述评近年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研究

20世纪90年代以来,特别是进入21世纪以后,随着全球化趋势的加强和影响的日益深入,学术界兴起了一股研究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的热潮。众多学者围绕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这一主题,从不同角度加以分析和考察,促进了对该理论的认识和了解。那么,为什么会出现这股研究热潮,在这股热潮中都研究了哪些问题,在以后的研究中应注意哪些问题,都值得我们去回顾和反思。

一、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研究兴起的背景

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马克思自年轻时起一直到晚年都在孜孜以求的重要课题。纵观马克思一生的理论活动,世界历史理论是他把握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尺度和方法论原则。马克思对人类历史的总结,对资本主义现实的批判以及对人类社会未来发展趋势的展望,在很大程度上都得益于他的世界历史理论。可以说,不了解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就不可能真正完整地理解马克思主义。但在很长一段时间内,由于受历史和时代条件的影响,有关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的研究基本处于空白和被忽视的状态。

20世纪70年代以来,在以信息技术为主要标志的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推动下,全球化进程大大加快。进入90年代以后,随着冷战的结束,各国经济联系日益紧密,国际文化交流日益频繁。人类正处在一个全新的、广泛的、相互作用、相互依赖的全球化体系之中。任何一个国家在制定内外政策时,都不能不考虑全球化及其所带来的新情况、新问题。正是在科学把握时代发展潮流和借鉴历史经验教训的基础上,我国做出了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积极参与到全球化进程中,从而造就了一个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社会主义中国。但我们也必须看到,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既是当代全球化的发起者,也是主导者和受益者,它们凭借其雄厚的科技和资本优势,通过不平等交换,在广大发展中国家获取廉价资源,推销其剩余产品,攫取高额垄断利润。同时,它们利用全球化的机会,不断推销其政治制度和价值观念,力图把自己的政治制度和价值观念全球化。这种状况在21世纪较长的时期里可能还要持续下去。

我国学术界关于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的研究就是在这一时代背景下发生的。一方面,汹涌澎湃的全球化实践,要求我们对全球范围内不同国家、民族的行为模式、价值观念、生活方式以及不同社会制度之间的相互关系做出符合时代的回答;另一方面,不断深入的改革开放实践,要求我们对全球化背景下进行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行哲学的反思;再一方面,作为马克思主义的一个重要范畴,世界历史和现代化实践的关系以及这一范畴在马克思主义中的地位。

二、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研究所涉及的主要问题

(一)关于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的形成和发展过程问题 王学川认为,世界历史理论并不是马克思首创的,其开端可以追溯到近代各种资产阶级思想,包括17世纪意大利思想家维柯开创的近代历史哲学、19世纪圣西门、傅立叶等人所代表的法国空想社会主义以及从康德到黑格尔的德国古典哲学。在这些近代资产阶级思想中都包含着世界历史思想萌芽。这为马克思的世界历史理论的形成提供了直接的思想理论来源。

胡为雄认为,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主要是根据时代的发展和资本主义开始全球性扩张的现实而提出的。即是说,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主要是着眼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开拓及随着这种开拓而来的全球性殖民活动、商业活动。这种殖民活动和商业活动打破了民族之间的闭关自守,使在各民族国家内部生活的人们的社会活动范围空前扩大,使民族、国家之间有限的外部交往转变成世界性的交往,从而使历史成为世界性的历史。

汪信砚从理论与实践的关系入手,认为马克思的世界历史理论不过是对于近代以来人类历史所经历的这一过程及其未来趋向所作的哲学思考。他强调指出,马克思以前的近代西方思想家如维科、伏尔泰、赫尔德、康德、黑格尔等人所提出的世界历史观为马克思的世界历史理论奠定了思想基础。赵凯荣则从历史哲学的角度出发,认为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的形成和发展既与此前世界历史理论的发展相关,更与地理大发现和资本主义工业化、殖民化、全球化历史进程相关。

三、关于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研究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近年来关于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的研究,在取得了一定研究成果的同时,也存在一些需要注意的问题。

(一)注意整体把握和微观分析相结合

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是一个内涵丰富、外延广阔的理论体系。这要求我们在理解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的时候要有体系观念,要善于从整体上把握。目前学术界的研究大都注意到这一点,都力图从整体上把握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以探索其世界观和方法论意义。这为我们完整理解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奠定了基础。但不容忽视的一个现象是,我们在强调从整体上把握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的同时,却忽略了对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的微观分析,这就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我们对马克思世界理论研究的深度。从纵向上看,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贯穿马克思思想发展的全过程,从马克思年轻时期的《德意志意识形态》到晚年的《历史学笔记》,都蕴含着丰富的世界历史理论。由于时代的变化以及马克思本人认识的变化,马克思早年和晚年对世界历史的看法也必然会出现一定的变化。而这种变化以及变化的原因,从目前研究的现状来看,还是缺失的。

从横向上,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内涵比较丰富,学者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对其研究。从目前来看,研究的角度略显集中,如大多集中在历史哲学、社会交往和全球化,缺乏宽阔的视野。同时,学术界对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对马克思、恩格斯本人世界历史理论的研究,而忽视了对其他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如列宁、斯大林、毛泽东的世界历史思想的研究,即使是学术界广泛涉及的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的世界历史思想研究,也大多止于一般性的阐释,而缺乏理论支撑下的系统研究。

(二)注意现实需要和文本研究相结合

理论在一个国家实现的程度,总是取决于理论满足这个国家需要的程度。全球化进程的加快推动了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研究的深入,而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研究的深入对提高我们认识全球化问题的能力也起到了积极作用。但这些研究在互动的关系中也产生了以往马克思主义研究中经常出现的问题一一研究实用主义倾向,即实践中产生什么样的问题,就到马克思那儿找解决问题的理论和方法。

在这样一种学术现实主义的推动下,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研究出现了一种简单化、表面化甚至教条化的现象,如一些学者主要是从宣传和解释现有理论的角度出发,仅仅从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那里找出只言片语或某个结论以论证当精神,是指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中所集中体现的原创性精神,这种精神既是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与近代资产阶级世界历史理论区别之所在,也是当代马克思主义世界历史理论须继承之精神。但从当前的研究现状来看,学术界对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研究一般性研究的多,深入挖掘的少,对其中元典精神研究的就更少。因此,挖掘、概括、体会、运用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元典精神应成为我们今后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9

标签:论文   文化论文   历史学   马克思   理论研究   述评   学术界   马克思主义   近代   近年   哲学   理论   思想   精神   历史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