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中国传统华夷之辨研究综述

论文 关键词:华夷之辨;总体脉络;宋代

论文摘要:传统华夷之辨形成于春秋战国时期, 发展 至近代,这个漫长的过程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曲折发展。学界对于华夷之辨的研究起步早,成果丰,本文拟对学术界的主流观点进行梳理,并着重整理对于宋代华夷之辨的探讨。

学术界对于华夷之辨民族观的研究起步较早,成果颇丰。虽然少有专著来论述华夷之辨,但是很多论著,比如:顾颉刚、史念海的《 中国 疆域沿革史》、张厉生《中国之民族思想与民族气节》、安介生《 历史 民族地理》、田继周《中国历代民族政策研究》等,都把华夷之辨民族观作为十分重要的部分进行了论述;至于专门探讨华夷之辨的学术论文便屡见不鲜了。由于数量巨大,笔者这里只就华夷之辨的总体发展脉络和宋代华夷之辨的研究这两个方面呢进行梳理。

一、总体脉络研究

对华夷之辨从产生到发展的总体梳理,学界有一致认同,但是也因角度不同存在一些争议。张鸿雁,傅兆君在《论传统夷夏观的演变及其对近代社会民族观的影响》①中认为周之前,华夷之辨并不严格,是周代的“内外服”制催化了华夷之辨观念的产生。华夷之辨定型于春秋战国时代,深化于秦汉时期,强化于魏晋南北朝,并在隋唐时期转化。近代,“华夏”已经不是专指汉族了,而是指整个中华民族,传统.夷夏观从根本上被否定了。陈琳国《论中国古代民族观的形成和发展》乳一文围绕民族观的形成、发展和影响展开,在西周以前,夷夏之辨并不严格,华夏族在春秋时期形成,夷夏观也随之产生。尊夏贱夷、内诸夏而外夷狄、以夏变夏是夷夏观的三个内容。司马迁在《史记》中摈弃民族偏见对传统夷夏观是一种突破,而唐太宗的“四夷一家”的思想为夷夏观注入新内容。五代以后,民族观发生了重大变化,其原因在于少数民族活跃,民族矛盾突出,总体趋势是民族歧视不断淡化,平等的进步观念开始产生。彭建英‘提出中国古代民族观的核心内容就是夷夏观。中国古代传统夷夏观在先秦时期开始逐渐形成,包括了夷夏对立和夷夏一体两个基本对立面。五帝时代就有了“华族”和“夷族”的雏形,夷夏观开始萌芽,并在三代时期有了进一步发展,西周时得以强化。这种强化趋势一致持续到魏晋南北朝。直到隋唐时期。“夷夏一统”的思想使得传统夷夏观有所淡化。宋、元、明、清时期夷夏观因为民族关系的紧张而被强化。直到近代,“夷”的概念发生本质变化,开始成为西方入侵者的代称,传统夷夏观又走向淡化。姜建设认为夷夏之辨伴随着华夏民族的形成而产生。锋焘在《艰难的抉择与融合——浅论“华夷之辨”观念对中华民族史的负面影响》。中提出华夷之辨源于先秦时代产生的“夷”与“夏”的区分观念。李大龙在《传统夷夏观与中国疆域的形成——中国疆域形成理论探讨之一》 文中提出夷夏观是“天下”观念的重要组成部分,最早在华夏族中诞生,“华夷之辨”和“用夏变夷”是其中两项重要的内容。并对华夷之辨进行了概念的解释。在汉族为主体的王朝中,秦汉时期以文化区分民族。到魏晋南北朝时期转变为贵中华、贱夷狄。唐代华夷之辨还是存在的。宋、明两代不仅继承了华夷之辨的思想,并且进一步加强了民族歧视。边疆民族所建立的王朝则彻底否定“贵中华,贱夷狄”,谋求“华夏正统”的地位。华夷之辨在清朝遭到最严重的打击。王保国认为春秋战国时期中原王朝对华、夷有了明确的文化界定,魏晋时期是“夷夏之辨”的高峰,宋辽金元对峙时期的华夷之辨也十分激烈,元朝统治者极力树立自己的正统地位,明代朱元璋开始称“华夷一家”,清代则否定民族间的差别与歧视。

二、断代(宋代)研究

宋代的华夷之辨是学术界争论的焦点之一,主要的分歧在于宋代华夷之辨到底是转严,还是松动的问题。

持华夷之辨转严观点的有彭建英、李大龙、王保国等;吴怀祺主编的《 中国 文化通史·两宋卷》中提到“华夷之辨具有地域和文化两方面的意义”,并在书中举南宋永康人陈亮一再上书力主抗金,反对议和为例,其鲜明的 政治 态度、价值观念和荣辱 哲学 ,是北宋以来华夷之辨的一种外在表现。

张文、马强一致赞同古代中原对南方和西南地区“瘴气”、“瘴病”的偏见更多是一种文化上的歧视。马强进一步指出唐宋士大夫增多了对南方地区的了解后,在服饰饮食 音乐 等方面的态度有了转变,华夷之辨虽然在唐宋时期仍然占据主导地位,但随着民族交往了解的加深,民族歧视开始消融。陈佳华在文章中谈到宋朝统治集团所持的民族观是传统的大汉族主义民族观,视汉族为正统,嫡出,视少数民族为夷狄、四夷或蛮,庶出,因此以正统自居。但是,在多民族政权存在的情况下,赵宋的传统民族观亦受到严重冲击而转为现实的态度,多中心的民族观形成。“辽、金兴起与宋为南北朝,随着社会的 发展 变化,人们的思想意识也有所改变,在祖国的疆域内,出现了不分华夷,不分中外,多种制度并存的局面。……这种‘华夷无间’,南北一家的兄弟民族观念,随着民族融合的进一步发展,都成为中华民族的共同成员”李珍在‘试论辽宋夏金时期的民族史观》u中也持“华夷之辨淡化”的观点。

学界对华夷之辨的探讨不断有新成果的出现。对华夷之辨的把握有利于总体上梳理中国古代民族观的脉络,进而对处理民族关系有着非常现实的意义。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3

标签:论文   文化论文   传统文化   汉族   华夏   疆域   脉络   宋代   中国传统   中国   观念   时期   传统   民族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