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文化与大学校园文化构建的方法与途径

传统文化与大学校园文化构建的方法与途径

摘 要:大学校园文化的基本功能是传承与发扬,大学校园文化精神正源于中国几千年的优秀传统文化,传统文化精髓应该是大学校园文化精神的根wWw.LWlm.com性所在。传统文化的学习与践行,有助于完善大学生人格,增强自身对本民族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本文对传统文化精髓与大学校园文化统构的途径进行了探讨和思考。

关键词:传统文化;大学校园文化;大学精神;统构

中国传统文化底蕴厚重,格调高雅,积淀和蕴涵着中国人的经验和智慧,是我们中华民族最为宝贵的精神支柱和文化遗产。传统文化在大学校园文化中一度遭受了某种程度的“失落”。在传统文化与外来文化的夹缝中,部分大学生对西方文化趋之若鹜、顶礼膜拜,而没有看到传统文化中积淀的勃勃生机和价值精华。弘扬民族精神,增强大学生对本民族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必须要构建起有效的途径来使传统文化科学地回归校园,回归青年学生的心灵深处。

一、明确观念,正本清源

目前国内学者和教育工作者对大学校园文化的内涵还没有统一的看法。但大学校园文化总归是一个学校的精神之所在,是一个学校的灵魂,包括学校的治学精神、民主气氛、管理体制、学术氛围、学生活动等。它将对学生的道德人格、伦理规范、思维方式等产生深刻影响,同时又能促进学校事业全面和谐有序发展,增强学校创造活力。大学校园文化精神正源于中国几千年的优秀传统文化,传统文化精髓应该是大学校园文化精神的根性所在。以往我们对传统文化存在一定的误解,认为它与当代社会生活已经没有那么紧密的联系了,仁、义、礼、智、信已经过时,传统文化仅仅表现为历史、建筑、民俗、手工艺、曲艺等表层形态。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认知与践行的缺失是造成当代中国大学生文化心理认同不足、本土文化自信心欠缺、甚至崇尚西方文化现象的根本原因。因此,实现传统文化精髓与大学校园文化的统构首先要明确观念,正本清源。厘清大学生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某些狭隘、肤浅的认识,重塑大学生对于本民族文化的自信心和认同感。加强大学校园文化建设,繁荣校园文化,应该以优秀传统文化为基点,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的优秀思想与西方大学精神中的精华有机地融合,实现大学校园文化多元并举,突出传统。实践上密切关注大学生文化心态,关注大学校园文化动态,促使中国大学精神发扬光大。

二、建立组织高素质的教育团队

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如何把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渗入大学校园文化建设中,是关系到中华民族前途和命运的方向性大问题。学贯古今,会通中西,既保持自身的历史文化精华,又吸收西方的现代文明成果,努力建构既有传统底蕴又有时代气息的大学精神,是每个高教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建立组织一支专兼职相结合的高素质的教育团队刻不容缓。虽然大多数高校教师受过传统文化的浸染和学习,但崇尚学术、探求真理的大学精神对讲授中国传统文化课程的教师提出了更高要求,不仅要精通中国传统文化,而且还要融会贯通解读中国传统文化与大学人文精神。因此,有必要针对此类课程教师的特殊需求,通过优选师资、岗前培训、专业进修、文化体验、课题研究等方式从整体上提高师资队伍业务水平。

三、优化课程设置

现今国内大学专门介绍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课程相对较少,当代大学生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了解也不够深入,甚至缺乏热情或存在误区。校园文化活动中渗透过多的流行元素或商业元素而导致传统文化缺失,除了国画、书法、太极拳、京剧等文化艺术外更需要加强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思想精髓的学习。笔者认为,学校领导应高度重视大学生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学习,不能把大学生学习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看作是课外可有可无的消遣,应纳入教学计划。课程范围应包括古代哲学、文学、艺术、科技、宗教、道德、教育等领域的思想。可针对文理工科不同情况开设不同形式的传统文化课程,将《中华文明史》《中国历史文化》《中国文化概论》《中华民俗风情》《名胜古迹赏析与风俗文化》《唐宋诗词鉴赏》《中国传统道德专题》《中国传统法律文化专题》《中国历史文化名人专题》《中国古代思想史》等作为必修课、任选课或公共选修课;可经常举办《周易》《论语》《诗经》等“中国文化要籍导读”讲座,这是对大学生开展传统文化教育最直接、最迅捷的手段。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思想融入教学内容,在传承中华文明的同时也提高了大学生的文化素养,提升了校园文化的品味。

四、优秀的传统意识贯穿学生活动中

第一,积极鼓励和支持学生创办、参与和发展文化社团。如国学社、知行社、书法绘画协会、剪纸协会、大学生艺术团等可作为大学常设社团。大学生社团的宗旨应该是:汲取中国传统文化精髓与现代社会多元文化相结合,辅助大学教育,培养同学生活及以后工作中做人做事的“永恒的道德精神”,完善大学生人格,践行忠贞爱国、自强不息、求知进取、孝亲尊师、仁爱和谐之传统文化精神。

第二,开展各色主题活动。在活动中体现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元素,而不是单纯地展示表层文化形

态。如在大学生文化艺术节期间,组织博览课堂、书画展览wWw.LWlm.com、主题征文、经典诵读、才艺表演等。这样的校园文化活动学生既喜闻乐见又能广泛参与,既耳濡目染又潜移默化。有不少从世界名牌大学出来的学生认为,他们不是被“教”出来的,而是被“熏”出来的。通过主题活动,营造浓厚的人文教育氛围,让学生在审美中受到传统文化熏陶,最终使文化活动所蕴含的传统文化精髓,在学生身上得到内化和升华。

第三,各活动小组积极开展相关文化体验活动,解读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如中国传统文化兴趣小组以“研习国学经典之奥义,探寻华夏复兴之正道”为主旨,致力于传统智慧伦理的学习与传承。可以坚持到小学义务讲授《弟子规》《论语》等传统文化经典篇章,向学生展示中国传统节日的由来、风俗习惯及相关的传说诗词等;还可以利用寒暑假大学生社会实践到乡村宣讲中国传统文化,以期在社会上努力唤起大众对传统文化的关注。

五、与企事业单位合作

文化制胜已成为企事业单位管理变革的法宝。博大精深的中华传统文化蕴涵着丰富的人文精神,先进的企事业单位充分汲取其营养和精髓,构建出具有创新精神、团队精神与和谐精神的企事业文化,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苟日新,日日新”激励职员在实践中碰撞出创新的灵感火花,为构建传承过去、面向未来的企事业文化提供了浓厚的文化积淀。“二人同心,其利断金”“万人操弓,共射一招,招无不中”处处蕴含着“人心齐,泰山移”的思想,强调同舟共济、荣辱与共的团队精神。“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和乃生,不和不生”强调以和为贵,和谐是万物生存和发展的原则,和谐的劳企关系和人际关系是增强企事业的凝聚力和向心力的必然途径。大学与先进的企事业单位合作,结合企事业单位文化激励在校学生,在大学校园传承和弘扬传统文化会达到良好效果。

总之,传统文化精髓与大学校园文化的统构可以通过明确观念、组建高素质的教育团队、优化课程设置、学生活动、乃至与企事业单位合作等途径来实现。

参考文献: [2]丁建军:当代大学生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途径探析,中国成人教育,2010(8):74-75.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7

标签:论文   文化论文   传统文化   校园文化   传统   大学   精髓   中国   途径   优秀   精神   大学生   方法   文化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