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背景下的文化多元价值与综合功能探究

摘 要: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有关法律法规强调优秀传统文化应该具有的价值,即历史的、文化的、艺术的和科学的。在庐剧艺术中具体表现为四个方面:一是历史价值,鲜活的历史发展的记忆和特定的民族精神的折射;二是文化价值:独具特色的民族活化石,不断碰撞的文化原生态;三是艺术审美价值,艺术资源的核心地带,审美创造的不竭之源;四是科技价值,文化保护与经济开发良性互动,传承发展与科学利用相得益彰。庐剧艺术浸润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审美和科学等多元价值和综合功能。

关键词:“非遗”;庐剧艺术;历史;文化;艺术审美;科技;价值

庐剧,原名“倒七戏”,是安徽重要的地方戏曲剧种之一,它的俗名众多,诸如“道七戏”“祷祭戏”“小倒戏”“小捣戏”“稻季戏”“小戏”“二小戏”“三小戏”“花篮戏”,“倒祭戏”“小蛮戏”“江北小戏”(江南人称之)及“和州戏”(南京人称之)等。孕育于皖西大别山区,流行于六安、合肥、巢湖、芜湖、滁县、淮南等6个地、市,20多个县的广大城乡,深深地扎根于大别山和淮河沿岸的广大人民群众之中。庐剧以江淮之间的民间歌舞艺术为基础,吸收了湖北花鼓戏、寿县端公戏、江西采茶戏、阜南嗨子戏,乃至京戏、徽剧等艺术,逐步成长起来。庐剧二百余年的孕育、传承、发展的历史,尽管在当今民间戏曲逐渐衰落的状况下,那些来自广大农村的观众,至今对庐剧还是情有独钟,这与区域文化的背景相关。包括大别山区的江淮区域,尤其处于江淮分水岭之处,历史上常遭灾祸,环境恶劣,生存条件极差,目不识丁的农民所占比例较大,对民族民间文化的抉择和接受促使他们难以割舍这块土生土长的文化形式――庐剧。乡村民众是戏曲“枝叶繁茂”的根本,没有人民群众生活的这块土壤的滋养,庐剧就不可能发展到今天。作为田园牧歌式的文化图腾,庐剧融文学、音乐、舞蹈、美术等为一体,凝聚着安徽人民的情感世界和价值观念,具有“吸收”“包容”“创新”的特征。庐剧蕴涵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审美和科技等多元价值体系

作为首批国家级非遗项目名录的庐剧,凝聚着中华民族特有的思维方式、精神价值和文化意识。其价值丰富而多元,蕴含着多样的资源,诸如历史资源、审美资源、文化资源、经济资源、科学资源,教育资源等,并相应地具有认识历史、体验审美、传承文化、创收增益、崇尚科学、提升教育等功能,从而构成了一个多维、立体的综合价值体系,体现了作为中华优秀民间文化的庐剧所具有的多元价值:历史的、文化的、审美的、科学的……在多样化的人类文化中所形成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无不彰显着文化认同和文化自信。人类文化的深厚性和尊重文化的多样性在非遗的传承与保护中凸显其文明素养和民族精神。

一、历史价值:鲜活的历史发展记忆

和特定的民族精神的折射

“非遗”带有特定时代的历史印记,是历史发展的见证,代表着民族精神风貌的文化,承载着丰富的历史内容,反映着老百姓的生存状况、思想情感及其生活变化,折射着群体的社会心态和道德习俗,浓缩着民族特色及其行为模式。通过历代民众的口耳相传和艺人的口传心授而形成的神话传说、民歌谣谚、民族民间文学等活态的民俗文化以及珍贵的文化遗产和巨大的精神食粮。由此可以观照到特定历史阶段的社会生产发展水平和生活方式,乃至组织结构形式、民众之间接触的彼此关系以及特定情感世界、思想禁忌和习俗信仰等。

庐剧剧目题材丰富,其历史题材的剧目大多反映中国历史上反侵略、反压迫的主题或具有生活情趣的内容。丹纳曾在《艺术哲学》一书中论道艺术的起源和发展,同所处的地域关系密切。一般来说,某一区域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常常受到当地的自然地理环境和周围气候元素的制约,从而会形成与之相适应的文化形态,当这种文化形态潜移默化到该区域民众的精神或心理层面时,那种独特的区域色彩和别致的人文风貌便油然而生。

