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现代汉语中的日源借词及其对日语教学的影响

浅析图书情报资料和档案的共同管理

科学技术不断发展与进步,信息化时代逐渐到来并占领了我们的“世界”,其发展推动了图书档案管理工作的改进,同时也间接地要求相关管理人员必须提高管理方式,利用先进的管理方法对图书档案进行管理,实现多方面的突破,比如数字化、高智化、网络化、高速化等。在这种趋势促进下,我国图书档案逐渐向着图书、档案及情报共同管理的新模式方式下发展,这种方式使得信息管理更加集中,从而在整体上改善了信息服务的效率,提高了信息资源管理的经济效益。

1 图书情报资料和档案共 同管理的作用

人类进入21世纪之后,社会文明程度达到了一个很高的水平,加之科学技术不断发展,使得一些边缘学科与信息技术等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对于高校师生及管理者而言,他们对于综合性信息及知识的要求越来越高,但是在现实中,由于这类综合性信息及知识往往比较分散,囊括在了图书、情报资料及档案上,因此使得他们在寻找及利用这些信息资源的时候会耗费大量的精力与时间,有时候花费了时间与精力之后却没有得到自己想要的信息资源。基于此,这就需要图书、情报资料及档案进行必要的整合与完善,形成一个有机的、完整的整体,从而使得在查找与利用上更加便利。此外,采用图书情报和档案共同管理的方式,还能有效避免人力、物力及财力上的浪费,同时还能促进图书、情报资料及档案管理上的共同进步。

2 图书情报资料和档案共同管理的策略

2.1 利用相关管理理论加强共同管理

有人觉得图书、情报资料及档案三者共同管理十分突兀,是忽然而来的,其实不然,三者集中管理的模式,在我国早就有了相关的依据建议,这种依据建议从提出开始到现在已经积累了大量的经验。上个世纪80年末期,我国档案管理在方式、人员及设备上都有了全新的改善,加上科学技术不断发展与进步,以及90年代信息化技术的发展与推动,使得我国档案管理逐渐有了数字化、网络化、高速化等全新模式的苗头。因此,对于图书、情报资料及档案三者结合起来共同管理的模式是切实可行的,并且有了一定的管理理论作为指导。三者之间的共同管理,实际上也可以看作是图书馆、情报机构及档案馆有机结合从而形成一个整体。三者之间的共同管理,也是将三种不同信息资源有效结合在一起,加以全新管理方式进行调整,从而创造出一种服务质量更加优越且能满足各种信息资源的管理模式。

2.2 管理手段应及时调整

根据国内外的管理现状分析来看,图书、情报资料及档案共同管理已经成为了一种社会必然,随着社会发展不断高速化,这也是提高信息管理效率的有力保障。将三者的管理融合在一起,形成一个全面综合的资源整体,使得文献情报服务系统更加科学,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人力资源的利用,同时也促进了管理效率的提升,让文献资源发挥了自身应有的价值。但是,在对三者有机整合之后的共同管理而言,需要注意很多方面,尤其要注意系统的有效性管理,这也是公共管理取得成功的一个基础保障。同时,还需要根据不同的标准进行相关的调整与改善,从而符合实际中的各种管理,比如对于图书、情报资料及档案的开放程度而言,相关管理者应高度重视。图书、情报资料及档案实现了共同管理之后,便成为了一种综合性的管理模式,在信息化时代其属于一种非常特殊的管理模式,主要依靠的是数字化的网络技术进行操作,从而实现数据资源的多项管理,在具体的管理过程中同时涉及到了虚拟图书馆、虚拟情报所及虚拟档案馆等。对于三种资源的共同管理,都必须遵循一个原则,即“信息是所有文献的本质属性”,同时也是构建整个信息系统的主要元素,因此,科学合理的信息管理使得图书、情报资料及档案公共管理有了科学化的依据。

2.3 利用网络技术加强“仓库”信息管理

图书、情报资料及档案管理都属于信息资源管理,对于信息管理而言,重要的并非容纳信息的仓库,而是装在仓库中的物体(信息)。仓库往往作为一种辅助管理工具,促进着整个信息系统的管理,最大化将仓库中固定的信息解放出来,使其变成能穿梭在电脑、网路等方面的“精灵”,更加便捷地服务于社会。从仓库中解放出来的“精灵”,通过网络技术之后,便能与不同地点的数字化图书、情报资料及档案信息资源进行连接融合,供给人类及时利用,从而实现资源的共享。网络技术的出现及使用,打破了传统技术在时间、地域及行业上的限制,加速了全方位信息共享的可能。从目前来看,网络型信息共享是当前资源共享的一种最理想方式,其使得信息化资源更加丰富多样,让异地存取信息更加便利,加之虚拟技术的辅助,这就使得信息技术下的图书、情报资料及档案可以脱离实际的载体而进行统一管理。

