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汉语言与文化对空间认知的影响

空间隐喻是指以空间概念为源域 (source domain) 向其他认知域 (cognitive domain) 或靶域 (target domain) 进行映射 (map),进而获得引申和抽象意义的过程。空间隐喻能够反映人类的空间认知主题,而空间认知主题也受空间隐喻的影响,能反映在空间隐喻当中。不同语言和文化能够产生不同的空间体验与空间认知,因此,拥有不同语言和文化的人群对于空间关系的理解也有显著的不同。

英汉两个民族在空间的认知主题上有明显的差异。英国人倾向于把垂直维度从三维方位中区分出来,而汉民族群体则不区分这个维度,却有着独特的以人/ 物为参照维度。这些差异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来加以解释:

一、语言的影响

英语中关于up(上)和down(下)的隐喻十分丰富,且与left(左)、right(右)、front(前)、back(后)的隐喻极少重合。例如:英语中可以用cheer up(振奋)表示高兴,the time is up.(到时间了)表示可预见等。而用cast down 表示使沮丧,calm down 表示使平静。这说明,英民族在接受left、right、front、back 以前,就早已积累了太多关于up 和down 的空间隐喻;而汉民族则更倾向于不作垂直和水平的区分,将上、下、左、右、前、后当作一个整体去记忆。根据汉民族语言的习惯,上、下、左、右、前、后这些空间词通常是作为一组方位词一起被汉民族人认知的。因此,在汉民族中,关于上、下、左、右、前、后的隐喻均十分丰富且用途广泛。比如:汉语中会用上下来表示森严的阶级关系,上下级关系非常明显;上和下还广泛应用于日常称呼当中,如上天、上宾、下官、下人、在下等。除此以外,上下还可以表示时间或次序居前与后的,如上世之士,东方千余骑,夫婿居上头,上下五千年,下一季度等。而除了上、下以外,左与右也常被应用于等级阶层上的划分,例如:左将军右将军就不仅隐喻着职位的区分,更是隐喻着地位之不同。可见,汉语的空间隐喻中垂直与水平概念一般交相使用,并无明显的区分。

二、文化的影响

中西方文化迥然,这一点也深深影响着英汉两族人民对于空间的认知。

西方民族信奉和崇拜上帝,因此英民族的宗教信仰使其人民形成了清晰的三界垂直的空间方位概念,即:天堂、人间和地狱。这种垂直维度的区分体现在方方面面,比如西方的素描要求垂直或水平线条的细致划分。而汉民族则信仰佛自在我心,其人民对于垂直和水平的认知与汉民族几千年形成的文化与空间观念相契合。汉民族最初信奉天圆地方的盖天说,后又逐渐演化为浑天说,最终形成了空间无量化的观念,体现了空间观念中的无极。汉民族的主体空间观念为万物一体,天人合一,自此形成了独特的以人/ 物为参照维度。而且汉民族的主体文化并不提倡鬼神论,因此在文化生活中很少强调三界垂直的空间概念。汉民族区分以物为参照和以观察者为参照与汉民族语言及其文化都有着密切的关系。汉语在做空间描述时运用的手法体现了这一空间认知主题,而汉民族对于物和心的区分也不断强化了其对以物为参照和以自身为参照的关注,从而形成了这一空间认知主题。在语用层面上,汉语的空间隐喻比英语的空间隐喻更加繁杂而丰富。相比之下,汉民族更经常用空间词来隐喻辈分、尊卑、等级、地位、官职等,这些都与东西方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差异密不可分。

因此,可以预期英民族讲话者的空间认知主题必然与汉民族讲话者不同,英美文化和汉文化的差异影响了不同国家和人民的空间概念建构。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得出结论:英汉不同的语言和文化对两国人民空间主题认知及空间概念建构产生了极其重要的影响。虽然在二十一世纪的今天,英汉两民族早已发生了语言与文化的大融合,但他们对于空间隐喻的认知仍受本民族语言和文化的影响。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3

标签:论文   语言论文   语言文化   认知   语言   汉民   汉语   文化   维度   空间   英汉   概念   民族   主题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