从皖西庐剧的起源、发生到发展的历史来看,至今也有近二百多年了。在早期,庐剧仅仅是普通百姓娱人娱己,或自娱自乐的手段,其扮演的外在形式与表现的内容自然与他们的所经、所知息息相关,表演其实就是他们历史文化的真实记载。许多优秀的传统剧目,都是当地劳动人民在长期生活实践中创造的文明成果和智慧结晶。弘扬真善美,鞭挞假丑恶,民众利用身边发生的事儿,在给人们带来愉悦的同时,也潜移默化地将传统道德准则铭记于民族精神之中。如:庐剧传统剧目(小戏)《皋陶颂》《借罗衣》《姑嫂采茶》《劝小姑》《劝赌》《打烟灯》《杨金花夺帅》《婚考》等;大戏庐剧传统剧目或古装戏《合同记》(又名《王清明招亲》)、《休丁香》、《姊妹冢》《金镯玉环记》(又名《雷宝同投亲》)《金茶花》《点状元》等,从不同角度反映了历史的变迁。这些活生生的历史,以直观形象的活态形式为人们提供了认识历史的条件。

皖西庐剧有幸滋生于大别山革命老区,老区军民为了革命事业的最终胜利付出了不朽的牺牲,同时也涌现出众多可歌可泣的动人事迹和无数革命英烈。这些就成为新社会新时代的戏剧工作者进行创作的最好素材。庐剧经历了几十年的风风雨雨,经过新老庐剧艺人的不懈努力,涌现出大量的讴歌革命战争题材的优秀剧目,如《妈妈》《程红梅》《霜天红叶》《鸳鸯鞋》《刘邓在皖西》《尼姑投军》《红军小辞店》和《杜鹃啼血》等,以及《野菊花》(间接表现革命战争的题材)等新编剧目。其中最重要的三部戏――《程红梅》《妈妈》《霜天红叶》成为记录风雨历程的三部曲。《程红梅》首开西路庐剧发展新天地;《妈妈》将西路庐剧推向鼎盛期,《霜天红叶》呈现西路庐剧风光 。“非遗”的历史价值还在于以民间口传的、质朴活态的存在形式,极大地“弥补官方正史之类史志典籍的不足、遗漏,可以揭破其讳饰,有助于人们更真实、更全面、更接近本原地去认识已逝的历史及文化”[1]P77。

二、文化价值:独具特色的民族活化石,

不断碰撞的文化原生态

丰富的文化资源寓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中,铭刻成多样化的民族文化发展的印记。楚文化与淮夷文化不断地“南来北外”“东西”碰撞,交汇成鲜活生动的“山腔”“水调”,这便是由多种因素的历史积淀、交汇、融合而成的庐剧文化。庐剧的历史虽然不长,但它内在的人文精神、行为范式、生活习惯、言语传承却记录了不同流域种族的聪慧才智的硕果和天才创造的结晶。庐剧来自民间,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是认识这些区域民族文化的活化石,其表演形式和内容无不充分反映了当地的乡俗民风。在声腔方面,皖西庐剧诸多的“花腔”融入并保留了大量的大别山民歌、采茶歌、民间情歌及江淮小调等,潜藏着巨大的文化财富。尤其是一些已消亡多年的古老剧种,有助于在全社会形成文化自觉的原生态的文化基因,如今这些民族传统文化的精髓在庐剧文化的“百花园”里得到了滋养与传承,如解放当初便渐临危的“端公戏”唱腔――“端公调”和“神调”,还有高腔的演唱――帮腔、徒歌、真假声结合,“吆台”及滚唱等伴奏形式。“原生态地反映着该民族的文化身份和特色,放射着该民族思维方式、审美方式、发展方式的神韵,体现了该民族独具特色的文化发展踪迹[2]P77。”

可见,庐剧传统剧目及声腔、曲牌中,储藏了诸多有价值的原生态文化遗产展现出鲜明的文化价值。庐剧的产生离不开大别山区的民歌以及淮河沿岸的花鼓灯歌舞,端公戏、嗨子戏,甚至锣鼓书的唱腔都被它吸入其中,其剧目的江淮地域戏曲文化特点彰显其内。如今文化的创新和发展需要各种文化之间的对话交流,在文化的独特性和多样性的“和而不同”的并存共生中凸显文化的本土化和民族化。尤其面对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汹涌狂潮,倡导不同民族之间的交往,在不同的文化形态、文化模式、文化观念、文化标准方面,不同民族、种群经历不断地碰撞、交叉、渗透、融合,才能构成不可重复、不可替代的独立生成的文化传统体系[3]P78。

