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施工在水利水电中的应用

摘要:在水利水电工程中应用科学的混凝土施工技术能提升其施工质量,有效延长水利水电工程产品的使用年限,因此混凝土施工技术有重要位置,该文将从混凝土施工技术要点应用、在水闸建设中的应用、混凝土大坝施工、大坝接缝灌浆等多角度出发,并结合具体施工案例进行分析。

关键词:混凝土;施工技术;水利水电

0引言

在水利水电工程中,混凝土施工技术质量高低可直接影响整个工程建设水平,混凝土施工技术的应用需要结合工程具体情况实施。目前我国水利水电工程中该技术常常因老化、水利负荷而产生质量问题,不仅会给水利工厂的正常运行带来麻烦,还可能引起严重的安全事故。

1混凝土施工技术的技术要点应用

在水利水电工程中使用深基础浇筑可以有效避免施工过程中对距离较近的浅基础工程造成破坏,减少操作工程量。在水利工程建设浇筑时应该先进行体积大自重大的项目,后进行体积小自重小的项目。通过这样一种方式不仅可以减少在浇筑过程中体积自重较大部分牵动相邻自重轻部分的情况,又能及时沉实基础物。在工程建设期间应该先对高度较大且浇筑次数较多的部位进行浇筑,防止其对高度较小的建筑物施工产生干扰。在水利水电工程建设确定施工程序之后,需要对主要部位进行浇筑,然后在对其他部位作业,在保证重要部分质量的条件下使用穿插的方式来浇筑。同时想要科学使用混凝土施工技术就需要加强对浇筑、振捣质量的监控,在浇筑之前需要先检查钢筋、模板等,保证其符合混凝土浇筑条件,如果在施工过程中使用的是分层分块方法的话,需要根据具体钢筋的密集程度和结构特征来决定逐层高度,在控制分层高度时,通常是插入式振动器作用长度的1.25倍,若采用的是平板振捣,就需要对分层厚度控制,在浇筑过程中保持连续性,必须出现间隔时则尽可能减少时间间隔,确保在上一层混凝土初凝之前可以继续施工。振捣通常分为2种,例如:工程量较小时采用人工振捣,若工程量较大则可使用机械振捣。

2混凝土施工技术在水闸中的应用

水利水电工程建设过程中,水闸施工是其中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关键水工建筑物。水闸是由上下游连接段和中间闸室组成的。上游连接部分又可以细分为防冲槽、防坡等,中间闸室也包括了底板、闸门,下游连接段则包括消力池等部分,因此水闸施工程序较为复杂,所以对地基处理技术要求很高,在建设过程中要注意混凝土施工程序。水闸底板部分施工内容有模型的设立、铸造钢筋、脚手架假设与混凝土施工等环节,通常在浇筑底板之前,需要为了找平地基面或保护地基而在软土地基上铺盖8cm~10cm的素混凝土垫层,底板模型设立需要在水闸周围设立测模板。为了防止底板层面在浇筑过程中出现沉降现象,混凝土强度需要与浇筑部位相同并在其表面构成麻面,同时在预制混凝土的死冷状态下将钢筋固定住,使用铅丝帮吊在底板脚手架上从而避免钢筋变形,在进行混凝土浇筑过程中,需要依据工程特定要求来确认底板浇筑的厚度与其钢筋分布距离等,还要保证混凝土强度满足施工需求,杜绝出现冷缝,降低施工质量。其次,混凝土技术在水闸闸墩的施工中也起到重要作用,闸墩在有高度、薄厚、工作面上都有一定要求,因此在施工过程中,需在对其施工缝进行混凝土浇筑,重要难点在于闸槽混凝土的浇筑,固定模板技术是特定闸墩混凝土施工工艺,主要可利用建立模板来缩小其垂直度与厚度之间的误差。立模式应该注意前后顺序,先立两侧平面再立两侧圆头模板。

