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开-电煤政府指导价问题-综合新能源论文

为了适应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整体需要,根据多年来煤炭价格改革的进程情况,也为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准备条件,从2002年起我国将停止发布电煤政府指导价格。电煤政府指导价格放开之后,将会打破煤炭市场原有的平衡格局,对煤炭、电力和运输将会产生广泛和深刻的影响,这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的必由之路。

当前突出的问题是: 我国电煤的消耗量占煤炭产量的比重很大,电煤价格的变动对电力工业和煤炭工业的影响都是很大的。我国电煤消耗量占煤炭产量的比重1980年约占18%,到2000年己提高到60%,随着能源供应多样化和优质化的进程,将会有更多的煤炭要转换成电力来使用,电煤的比重还将持续上升,电煤价格的变动对电力工业和煤炭工业都会发生重大影响。

我国电力工业和煤炭工业都属于微利或亏损的基础产业,电煤价格的变动对于电力工业和煤炭工业都会产生关键性的影响。我国电力工业是以燃煤的火电为主的,火电中燃油、燃气电厂的比重很小,仅有的一些燃油电厂将要根据国家的节油、代油政策予以关停,2000年全国发电量中火电占81%,水电占17.8%,核电占1.2%。

在燃煤电厂的成本中煤价占有重要的份量。拿2000年来说,全国6000kW及以上人力发电机组发电供热燃煤量接近6亿t原煤,如果每吨原煤价格上升30元,则需多付煤款90亿元,大致相当于国家电力公司全年的利润。

我国的煤炭工业长期严重亏损,今年由于关停小煤窑和煤价的上升,刚刚全行业扭亏,在这种情况下,煤价的涨落会对电力工业和煤炭工业全行业的盈亏产生关键的作用。 我国煤炭国内市场价格高于国际市场价格,加入WTO以后有可能从国外大量进口电煤。

我国煤炭国内市场价格已高于国际市场价格,以精煤为例,国内市场价格高于国际市场价格人民币40-60元/t,出口动力精煤也存在同样情况。进口煤在我国南方地区有较强的价格和质量竞争优势,南方某电厂作过如下比较,1t国外优质煤所转换的电能相当于国内1.17t国内发电用煤的转换量,加上运费。

关税等,每千瓦时电能的成本可以降低0.01元,加入WTO以后进口煤炭关税降低后,成本的降低幅度更大。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国内市场上煤炭价格上涨,我国南方地区就有可能从国外大量进口煤炭,会使国内煤炭供太子求的格局继续发展下去,而且相应的铁路,水运的煤炭运量减少,对我国煤炭工业和运输企业都极为不利。

按照市场经济规律办事,电煤价格低于其他用户用煤是合理。的。

我国以往政府规定电煤指导价低于市场价格10 15元/t,这种差价是完全合理的,因为电煤是大宗批发用户,煤炭、运输企业相应地耗费的成本低,价格也应当低。而煤炭企业总认为电煤价格低一点是对电力工业的优惠,承担了电力和社会改革成本,其实市场经济国家电煤与工业用煤的差价更大。

从1990 1999年部分国家动力煤终端用户价格中可见一斑,我国加入WTO以后各部门煤炭价格也应当与国际价格接轨,见表1。 从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发展的需要和加入WTO以后的变化,在放开电煤政府指导价格的同时,要考虑到我国有许多问题还不能由市场完全解决,还需要国家采取必要的宏观政策调控,避免出现电力、煤炭、运输三败俱伤的现象出现,建议考虑采取以下措施: 1.要整顿煤炭和运输市场。

由于我国目前煤炭价格和运输价格高于国际市场的现实情况,要重视降低煤炭和运输的成本,坚决制止一切乱收费。乱加价的行为,对于过去几年出合的各种加价和行政性收费加以废止,以提高国产煤炭的竞争力。

表 1 1990-1999年部分国家动力煤终端用户价格 1990 1995 1996 1997 1999 工业 发电 工业 发电 工业 发电 工业 发电 工业 发电美国 37.00 33.67 35.7 30.1 35.6 29.5 34.9 29.5 34.9 27.9英国 79.30 77.7 58.8 55.4 55.2 54.9 56.3 55.2 56.7 47.0日本 56.5 85.0 49.1 74.4 50.5 71.2 47.0 62.8 33.4 波兰 11.4 38.5 32.0 39.4 30.6 38.1 29.8 30.6 29.1法国 103.7 49.1 116.4 45.8 113.6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8

标签:论文   工学论文   交通运输   电力工业   高于   新能源   电厂   市场价格   煤炭   煤炭工业   我国   政府   工业   国内   价格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