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文化视角下的现代人居文化批判

传统文化视角下的现代人居文化批判

早在2005年,国务院正式批复了《北京市城市总体规划(2004—2020)》,该规划将首都的城市发展目标明确为“国家首都、国际城市、文化名城、宜居城市”。宜居的城市环境不仅包含城市自然和物理环境建设,也包含城市的社会人文因素,即城市的人性化、归属感和文化味等。所以首都“宜居城市”的战略定位成为文化城市发展的起点。2007年,上海也提出建设“文化大都市”,将城市战略目标定位在精神文化和城市文明等“软实力”方面。2011年10月18日,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全体会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该决定明确了“发掘城市文化资源,发展特色文化产业,建设特色文化城市”的城市发展定位,从而在全国范围内开启了人居建设向文化定位转型的新阶段。

文化人居要求城乡建设不仅仅是物质实体的营造,还要使居住者在其居住环境中获得审美、体验、交流等高层次的精神愉悦享受,即实现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中,从初级到高级的需求。“居者有其屋”(孟子《梁惠王章句上》)仅仅是满足了人们对居住的基本需求,即生理和安全的需求;而对于高层次的情感和归属的需求、尊重的需求和实现自我的需求等则需要在文化人居建设的构架下实现。

文化是指一个国家或民族的历史、地理、风土人情、传统习俗、生活方式、文学艺术、行为规范、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等(泰勒,1871)。它是一个连续不断的动态积累过程,是时代的产物和社会的遗产,具有历史的传承特性。所以,对于现代人居文化,我们需要站在视角更加广阔的传统文化背景下,对其进行构建、审视与评价,从而让现代人居建设向着科学和可持续的方向发展。

一、保护传统文化的物质载体和继承其人居精神

人居文化不同于哲学、宗教、文学等纯粹为了满足人们精神生活的文化,它是需要依托一定的物质空间实体才能呈现的日常生活的文化。大量的古村落、城镇和历史文化街区等正是传统人居文化的物质载体,成为这个地区独有的关于城市的记忆。有关城市的记忆,当代作家冯骥才曾经精辟地阐述:“城市和人一样,也有记忆,因为它有完整的生命历史。从胚胎、童年、兴旺的青年到成熟的今天——这个丰富、多磨而独特的过程全都默默地记忆在它巨大的城市肌体里。一代代人创造了它之后纷纷离去,却把记忆留在了城市中。”

一个地区之所以能够魅力十足,令人心驰向往,最主要的原因是就是拥有历史和文化的记忆。当我们置身于那些文化积淀深厚的地区的时候,脑海中萦绕的就是有关这个城市的多维时空交错呈现的文化演绎。古旧的建筑、悠长的老街、甚至是路边一个不起眼的雕刻作品,因为有了历史的浸染和文化的润泽而变得意义非凡、耐人寻味。“城市是靠记忆而存在的(刘易斯•芒福德)”,城市也是靠着这些“记忆”体现出其文化和精神。这些有关城市的记忆让我们看到了人类自身发展的源流和自身所处的历史坐标点,有助于对柏拉图提出的“我是谁?我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这一人类哲学的重大命题进行思考。

在现代人居建设过程中,为了满足经济发展的需求,这些有关城市记忆的空间被轰然推倒,矗立起的又是怎样的一种城市景观?

美国城市规划专家伊利沙尔说:“让我看看你的城市面孔,我就能说出这个城市在追求什么文化。”我们的城市,追求的又是怎样的一种文化呢?

看看我们的城市环境,城市底蕴和文化随着城市记忆空间的消失已荡然无存。欧陆风格建筑铺天盖地,色彩明丽的方盒子建筑像“浓妆艳抹”的轻佻女子一样伫立街头,搔首弄姿般地吸引人们的注意力。浓艳的城市色彩和伪古典的建筑传递出来的只是一种赤裸裸的“暴发户”文化和审美趣味:显富、摆阔、攀比、争强。城市俨然成了一个争名逐利的竞技场,而建筑就是人们“暴富”心态的真实写照。城市在色彩中遗失了文化,迷失了自己。

老子说:“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田猎令人心发狂(老子 《道德经》第十二章)。” 庄子也说“五色乱目,使目不明……(庄子 《天地篇》)”。