3大坝施工中分块浇筑与接缝灌浆

当前,大坝浇筑通常使用混凝土技术,所以工期无法一次性完成,需要对坝体采用分块进行作业,可分为纵缝、错缝、通仓3种方式。纵缝浇筑方式操作比较简单,对周边干扰较小,但是需要保证大坝自体完整性后才能进行作业,而且操作工程比较复杂,浇筑模板的任务量大。错缝分块浇筑技术是根据大坝中高度与方向交错中的缝隙进行浇筑,其对温度没有特殊要求,浇筑块比较小,但施工过程中,各浇筑块之间相互制约可能对整体施工过程起到干扰。而通仓浇筑方式通常不需要设纵缝和埋冷却水管,可以完全按照大坝中坝段来进行混凝土分层浇筑,该浇筑技术对于温度要求较高,需要技术人员对其严加控制,通仓分块浇筑长度较大且容易出现温度缝隙,但是该技术操作时浇筑面较大,过程机械化,所以施工速度占优势。纵缝接缝灌浆处理可以保证有整体性规定的大坝完整度,一般混凝土大坝接缝灌浆布置方式可以分为重复灌浆、盒式灌浆、骑缝式灌浆3种。重复灌浆布置方法是因对管道不堵塞从而能进行重复灌浆,而盒式灌浆广泛使用在纵缝灌浆中,该技术在来回灌浆时都不堵塞管道,所以操作起来质量较高,但是在操作过程中会耗费较多管材。骑缝灌浆方式更加具有扩散性,因此灌浆更加流畅,而且升浆平均,不容易堵塞管路。接缝灌浆在工程建设中通常属于隐性工程,所以对相关工艺与操作技术要求严格从而保证施工过程质量,想要预防坝块变形,就要在其接缝灌浆过程顺序上,根据水泥结石与坝块的受力程度进行考虑,通常使用先横峰后纵缝灌浆,根据具体坝块侧向稳定性也可以先纵缝灌浆后横峰灌浆,当时需要主要,无论任何时候都不能对横峰纵缝同时进行灌浆。

4具体工程施工方案

我国某水利水电混凝土大坝工程里,其拱坝建基面高度为470m,最高点可达到108.4m,是双曲拱坝,坝轴线的长度是284.1m,坝段可分为16个。顶部厚度4.5m,底部厚度为20.1m,比例为0.18。在开展浇筑施工作业时,因施工导流影响,工作人员任务量较重、强度较大,需要对工程技术进行合理安排,从而达到工程要求。首先应建立科学的施工方案,从合理运用混凝土施工技术,需要工程设计人员掌握水利水电施工时的相关设计理论,依照总体情况进行设计,应做好前期勘察设计工作,了解工程资料,从而达到环境与施工之间的有效连接与协调。目前,BIM技术已经逐渐在水利水电工程中被应用,利用BIM技术中的三维可视化功能与参数功能可以对工程质量严格把关,为其提供质量保证。需要注意的是对于混凝土的早期养护工作,养护工作的主要任务是保证合适的温湿度,从而确保混凝土能够不受到外界的温度变化而出现冷缩、干缩等问题。对水泥水化作用进行充分利用,从而达到工程要求的强度与耐久性。对其进行养护是要缩短表面与工期的接触时间,对混凝土的暴露表面及时保湿覆盖,避免表面的水分挥发,一直到终凝。需要加强对混凝土养护工作的重视,严格按照规定时间执行,对于重点部位或有具体要求的部位可延长养护时间,并由专业人员进行信息记录。

5结论

我国经济水平不断上升,建筑行业也在飞速发展,保证工程质量至关重要。混凝土施工技术在工程施工中起到重要作用,因此需要准确地掌握技术要点,并进行合理应用,从而为建筑工程的施工安全与质量提供保障。

参考文献

[1]马信,孟凡华.混凝土施工技术在水利水电施工中的应用研究[J].建材与装饰,2016

(5):291-292.

[2]连新强.浅析混凝土施工技术在水利水电施工中的应用[J].中华民居(下旬刊),2013

(12):356,358.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1

标签:论文   工学论文   水利工程   混凝土   水利水电   水闸   底板   大坝   钢筋   水利水电工程   高度   工程   技术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