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方文化对建筑屋顶的演变影响

中西方文化对建筑屋顶的演变影响

【摘要】:建筑除了满足人类最基本的需要之外,它还能反映当时的时代和地方的多方面的生活状况、政治和经济制度。在文化方面,建筑也有很高的代表性。屋顶,作为建筑的第五立面,是建筑形象中最具表现力和个性的部位,因此研究建筑屋顶的文化有着深远的意义。本文试图通过不同的中西方文化对建筑屋顶的特性进行分析,探求屋顶的发展演变规律。

【关键词】:建筑;屋顶;文化;中西方

wWw.LWlm.com

前言

《中国建筑艺术二十讲》中对“建筑是什么”阐述的尤为全面:建筑除了满足人类最基本的需要之外,它还能反映当时的时代和地方的多方面的生活状况、政治和经济制度。在文化方面,建筑也有很高的代表性。例如,封建时期各国巍峨的宫殿,坚强的堡垒,不同程度的资本主义社会里的拥挤的工业区和紊乱的商业街市。中国过去的半封建半殖民地时期的通商口岸,充满西式的租界街市,和不西不中的中国买办势力地区内的各种建筑,都反映着当时的经济政治情况,也是显示帝国主义文化入侵中国的最真切的证据。建筑本身可以承载大量的特殊信息,既是一种实用的工具,又是一种有表现力的语言。建筑史就是这样一部文化演变的历史。

1屋顶的定义

《中国大百科全书》中对“屋顶”的定义是:“房屋上层起覆盖作用的维护结构,又称屋盖”。“屋顶”泛指建筑覆盖于墙、柱等支撑体系之上的部位,是建筑物的重要构成元素,也是建筑物遮风挡雨、采光通风的重要构成部件,还是建筑形象中最具表现力和个性的部位。

古往今来的建筑师都把屋顶作为展现智慧和才华的舞台,为提高屋顶设计的技术水平和艺术价值孜孜不倦的追求着。屋顶不仅是建筑形象的表现,同时还承载着建筑师对艺术的追求、对精神境界的向往。屋顶作为建筑的重要构成元素,通过自身的形态特征向人们传达着其中所蕴含的各种感情,对室内外空间产生着巨大的影响,建筑的某些屋顶形态甚至被人们作为是建筑形态和风格的浓缩。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城市居民的生活空间已向立体化方向发展,作为建筑的制高点和第五立面——屋顶,已经成为表达城市景观形象的重要组成元素。

2中国传统文化对屋顶的影响

2.1中国主要文化思想概述

形成中国文化性质和特征的原因是主客观两个方面。客观上,无可厚非应该是自然。气候条件、地理条件和生态条件。黄河、长江,大块陆地,其东为海,其西为高原和沙漠,朔北寒,南地瘴,因此中原得天独厚。这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最根本的原因。从主观上说,则不能不从早期基因上去着眼。一是文字结构:方块汉字形态,无疑是影响中国人的观念形态的一个重要因素。因为人的思维结构,是由语言(文字、言语)外化着的。第二个基因是人的居住和交往的方式。由于自然形态的客观原因,所以人们的活动方式是内向型模式。内部物质条件的充裕,外部游牧民族远不及,而且也无须象米诺斯或迈锡尼那样进行海上交往,因为中国大块陆地,地大物博,可以无尽享用。第三个基因是生产方式和经济形态,这个内向型要素由上面所说的原因所造成,但一旦形成了生产和经济形态,便由此最终确立文化形态。因为自然的、思维语言结构的和居住交往方式的基因,只是文化的深层原因,直接的根本的原因是由这些深层原因所导致的生产和经济形态。这种内向耗散自活的社会性质,就是中国文化的根本原因。

“天人合一”的思想概念最早是由庄子阐述,后被汉代思想家、阴阳家董仲舒发展为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体系,并由此构建了中华传统文化的主体。中国人最基本的思维方式,具体表现在天与人的关系上。它认为人与天不是处在一种主体与对象之关系,而是处在一种部分与整体、扭曲与原貌或为学之初与最高境界的关系之中。在自然界中,天地人三者是相应的。《庄子》曰:“天地者,万物之父母也”。《易经》中强调三才之道,将天、地、人并立起来,并将人放在中心地位,这就说明人的地位之重要。天有天之道,天之道在于“始万物”;地有地之道,地之道在于“生万物”。人不仅有人之道,而且人之道的作用就在于“成万物”。再具体地说:天道曰阴阳,地道曰柔刚,人道曰仁义。天地人三者虽各有其道,但又是相互对应、相互联系的。这不仅是一种“同与应”的关系,而且是一种内在的生成关系和实现原则。天地之道是生成原则,人之道是实现原则,二者缺一不可。

2.2“天人合一”对建筑屋顶的影响

“天人合一”说对中国古代建筑屋顶文化影响十分深刻持久。它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强调二者处于一个有机整体中,在建筑屋顶中表现为追求“人-建筑-自然环境”的和谐统一。屋顶的布局与设计应顺着

地形、绿化等自然环境,达到人为与自然的协调。中国的佛教石窟、陕北的窑洞等建筑中关于屋顶的处理就精妙的应用了顺应自然的法则。模仿自然wWw.LWlm.com

,巧妙地吸取自然的形式,使建筑与自然达到统一。这一点在园林建筑中尤为突出。以石、木、池象征自然中的山、林、湖、海,把自然引入院内,意味着自然对人造环境的亲昵。北宋皇帝赵佶虽然不能算是一位出色的政治家,但是作为一名艺术家、建筑师理应被载入史册。酷爱艺术的赵佶亲自主持设计的艮岳,这个园林巧妙的应用了师法自然的原则,将各地的园林山水汇聚一堂。有亭、有楼、有榭、有馆……各种屋顶宛若天工,相辅相成。“中国式的建筑美”可以说主要是由儒学思规范而成的,其平稳、冷静、自持、静穆、壮阔甚至伟大。

