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德育教育在历史学科教学中的渗透

历史学科中蕴含着丰富的德育素材,由于其以史明理的特点,在德育渗透方面发挥着其他学科无法比拟和替代的作用。

一、历史教学渗透德育教育的优越性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中华民族在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既创造了璀璨夺目的文化又铸就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优良品质,形成了以杰出历史人物为脊梁,以博大精深的思想宝库为源泉和以丰富多彩的文化遗产为特征的精神财富和物质文明。历史是永恒的建设性的道德产物。(杜威语)历史学科渗透德育教育有其独特的优势。

1.容易激发学习兴趣

历史是既往的人类生活,是有人类的活动构成的,具有生动具体、真实可靠的特点。其具体表现在他有时、地、人、事,有纪有据,包罗万象丰富多姿。它不像文学,不允许有艺术的虚构,不饱含感情色彩;也不像哲学,没有抽象枯燥的理论说教,更不能歪曲和杜撰。

历史是一种以事实为训的哲学。因此,对处于正向抽象思维发展,而更多保留着形象思维习惯的学生来说,运用具体生动的历史知识进行德育教育,固然要比其他学科更容易激发学习兴趣,并从中得到思想启迪。

2.容易挖掘德育因素

历史是人类社会的发展过程,它反映的是以往人类活动各个方面历程轨迹的集合。它既有人类长期生长、生活所积累下来的宝贵经验,也有人类在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科技等方面积淀下来的文化知识,历史信息包罗万象、内容丰富多样的特点,赋予了历史学科在德育渗透方面的独特优势,即从丰富多样的历史内容中发掘提炼出丰富多彩的德育素材应用于思想教育。

3.容易选择榜样激励

榜样的激励引导是进行德育教育的最有效手段。单纯地对学生进行道德理论说教,缺乏饱满的情感,显得苍白无力,如果遴选不同历史时期中涌现出的道德模范、道德活动和道德精神并因地制宜适时融会贯通,就能使德育过程中的知、情、意、行丰富饱满,相得益彰,德育的感化教育就会春风化雨,形成自觉。无数杰出的历史人物,他们不仅为人类的进步作出了巨大的贡献,而且在他们身上所体现出来的高尚品质情操,是人类教育和培养下一代的宝贵精神财富。杰出的历史人物不同于文学作品虚构的人物典型,他真实、具体、生动、形象,蕴藏着巨大的社会正能量,易于为学生所领悟和效仿,会产生巨大的感染力和说服力。

4.容易进行人文素养教育

历史是一部丰富的人生教科书,它是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提高人文素养的重要途径。历史学科是一门人文科学,学历史对于提高人们的人文素养、思想境界、完善人格、陶冶情操、塑造美好的心灵、学习做人的品格都有潜移默化的作用。历史知识的学习对于总结人生经验,把握自己的人生,是十分重要的。它有助于学生借鉴历史,选择正确的人生道路,有利于学生们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合理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是对青少年学生进行理想道德教育的一门绝好的教材。

二、历史教学渗透德育内容的途径

历史学科教学中的德育课程资源十分丰富,教师应发挥聪明才智去发掘和整合应用,为德育教育在历史学科中的有机融合和渗透服务。

1.通过文明史学习,培育民族精神

民族精神是指一个民族在长期共同生活和社会实践中形成的为本民族大多数成员所认同的价值取向、思维方式、道德规范、精神气质的总和,是民族文化中固有的并且延绵不断的一种历史文化传统,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

2.通过近现代史学习,树立爱国思想

中国近代史是祖国屈辱的百年史,也是中华民族的抗争史。无数中国人为了挽救民族危亡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抗争,林则徐放眼看世界;关天培、邓世昌、吉鸿昌等勇赴国难,守土保国,甘洒热血的英雄气概;杨靖宇血洒疆场,马本斋率公抗日,据寇诱敌;鲁迅横眉冷对千夫指从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到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取得抗日战争的胜利,再到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的史实,通过回顾历史,挖掘和传承正能量信息,使学生在思想认识上认识到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救中国,才可以摆脱帝国主义的剥削和压迫,只有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激发学生热爱伟大祖国和中国共产党的热情。

3.通过人物故事,形成正确的人生观

历史给人以启迪,启发人们思考人生的目的、意义。张骞不畏艰险通西域;司马迁倾尽心血写《史记》;李时珍用毕生精力写成《本草纲目》;曹雪芹数易其稿铸就《红楼梦》;孙中山百折不挠从事民主革命;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领袖,前赴后继,力挽狂澜为祖国谋福祉为人民谋幸福历史长河中众多的仁人志士,只所以名载史册,流芳千古,是因为他们对人类作出了伟大的贡献,诠释了人生的意义和价值。了解了众多的历史伟大人物人生观的诠释,对学生科学人生观的形成就水到渠成,点石成金。

4.通过优秀事迹,增强创新意识

古往今来,人类光辉灿烂的思想文化,高度发达的科学技术成就,无不闪耀着创新的光芒,中国历史介绍了很多突出的科学技术成就和文化艺术成就,涌现出来众多的科学家、艺术家和思想家的优秀事迹。在感受辉煌灿烂文明的同时学习他们勤奋认真,科学求实,执着追求,勇于实践,敢于创新的精神品质,追寻其成长成才和成功的光辉历程,从中受到启迪和教育。

5.通过品读人物,启航学生未来

品读历史人物事业的成败得失,让学生懂得培养良好道德品质对事业成功的重要作用。

6.通过崇尚美德,弘扬社会公德

我国素以礼仪之邦著称,古代孔融让梨,廉颇负荆请罪已成千古传诵的佳话;革命战争年代,英雄先辈把生的希望让给别人,死的威胁留给自己,取义成仁,革命理想高于天;社会主义建设时期,雷锋、孔繁森、焦裕禄的事迹更是家喻户晓;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美德妇孺皆知,影响深远。历史学科涉猎的社會公德内容丰富广泛。通过史实教育使学生自觉做到礼貌谦让,团结友爱,乐于助人,尊老爱幼,爱护公物等学习生活中待人接物的良好品质。

总之,历史教材中的德育素材十分丰富,只要在教学中充分挖掘,把握好时机,适时适度的滴点渗透,持之以恒,一定能使学生在历史教学中接受知识,陶冶情操,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8

标签:论文   文化论文   历史学   学科   中国共产党   历史   历史人物   德育   人生观   人类   德育教育   精神   人生   学生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