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教学中传承传统文化的途径和方法

中华民族历史悠久,文化底蕴非常深厚,我们也一直秉承着发扬传统文化的原则,将古代的文明发扬至今,而作为初中语文教学来说,传统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让学生可以在学习的过程中更好的体会到中华民族悠久历史的丰富多彩是非常有意义的。在整个语文教学过程中,我们的语文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自身的语文素养,这也是为学生今后的发展奠定基础,让学生可以更好的传承发扬我中华民族的悠久历史文化,这也是我国初中语文教育教学的最终目标。

1.在我国语文教学中传承传统文化的意义

1.1利于培养学生的道德素质和审美观

传统文化从某种程度上也能够体现出人们的道德水平,在我国的古代传统文化中,人们更加注重自身的文化素养和思想素质的提升。而我們的初中学生正好处于思想意识和文化积累的关键时期,因此开展传统文化教育对学生的实际发展来说意义是非常大的。

1.2利于帮助初中学生形成自己的人文观念

中学生正好处于个人内涵形成的关键时期,这时候的学生对外界的一切事物都是非常感兴趣的,这一时期又正好是增强自身感性认识的关键时期。在这一时期为学生传承传统文化可以让学生更多的了解我国的传统文化,让学生可以在语文学习中不断感受中华民族悠久文化的内涵。进而达到熏陶学生,提高学生语文综合水平的目的。

1.3利于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我国的传统文化主要集中在仁爱上,通过对初中语文教学的学习,可以让这些仁爱思想深入到学生的内心中,由于中学生正好处于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的时期,这一时期对学生的教育是非常重要的,我们的初中语文教师通过向学生讲解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来帮助学生去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进而达到促进学生良性发展的作用。

2.在初中语文教学中传承传统文化的相关方法

2.1针对初中生开展古诗文情境解读

在我国的传统文化中,古诗文是一类非常有代表性的知识体系,可以说古诗文是我国传统文化的象征之一,通过对古诗文的了解发现,很多的文人都是通过古诗文来表达自己的情感的,这其中有对自身遭遇的愤慨,有对国家兴亡的带有,有对友人分别的感伤,有对繁华城市的向往,很多的文人也都是通过古诗文来表达自己的希望的。所以我们的语文教师在利用语文教学来传承传统文化的时候,可以对古诗文的情境进行解读来开展相关的教育教学活动。这样也能够提升语文教学的整体效率。

2.2注重对教材中的汉字文化进行挖掘

汉字是中华文化的标志,运用汉字可以让学生更好的体会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因此,为了可以更好地额落实我国当前新课标的实际要求,我们的语文教师需要在实际的教育教学中不断挖掘汉字的潜在价值,进一步加强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汉字本身所包含的文化内涵就非常的丰富,所以带领学生去挖掘汉字文化的背景也是了解我国民族文化的一种全新的方式,除此之外,我们的教师还要不断培养学生对汉字的感性认知,让学生能够了解汉字、喜欢汉字。进而能够更加积极主动的参与到学习中来。

2.3传承传统文化

我们在对学生进行传统文化传承的时候,不要仅仅局限于单一的传承途径,我们的初中语文教师要不断的创新教育教学途径,营造一个良好的传统文化传承氛围,这样学生就可以在学习语文知识的同时,了解我国的传统文化。

2.4活学活用传统文化文化

我们知道教育教学的最终目的就是为了能够将所学的知识真正的运用到实际当中,这也就是人们常说的学以致用。因此我们的语文教师要在初中语文教学中,不断锻炼学生活学活用的能力,通过多种形式来让学生真正的感受到我们的传统文化,进而达到文化传承的目的。

3.结语

初中语文是传承我国传统文化的

主要阶段,这一阶段对于培养学生的民族精神,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来说意义重大,因此,我们的初中语文教师一定要在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充分认识到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开展传统文化传承教学的意义。与此同时还要保证我们的语文教师不断的创新教学形式,将语文教学中的相关内容进行优化处理,并注重语文教材中汉字文化层面的挖掘,进而开展有效的传统文化教学,我们的语文教师还要利用古诗文情境解读来让学生更加全面的了解我国的传统文化,加强对传统文化的认识,最后,我们的语文教师还要开展多元化的教育教学情境,让学生能够将学习到的传统文化真正的运用到实际的生活中,进而达到提升教学效果的目的。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9

标签:论文   文化论文   传统文化   汉字   目的   中华民族   语文教师   初中语文   途径   初中   我国   古诗文   方法   文化   学生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