3西方文化对屋顶的影响

西方文明的源头有二,一是古希腊文明,一是基督文明。古希腊文明中特有的一种是酒神文化,酒神狄俄尼索斯象征着享乐主义与个人主义,这种享乐与丰收、富饶联系在一起,因而是明快、健康、乐观、积极的。古希腊神话中的诸神有着人的七情六欲,也折射出这种享乐主义与个人主义。于是自然的,在古希腊的建筑屋顶当中我们可以看到神庙建筑的屋顶被赋予了人体之美,几何之美。民主与科学的源头在古希腊,继承了希腊精神的罗马人又发展了法治精神,这些共同构成了现代社会运行的基石。欧洲人较重视形式逻辑,讲求逼真,依仗论证,注重体现几何分析性,在屋顶建筑的艺术构思与总体布局上较为强调对称、具象以及模拟几何图案美。对于理想美的追求在古希腊的建筑屋顶中表现得十分突出。建筑屋顶本身单纯、简洁、充分表现结构构件的美。古罗马建筑当中的屋顶在当时文化的影响之下可以说是西方建筑当中最辉煌的一章,说它是奇迹也不过分。古罗马帝国是一个庞大的奴隶制国家,其版图范围极为辽阔,统治阶级的那种征服一切、扩张领土的野心决定了其建筑屋顶体量的宏伟巨大性,以标榜其帝国的雄伟实力,“大”是古罗马建筑屋顶的特征。罗马人是伟大的建设者,通过周密的组织,高超的技术,营造了伟大的罗马,伟大的建筑,伟大的屋顶。

西方的基督文明贯穿了罗马帝国之后的上千年时间,对上帝信仰的力量是建筑屋顶创造活动中最大的动力。基督文明引领着整个西方建筑屋顶经历了风格迥异的不同历史时期,西方建筑屋顶在其每一发展阶段的特征差别都十分显著。从整体上来看,这个时期的西方建筑屋顶的一个特点是开放、轩敞、一览无余。基督文明不但引领着宗教文化还同时对世俗产生着重重影响。中世纪的一切社会意识形态,包括艺术与哲学都要为教会服务,基督教的统治地位决定了中世纪文化艺术发展的主方向,建筑绘画雕塑等艺术形式都烙上了宗教的影子,艺术依附于宗教而存在,而建筑屋顶不可避免的打上了“基督制造”的烙印。

西方从古希腊的一元论到黑格尔的二元论再到20世纪的多元论,其形式始终处于否定的自主性的前进之中。西方从实体出发,通过逻辑和分析极大地发展了建筑屋顶的形式范畴。 4结语

“文化就像上帝和政治一样,是无处不在的”。文化是人类的文明在进步尺度上的外化。但建筑文化又有二重性,一是它自身是一种文化,通过建筑屋顶,表述着人类的文明,或者说物化着人类历史。任何一种文化,都在空间中进行,因此建筑屋顶又间接地映射着其他文化。建筑屋顶表述着作为自身的文化,表述一个地域的建筑文化。建筑也表述一个历史的建筑文化。它还表述一个门类的建筑文化。建筑作为表述它自身的文化语言,正是这样一个网络关系。在一个具体的建筑中,其形式语言就由这种网络组合起来。每个民族都有其文化特征,它们又在不断地演变,尤其是在革命和急剧发展的时期。这种文化特征及其演变,必然要在建筑屋顶中有所反映。建筑屋顶与文化,两者都是纷繁复杂,包揽万象的巨系统。建筑屋顶的系统包括有自然环境、社会因素、经济状况、历史文脉等等;文化的系统有哲学、人类学、伦理学、美学等等。两者都处在动态变化,生生不息的过程中,其概念定义及相互关系的探讨是人类永恒的话题之一。

中西建筑文化同为全人类共有的财富。继承和发展、学习和交流,是当今世界建筑屋顶设计的主流。一味地排外或抄袭,都是不可取的。因此,我们在继承本民族文化的同时,必须虚心学习吸收其他民族文化的精华,共建人类美好的家园。

参考文献: [2]赵绪成. 当代建筑文化闲谈[J].建筑与文化,2006,(2):104-105

[3]侯永强,王芳,巩玉发,wWw.LWlm.com

罗玲玲. 古建筑与观念关系的探讨[J].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2006,24(5):700-702

[4]郭仕群. 浅析东西方文化差异及其对建筑的影响[J].工程建设与设计,2003, (2):3-4

[5]王丽君. 文化建筑-城市复兴的引擎[J].华中建筑,2007,25 (6):12-14

[6]许桂平. 我国古代建筑中的屋顶装饰件-吻和兽[J].山西建筑,2003,29 (4):9-10

[7]张蔚. 西方建筑空间的文化观[J].华中建筑,2007,25 (4):1-3 [9]黄险峰. 中西建筑文化差异之比较的探讨[J].华中建筑,2003,21 (5):35-37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8

标签:论文   文化论文   西方文化   古罗马   屋顶   古希腊   基督   建筑   文化   中西方   中国   形态   原因   自然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