2.4 灵动解决共同管理中遇到的问题

由于图书、情报资料及档案共同管理还处于一个萌芽不久的时代,因此在实际的操作中往往会遇到很多问题,这就必须加强对这些问题的解决。作为相关管理者,应积极采取灵动的方法来解决共同管理中遇到的问题,比如对于共同管理中的组织编制而言,就应有针对性的解决系统分类、著录及标引等方面的问题,尽快实现共同管理模式的标准化与规范化。为了更好解决共同管理中遇到的问题,可以建立一个统一的网站,将问题及解决策略编录在上面,通过各方面的资源整合及相关人士的探讨分析,从而找到更加科学合理的应对方式,最大化提高三者共同管理的效率。

3 结语

社会技术不断发展,推动了各行各业的快速前进,这就使得图书、情报资料及档案管理实现了共同管理的可能,并且这也是一种必然。为了使得三者之间的共同管理更加科学、合理与完善,就需要不断探索、总结及创新,从而使得图书、情报资料及档案共同管理更加完善,为人们获取信息资源提供更加便利的条件。

浅析现代汉语中的日源借词及其对日语教学的影响

借词也被称为外来语或外来词,是指“把外语中具有非本语言所有的意义的词连音带义搬到语言里来”①的词。日源借词即来自于日语的外来语。

一、日源借词的借用过程

(2)20世纪80年代中国改革开放以来,为了经济发展、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开始引入外来文化。这一时期与经济、社会生活有关的词汇大量从日本传入了中国。随着电视,网络等的普及,这些借词的传入不像过去一样仅仅依靠书籍,而是越来越多元化。传入的群体也由社会文化精英变为普通民众,特别是年轻人成为了日源借词的使用和传播的主力军。同时,这一时期借词的传入路径也发生了变化,不仅仅是由日本直接传入中国,而更多的是经由台湾、香港间接的传入中国内地。

二、日源借词的类型

1、音译词

明治维新时期,日本在吸收欧美文明的过程中,直接用音译法音译欧美语言的发音而创造出许多新词。最初也用汉字书写过,但现在一般都用片假名书写。这些词的一部分传入了中国后,汉语根据日语的发音,用发音相似的汉字书写,直接借用了当时的日语词。如:瓦斯(ガス·英gas)、浪漫(ロマン/ロマンチック·英romantic)、啤酒(ビール·英beer)、淋巴(リンパ·英lympn)、混凝土(コンクリート·英concrete)

2、意译词

这类词也是在明治维新时期,通过汉字的重新搭配组合意译欧美语言而创造出的新词。这些意译词以与思想、科学、技术、法律、制度、医学、艺术等相关的词居多。并且比中国更早的根据内容用汉字意译出来,进而被汉语吸收。如:抽象(抽象)、科学(科学)、电话(電話)、法人(法人)、登记(登記)、传染病(伝染病)、表演(表演)

3、活用古代汉语词汇创造的词

近代,日本人在翻译欧美各国语言时,利用古代汉语词汇根据欧美原词的意思赋予其内涵形成新的词。这些词在被汉语吸收之后,在词义方面,有的与古代汉语原义相同,有的相类似,有的则完全不同。

如:讽刺(風刺·英satirize)一词出自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书记》:“刺者,达也,诗人讽刺。”指以婉言隐语相讥刺。现代汉语中表示用比喻、夸张等手法对人或事进行揭露、批评或嘲笑。与古代汉语、日语词义基本相同。

教育(教育·英education)始见于《孟子·尽心上》:“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根据《说文解字》的解释,古代汉语中“教,上所施,下所效也”;“育,养子使作善也”。现代汉语中广义上讲凡是增进人们的知识和技能、影响人们的思想品德的活动,都是教育。比古义更加宽泛。

革命(革命·英revolution)一词最早见于《周易·革卦·彖传》:“天地革而四时成,汤武革命,顺乎天而应乎人。古义是变革天命的意思。现代汉语中则表示推动事物发生根本变革,引起事物从旧质变为新质的飞跃。与古代汉语完全不同。

4、日语固有词汇

这一类词是指日语中训读的固有词汇,包括表示日本特有事物等的词汇,如:寿司(寿司)、富士山(富士山)、新干线(新幹線)、株式会社(株式会社)等,通过这些借词可以了解日本的社会生活和文化,可以说在某种程度上促进了两国之间的文化交流。再如:场合(場合)、市場(市场)小型(小型)等,在古代汉语中没有发现用例的词汇。

