教材, 掌握教育的目的, 将二者完美地结合, 并且经过渗透融合的方法, 在语文教学中对学生渗透德育。

教材中有许多故事内容也可以激发学生的英雄气魄。有一些是关于忧国忧民的历史人物的, 有一些是关于革命先烈的, 他们为了我们的祖国抛头颅、洒热血, 谱就了许许多多惊动天、感动地的英勇故事, 他们也激励着我们后人。例如《狼牙山五壮士》《我的战友邱少云》等等。在讲授这些课文时, 教师可以紧紧抓住对这些英雄人物的描写语句, 并且可以重点分析他们的语言方面、动作方面、心理活动方面, 认真鉴赏品析, 引导学生体会, 用纯真善良的心灵去感悟这些英雄的爱国热情和崇高品质。学习这些课文时, 语文教师还可以查阅并且展示有关资料, 让学生熟悉当时故事发生在什么时代背景, 可以采取合作探究、自主交流方式, 加上教师适时地点拨, 让学生在理解所学课文的内容上, 体悟英雄人物高尚的情操, 从而从中汲取力量, 并受到感染。除了学习课文里面重要的字、词、句外, 教师还可以让学生学习关于课文内容本身的思想意义, 让学生从基础知识的学习, 上升至思想方面得到提升。

三、通过评价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

我们知道, 小学生特别爱听教师的话, 特别爱学教师的言语动作。教师的语言行动引导着他们的行动, 指导着他们的思想。所以教师的言行举止必须做到准确得当, 否则会起反作用。课堂教学应该是充满生命力的课堂, 它应该是师生之间进行活动的园地。在师生互动活动中, 教师作为教育者, 言行活动中应具有人格的魅力, 体现出高尚的师德。教师的很多方面都会影响着学生, 甚至会影响着他们每个人的一生。

例如, 我在担任三年级语文教师时, 经常在语文课上用表演的方式吸引学生听课。我对学生的表演进行鼓励赞赏, 如热情的鼓掌、伸大拇指的奖励、奖小红花的肯定激励, 学生在我的感染下, 逐渐放松, 主动投入学习, 并体会到了付出努力才能收获成功的道理。

四、充分利用各种各样的语文活动进行德育教育

各种各样的语文活动也是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方法之一, 这可以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品德行为。

例如, 我在上作文课时, 以我最崇拜的人为主题, 让学生先分组讨论, 然后开展读书交流会, 并分六个小组开展评比。这样不仅加强了学生的团结合作的精神, 还让学生从中受到了好的熏陶。

教育活动是没有界限的, 它也不只局限在课堂上的四五十分钟, 它启迪学生的思想也不应伴随课堂教学时间的结束而停止, 而应当延伸拓展到课外。教师布置一些与课文内容有关联的课外阅读, 或者让学生写一写读后感, 除了学习知识也可以进行思想教育。例如讲完名人课文后, 让学生利用课外时间搜集有关的资料, 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名人的其他事迹, 在搜集资料的过程中, 可以使学生进行德育方面的学习。教师应该充分利用好教材, 争取把教材中有关德育方面的理论跟现实生活紧紧地联系在一起。

总之, 语文教师应该做到将德育教育贯穿在上课前、上课时以及课外, 将其渗透到语文教学的整个过程, 让德育不是口头上的空洞说教, 而成为既让学生增长语文知识, 又让学生接受德育的启迪。在我们小学语文教学工作中, 教师应该在确保教育质量的同时, 去塑造学生的美好心灵, 达到德、智、体、美、劳共同发展的目标!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8

标签:论文   语言论文   德育   语文教师   德育教育   课文   小学语文   小学生   语文   教材   教师   小学   方法   学生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