睿智的古人早已提醒我们,纷乱的色彩会混淆人们的视听,单纯朴素的色彩才会创造出环境的和谐与内心的宁静。中国各地的民居,无论是北京的四合院、安徽民居还是客家土楼,多是白墙黑瓦,不施粉黛,素面千年而魅力无穷。正是这些谦逊而内敛的黑、白、灰,描绘出了古人与自然对话的谦卑和睿智。试想一下:无论建筑的色彩多么丰富,难道会比自然界的花草鲜艳吗?所以黑白灰调的建筑拉深了居所与自然环境的景深和层次。而一旦人们在建筑中间穿行生活的时候,素色的建筑又为那些红男绿女充当了完美的布景舞台。几竿修竹、一丛牡丹甚或是几粒怪石,还有什么比朴素的白(或灰)墙更能体现出他们的婀娜、鲜艳和奇特?建筑已然是中华民族人格心理和生存智慧的写照。

其实,世界上没有哪一个民族像中华民族一样善于将单纯的色彩利用的如此纯粹、干净和丰富。中国的书法和水墨绘画仅仅是用黑和白两个鲜明对比的颜色就描绘了一个民族几千年绵延不绝、生生不息的绚烂与斑斓。

传统文化视角下的现代人居凸显的多么地失态和浅薄。

二、传统文化中的朴素生态思想

崇尚自然、热爱自然是中国传统人居文化的重要特征。儒家尊崇“上下与天地同流”(《孟子·尽心上》),道家奉行“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庄子·齐物论》)、“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老子》第25章),这些思想的实质都是把人和天地万物紧密地联系在一起,视为不可分割的共同体。这种“天人合一”的生态观点指导人们在人居建设过程中与自然和谐友好、共生共荣。

古人在选择理想的栖居环境时,要“相其阴阳之和,尝其水泉之味,审其土地之宜,观其水草之饶,然后营邑立城,制里割宅,通田作之道,正阡陌之界……使民乐其处而有长居之心(《汉书•晁错传》)。”在随后的人居建设过程中,要“不堕山(不毁坏山林),不崇薮(不填埋沼泽),不妨川(不障阻川流),不窦泽(不决开湖泊)(《国语•周语》)”,从而实现对自然环境的最大尊重。

现代的人居建设在各种“经济”和“发展”的名目下,一方面从乡村移植来大量的大树甚至古树,造成对乡村环境的破坏;另一方面却对自身环境成长起来的大树又任意砍伐。

南京市为了建设地铁三号线和四号线,需要移植和砍 三、现代人居文化需要市民主体地位的觉醒

“最伟大的建筑大半是社会的产物而不是个人的产物。与其说它们是天才的创作,不如说它们是劳苦大众的艺术结晶。它们是民族的宝藏,世纪的积累,是人类社会才华不断升华所留下的残渣。总之,它们是一种岩层。每个时代的浪潮都给它们增添冲积土,每一代人都在这座纪念性建筑上铺上他们自己的一层土,人类也是这样做的(雨果 《巴黎圣母院》)”。

人民是人居文化创造的能动性主体,他们曾经创造了传统的人居历史和理念,他们也正在塑造着现代的人居文化。时代不断前进,新的事物陆续成长,人居系统变得愈加复杂,涉及到整个人类社会的方方面面。为此更要激发大众的社区参与意识,激发他们对自身所处环境的关心与自我完善。西方谚语说“Citizens build cities”,这正是市民精神的本质和其作为文化主体性价值的体现。

我们欣喜地看到越来越多的市民开始积极地投身到人居建设和文化中来,为了保护一片树木,一个历史街区,甚至是一个便民市场,他们四处奔走,据理力争。他们不是城市的管理者,也不是城市的规划师和建筑师,但是他们生活在这个城市中,经历着这个城市的过去和现在,他们对城市有着深沉的感情,他们需要对城市的未来发出自己的声音,只因为他们对这片土地爱得深沉。

四、结论

中华民族世代繁衍生息在神州大地上,创造了深厚而独特的文化。这些传统文化为现代人居建设和文化理念提供了有益指导和智力支持。现代人居建设在为市民提供“居住”环境的基础上,还要让他们感受到“居住”的尊严、愉悦和幸福,在“居住”中感受到自我价值的实现。这样,人,才可以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上(德国诗人荷尔德林)。城市,才会让生活更美好。

参考文献: [2] 刘元举.城市需要记忆与情感[N].光明日报, 2007-05-25.

[3] 冯雁军.何为宜居城市[N].北京晚报, 2006-04-03.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3

标签:论文   文化论文   传统文化   人居   文化   视角   色彩   需求   记忆   环境   建筑   城市   历史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