三、艺术审美价值:艺术资源的核心地带,

审美创造的不竭之源

“非遗”中表演艺术综合了文学、绘画、雕塑、音乐、舞蹈、书法等众多的艺术元素,大多具有极高的艺术审美价值,是进行艺术研究、美学研究的宝贵资源。庐剧音乐中的主调和花腔成为其声腔艺术的双翼,庐剧唱腔的旋律化和花样性彰显着五彩斑斓的艺术之美。庐剧文学的乡土化和田园牧歌性演绎着大别山区和江淮沿岸的异域风情。庐剧伴奏乐曲的优美与悲情在悠扬的曲牌和高亢的鼓板的混搭中奏响新时代的最强音。丰富多彩的庐剧艺术,展示了两百多年来,四路流派(东路、西路,中路和北路)区域民众的生活面貌和审美情趣,有着极强的艺术创造力和高含量的审美价值。透过庐剧的剧目,可以看出许多姊妹艺术(如采茶戏、花鼓戏、嗨子戏、端公戏等)、相关艺术(大别山民歌、皖西曲艺、六安民俗等)的艺术特征和审美特质。经过创新,庐剧既继承了传统剧目的精华,又融合了兄弟剧种的长处,形成了自己独到别致的艺术风格(或婉转或高亢或舒缓或激昂)和美学品格(如喜剧化的生活小戏和悲剧性的连本大戏)。

长期以来,外地的和当地的一些民间表演艺术互相影响、借用,从而产生了庐剧的雏形,又推动了庐剧的发展。安徽庐剧向北与“花鼓”灯艺术形式互为影响,在安徽西部与楚文化有些艺术形式的接触,在安徽南部又与徽文化有些艺术形式的相通。安徽境内庐剧的三路流派中,西路是其主要发源地,中路则是其流行的核心地带,东路是其流行范围的扩张和延伸。作为主要发源地的皖西庐剧就是多种文化艺术的融合和创新,具有综合的艺术价值。庐剧中,大量的传统剧目和现代戏剧本,无不凝聚着历史上“不同时代、不同民族的人民大众的智慧和心血。按照当时审美风尚、美的标准创作的艺术产品,它们能流传到今天,说明其审美水平和创造美的能力得到了历史上不同时代人们的认可、接受和赞美、欣赏,因而具有极高的审美价值,也值得今天的人们去认识、欣赏和研究[4]P94”。

非遗中,不仅雅俗共赏的民族民间文学和表演艺术有审美价值,而且民间大众文化、社风民俗、织染服饰、喜丧礼仪等也普遍涉及美的内蕴,具有重要的艺术审美价值。它们反映和表现了不同地区、不同时代、不同民族的聪明才智和艺术创造,是这些民族的艺术存在的鲜活的见证,成了民族文化、民族艺术的活态瑰宝,乃至全人类值得骄傲的活化石。由此,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安徽庐剧,其丰富的艺术资源是人类艺术创作之源,是不同民族接触的艺术、文化得以发展的土壤,是不同时代、不同民族的审美观念和艺术情趣得以彰显的“孵化箱”。

四、科技价值:文化保护与经济开发良性互动,

传承发展与科学利用相得益彰

我国有关“非遗”法律明文规定了保护工作的指导方针,是“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这里之所以提到要“合理利用”,就是因为非遗中含有不同程度的科学因素和利用成分,潜藏着科学价值和由技术带来的经济价值。因此,在非遗保护过程中,进行经济开发甚至进行产业化经营成为可能,但是为防止因过分追求经济效益而过度开发,从而损害了非遗的保护问题,便用“保护为主”“合理利用”的条文来规范经济开发的力度,从而达到文化保护与经济开发的良性互动,使传承发展与科学利用相得益彰。作为非遗的庐剧同样具有科学价值和经济价值。庐剧的舞台表演综合艺术性决定了它具有更多的、更鲜明的跨学科、跨领域的认知属性和文化特征。庐剧的综合性、集体性、时空性等特征,又突出了认知方式,增加了认知内容。从庐剧的案头之作到舞台搬演,唱、念、做、舞的成分形式美的演艺无不保留和反映着对历史上不同时期生产力发展状况、科技发展程度以及创造能力和认识水平,这种认识能力的深化拓展,乃至文化空间(场地)的原生态性,无不成为后人获取科技资料、掌握科技信息的基本途径之一[5]P84。

“非遗”不仅具有广泛多样的社会功能和价值,发挥其现实功用,而且具有丰厚的经济价值,“……在有效保护的基础上,合理利用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开发具有地方特色、民族特色和市场潜力的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6]P8”。

因此,对非遗中的经济资源加以合理开发要以做好抢救与保护为前提。在商品化市场经济背景下,一方面要科学利用经济价值,另一方面又要考虑从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的角度去充分利用丰富的非遗资源。《关于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的指导意见》中指出:“在具有生产性质的实践过程中,以保护非遗的真实性、整体性和传承性为核心,以有效传承非遗技艺为前提,借助生产、流通、销售等手段,将非遗及其资源转化为文化产品的保护方式[7] P56”。

参考文献:

[1] [2] [3] [4] [5]王文章主编.非物质文化遗产概论(修订版)[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3.

[6][7]文化部非物质文化遗产司主编.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法律法规资料汇编[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13.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0

标签:论文   文化论文   文化研究   小戏   价值   文化   剧目   文化遗产   民族   功能   科学   艺术   城市   历史   资源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