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工业4.0时代我国机械设计及自动化发展

德国制造业是世界上最具竞争力的产业部门,2014年德国政府正式提出了大力发展工业4.0的战略,中国政府也提出了中国制造2025的发展规划,美国、日本、英国等国家也先后提出了新时期的工业化设想。那么,我国工业产业中的机械设计及自动化专业应该走向何方呢?

一、工业4.0时代对世界各国的影响

当前随着世界经济全球化进程加快,各国经济竞争更加激烈,特别工业领域。18世纪60年代的第一次工业革命英国一枝独秀,把人类社会带入了蒸汽时代并成为了世界工厂;十九世纪六七十年代开始的第二次工业革命美德后来居上,改变了世界力量对比;20世纪中期计算机的发明和应用,标志着人类步入信息时代,这个时代苏联解体,世纪多极化趋势不断加强;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使不同产业之间联系密切、相互渗透,这种量变的积累逐渐引起新的质变,工业4.0时代来临了。

事实上从现在很多国家的宣传来看,4.0时代的变革不仅局限在生产领域,而且是一场深刻的社会变革,国家的经济发展模式、工业发展模式都会发生深刻的社会变化,无疑给每个国家的经济发展带来新的挑战。

二、我国机械设计及自动化面临的挑战

我国机械制造业奠基于一五计划时期,此时机械制造业更多地受苏联模式的影响。而机械制造业真正兴起于改革开放以后,这时从国外引进了先进的技术和设备,产品质量和自动化水平都在提升,并且引起了整个社会的广泛关注;特别随着近几年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对于机械设计及自动化水平的要求越来越高,意味着对我国机械设计和自动化产业提出了更高的挑战。

相对于欧美国家来说,目前我国机械设计和自动化产业起步较晚,所以技术方面相对落后一些。机械设计和自动化产业在人性化和智能化程度上虽然有了长足进步,但与欧美国家相比仍有一定差距。这种差距的缩小不是简单的技术相互累加,而是需要多种先进技术、科学化管理和高素质人才相互之间密切整合交融,才能在量变基础上产生质变。

在先进技术、科学化管理和高素质人才三者之间,我们目前最缺乏的就是高素质人才。首先,随着第三产业快速发展,整个社会对制造业的重视程度下降,学生主动选择机械设计及自动化专业的人数一直呈下降趋势。其次,很多学生大学毕业之后往往在一线工作,而且需要较长的工作时间,意味着一些从事这一行业的人员为了个人发展前途往往不甘心在一线进行踏实研究,导致技术突破方面成果不够,影响我国自主产业发展和进步。

三、工业4.0时代我国机械设计及自动化的应对策略

1.加强自主创新,变中国制造为中国创造。

工业4.0时代的到来,对我国机械设计和自动化产业发展而言是一场严酷的挑战。因为在改革开放近四十年来,我国的机械制造业在飞速发展的同时,复制、跟风和模仿盛行,虽然我们被称之为世界工厂,但有些工厂生产出来的产品大都是山寨货、盗版货或者贴牌货,这些工厂和企业为了所谓的竞争进行低价比拼,或者在广告和炒作上投入大笔资金,而在技术研发和改进上很少投资。导致很多部门对国外高新技术的依赖程度很高,而自主研发能力和自主创新能力相对于欧美发达国家来说却缺乏竞争力。

基于此,针对工业4.0的浪潮,我们应该立足本国国情,从大局着眼。政府应该适时调整和优化经济结构,通过政策和市场力量,积极引领和扶持那些具有战略意义和自主知识产权的工厂企业,引导他们加强自主创新和科研开发,鼓励他们在工业4.0浪潮中站稳步伐,逐步迎头超越;国有企业和行业龙头企业更应该紧跟时代步伐,抛弃复制、跟风和模仿等拿来主义做派,加大自主研发投入,重视高端人才培养,积极创造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和品牌,变中国制造为中国创造,引领行业潮流。在这方面,我们的民营行业--华为技术有限公司,为工厂企业树立了一个很好的榜样。我国另一个龙头企业--美的集团,面对我国提出的《中国制造2025》,决心积极投入到这场制造业变革当中,不惜百万年薪积极招聘全球精英学子发展高精尖科技,这样重视和投入无疑给中国机械设计和自动化产业带来了新一轮的发展。

2.重视人才培养,建立工业4.0高端人才库

工业4.0时代的到来对中国制造业发展来说是机遇。是发展和优化我国经济的时代契机,与我国近几年一直倡导的去产能化和产业升级不谋而合,面对这次机遇,我们应该大力发展本国机械设计和自动化产业,让优质工业得到大幅度提高。

对于4.0时代的我国工业发展来说,机械设计和自动化要求自动化程度和智能化程度更高;更突出对个体需求的差异性,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个体人性化需求,需要大量数据和各种先进技术手段作为支撑。机械被称为工程之母,无论是巨大的轮船,还是精致的手机,包括高精的航天飞机及工程建设,都需要机械人才的支持和贡献。可以这么说,数据可以复制,技术可以购买,然而掌控数据和技术的高端人才,还需要国家长期培养,从而形成自己的金字塔式高端人才库。只有我国机械设计及自动化专业能够培养具有机械设计制造基础知识与应用能力的人才,能够培养在工业生产第一线从事机械制造的设计制造、科技开发、应用研究、运行管理和经营销售等方面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才能实现从量变到质变的转化,面对国外竞争对手的冲击时方能立于不败之地。

因此,我们一方面要重视人才培养,特别专业人才培养,这样才能提高整体产业的创新能力,因为创新是国家进步的灵魂。另一方面国家要加大这方面投入,主动适应发展潮流,适应新时期工业化的需求。

四、工业4.0时代下大学生的自我提升

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我们处于闭关锁国状态;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我们是西方列强分割的肥肉;第三次信息革命时,共和国刚刚建立,我们的国家一穷二白、百业待兴。前三次工业革命,我们都错失了。如今,共和国经过六十几年的发展,特别改革开放近四十年来的高速发展,国家经济文化建设日新月异。恰逢此时,我们迎来了工业4.0时代,对于我们国家来说,机遇胜过于挑战。对于在校大学生而言,应把握时机努力学习,积极钻研专业知识,提升自身专业素养,为实现自己的梦想奠定过硬的专业基础。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7

标签:论文   工学论文   其他工学论文   我国   工业   时代   工业革命   人才培养   中国   工厂   产业   国家   人才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