5、利用接辞成分创造的派生词

日本人在翻译欧美语言中的-ness、-tic、-al等接辞成分时,创造出了-性、-化、-式以及非-、超-、反-等接尾词、接头词,在被汉语借用后,反而比在日语中使用的更广泛。如:现代化(現代化)、自动化(自動化)、可能性(可能性)、原则性(原則性)、日本式(日本式)、问答式(問答式)

三、现代流行语中的日源借词

改革开放以来,有大量的日源借词被吸收入汉语,如:「カラオケ」传入中国后被称为“卡拉OK”;中国大城市的年轻人之间也会模仿日语中的「―さん」,在名字后面加上“-桑”等等。此外,在日本新产生的一些词如「暴走族」、「過労死」、「半導体」、「写真」、「人気」等因在中国也有同样的感觉而被借用。而在台湾、香港,对于现代日语的吸收比中国内地要更多。现在,香港的语言学家提出应该吸收日语中的像「準備中」、「営業中」等的「-中」这种在汉语中没有的,但更加方便的用法。②

然而,与近代日语汉语词大量传入中国相比,在现代,日语的传入量明显减少,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

首先,在现代的中国,随着社会的发展,本身就产生了大量的新语,例如,近几年与IT相关的新语“网吧、网民、下载”等。因此,这些现代社会的用语依靠借用日语的必要性减少了。其次,与近代不同,在现代,日本利用汉字造的词变少,取而代之的是利用片假名来造词越来越多。

四、对日语教育的影响

现代汉语中有大量的日源借词,这些词丰富了汉语的词汇。但是由于时代的发展这些借词在融入汉语之后,其中的一部分在发展过程中语义发生了演变。从而出现了词义的扩大、缩小、转移等,产生了词义基本相同的同义词(在文体、词性、褒贬、搭配、语感等方面存在差异)、词义有部分相同;又有部分不同的类义词、词义完全不同的异义词。在笔者的实际日语教学中发现,中国学生在学习日语的过程中,如果碰到这些存在差异的词时,就容易产生误用。究其原因,主要是母语干扰的影响。

由于中日两国都使用汉字,有很多学生认为日语简单。但是在开始学习日语之后,就会发现并不像想象的那样。反而容易受母语的干扰,不知不觉的犯错误。这些错误主要包括理解上的错误以及表现上的错误。

(1)理解上的错误

一种情况是类义词中词义相似,但范围不同,有的日语比汉语广,有的则汉语比日语广。学生在碰到这种情况时潜意识里就容易用汉语的意思来理解,从而产生错误。如:方针(方針):在日语中有两个意思,一个表示前进的方向,另一个意思是罗盘针。但是,在现代汉语中,只有“比喻指导工作或事业前进的方向和目标。”的意思,没有日语中第二个意思,因此,如果碰到「方針は南北を指す」这样的句子,不少学生就难以正确的理解其意思。

此外,还有一种情况是中日两国的词义完全不同的异义词。如:打消(打消):日语中表示否定的意思,但是在现代汉语中则表示放弃、消除等意思。

(2)表现上的错误

例句1:この場面を見て、胸のうちに暖流が沸き起こる。

暖流(暖流)一词,在日语中指从低纬度流向高纬度的洋流。其水温较所到区域的水温为高。而在现代汉语中,除了这个意思之外还可以比喻心中感受到的温暖和激动。因汉语的词义比日语要广,而导致容易犯如例句1所示的错误。

例句2:ご飯を食べた後で、おじいさんと漫談した。

漫谈(漫談)在日语和汉语中的意思,完全不同,日语中指没有要点的滑稽可笑的话,现代汉语中指不拘形式地谈体会或发表意见。

中国学生在日语的学习过程中可以运用母语知识来学习是非常有利的,但也会因为母语的干扰常常无法正确把握日语意思,直接将汉语意思迁移到日语中使用,造成误用。

对于日语教师来说,首先自身需要准确把握这些词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其次在授课过程中,应该明确指出同义词、类义词以及异义词。并把类义词作为讲解的重点。对于学生来说,在初级阶段,记住单词的意思和用法,可以不做详细的区分。从中级阶段开始,需要把握其(下转第108页)(上接第106页)不同点特别是类义词的不同点。教师在课堂上也要做重点说明,并适量补充语言背景知识,让学生全面深入地了解产生不同的原因。并对误用例句进行分析,明确产生误用的原因,加深学生的印象。

从语言习得角度来看,由于日语借词而产生的这些中日同形语对于中国的日语学习者来时,常常是可怕的陷阱,也是容易引起母语干扰的学习难点之一。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6

标签:论文   语言论文   日语   借词   现代汉语   汉语   词义   中国   情报   档案   图书   资料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