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原文化及生态环境的保护

草原文化在我国的历史可谓是深远,草原文化来自于游牧民族的生活,它和我国的黄河文化,还有长江文化并称中国的三大文明。草原文化它是民族文化的文化,也是生态文明的反映,但是,近代随着生态环境的破坏和旅游业的大肆发展,草原文员因为其无界性和脆弱性,已经收到很到的干扰和破坏,并逐渐退化或者沙化,或者出现一片一片的孤岛。

所以,保护草原文化,是非常重要的,它不仅是在保护民族文化还是在保护我国草原面积的生态,也是维护边疆的稳定和发展,少数民族的繁荣和民族之间的和谐。

要保护草原文化,首先的从保护生态环境做起,鉴于草原文化受到破坏的资料,和导致草原文化遗址受损的危害图片以及定位,我们发现以地处典型的草原地带,以半游牧生活方式为主的草原文化破坏最为严重,因此作为我们研究的对象。

根据草原文化格局演变和生态变化风险评估分析,典型地带草原是蒙元文化的代表,这一地带的土地利用特征是林地、耕地、沙地、矿石地。人们对土地的利用具有多样性和盲目性,人们在追求利益的过程中,不断的除去草皮,采矿耕地,是很多土地沙化或者片状沙化。很大程度的破坏了草原的植被。

对草原文化和生态环境的保护,就要从根本治理,保护植被,保护人们生活的家园,这样才能保护草原文化和生态环境,国家应该大力提倡,专项拨款,保护草原文化和生态环境。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2

标签:论文   工学论文   环境工程   生态环境   草原   文化   植被   民族文化   耕地   典型   生态   土地   地带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